疏风散湿汤

Posted 赤芍

篇首语:枕上从妨一夜睡,灯前读尽十年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疏风散湿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疏风散湿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9味。

疏风散湿汤的基本资料

疏风散湿汤(《审视瑶函》卷六)

处方赤芍药 黄连 防风各1.5克 铜绿(另人)川花椒 归尾各3克 轻扮0.3克(另入)羌活 五倍子各0.9克 荆芥1.8克 胆矾 明矾各0.09克

制法上药和匀。

功能主治治眼睑赤烂。

用法用量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外加铜绿泡化后,入轻粉搅匀,汤脚用绵纸滤过澄清,可用手蘸洗扫烂湿处。

疏风散湿汤相关中药材

1、赤芍药

别名木芍药,红芍药,赤芍,臭牡丹根。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芍药(野生种)、草芍药、川赤芍等的根。秋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支根,洗净泥土,晒至半干时,按大小分别捆把,再晒至足干。四川地区也有刮去粗皮后再晒干者。

生境分布主产内蒙占、河北、辽宁、黑龙江、吉林。陕西、山西、甘肃、青海、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亦产。其中东北、华北、西北等地所产的赤芍药,以芍药的根为主,部分为草芍药的根。西南一带所产的赤芍药,以川赤芍的根为主。上述商品中,以内蒙古多伦所产的质量最佳,特称为“多伦赤芍”。

性状干燥根呈圆柱形,两端粗细近于相等,稍弯曲,长10~36厘米,径约6~19毫米。表面暗褐色或暗棕色,粗糙,有横向凸起的皮孔及根痕,具粗而深的纵皱纹,手搓之则外皮易脱落,显出白色或淡棕色的皮层。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粉白色或黄白色,皮层窄,呈类粉红色,中央髓部小,木质部射线明显,有时具有裂隙。气微香,味微苦涩。以根条粗长,外皮易脱落,皱纹粗而深,断面白色,粉性大者为佳。

功能主治行瘀,止痛,凉血,消肿。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④《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⑤《开宝本草》:“别本注云,利小便,下气”⑥《滇南本草》:“泻脾火,降气,行血,破瘀,散血块,止腹痛,退血热,攻痈疮,治疥癞”⑦《药品化义》:“泻肝火”

备注陕西、甘肃所产者,尚杂有变叶芍药的根,其形态大多呈纺锤状。在四川除用川赤芍外,有些地区亦有用美丽芍药及毛叶芍药的根者。四川商品并分刮皮赤芍和原皮赤芍两种,刮皮赤芍系除去外皮者,呈圆柱形,表面淡紫红色或肉白色,有顺向皱纹,断面外围淡紫色,内心有淡黄色射线。原皮赤芍系未去皮者,形状相似,但间有叉枝,外表粗皮棕红色或棕褐色。新疆所产者,除上述草芍药外,还用块根芍药,其块根作纺锤形。

2、五倍子

别名棓子,百药煎,百虫仓,文蛤,木附子,盐麸叶上球子,漆倍子,红叶桃,旱倍子,乌盐泡。

来源为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在其寄主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等树上形成的虫瘿。其寄主植物分别参见“盐麸子”、“膏麸杨根”、“红麸杨”条。角倍蚜的虫瘿,称为“角倍”,多于9~10月间采收;倍蛋蚜的虫瘿称为“肚倍”,多于5~6月间采收。如收采过时,则虫瘿开裂;影响质量。采得后,入沸水中煎3~5分钟,将内部仔虫杀死,晒干或阴干。

性状①角倍 又名:菱倍,花倍.呈不规则的囊状或菱角状,有若干瘤状突起或角状分枝,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有灰白色软滑的绒毛,质坚脆,中空,破碎后可见黑褐色倍蚜的尸体及白色外皮和粉状排泄物。壁厚1~2毫米,内壁浅棕色,平滑。破折面角质样。气微而特异,味涩而有收敛性。以皮厚、色灰棕、完整不碎者为佳。②肚倍 又名:独角倍。呈纺锤形囊状或长圆形,无突起或分枝,外表毛茸较少,壁厚2~3毫米,折断面角质样,较角倍光亮。以个大、皮厚、质坚、完整者为佳。上述药材产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湖北、广西等地。此外,如湖南、河南、甘肃、广东、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山西等地亦产。以角倍的产量为大,肚倍的质量为佳。

功能主治敛肺,涩肠,止血,解毒。治肺虚久咳,久痢。久泻,脱肛,目汗,盗汗,遗精,便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肿毒,疮疖,睫毛倒卷。①《本草拾遗》:“治肠虚泄痢,热汤服”②《日华子本草》:“治中药毒,消酒毒”③《开宝本草》:“疗齿宣疳蠿,肺脏风毒流溢皮肤作风湿疮,瘙痒脓水,五痔下血不止,小儿面鼻疳疮”④《本草图经》:“生律液”⑤《本草衍义》:“口疮,以末掺之”⑥《本草衍义补遗》:“菩收顽痰,解诸热病”⑦《本草荤筌》:“煎汤洗眼目,消亦目止疼,专为收敛之剂”⑧《纲目》:“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盗汗,呕吐,失血,久痢,黄病,心腹痛,小儿夜啼,治眼赤湿烂,消肿毒、喉痹,敛溃疮、金疮,收脱肛、子肠坠下”⑨《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用于火伤及烫伤”

3、羌活

别名蚕羌,竹节羌,大头羌,狗引子花,曲药,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羌活、宽叶羌活或川羌活的根及根茎。春、秋挖取根及根茎,去净茎叶细根、泥土,晒干或烘干。

性状羌活药材因药用部分和形态不同而有蚕羌、竹节羌、大头羌、条羌等数种。①蚕羌:又名:螺丝羌。为干燥的根茎部,形态似蚕。呈圆柱状或略弯曲,长约4~10厘米,直径约1~2厘米。顶端有茎叶残基。表面棕褐色,有多数紧密而隆起的环节。节上密生疣状突起的须根痕。质轻松易折断,断面不齐,有明显的菊花纹和多数裂隙,皮部棕红色;木质部淡黄色,中央有黄白色髓,均有朱砂点(油管)。具特殊香气,味微苦而麻。②竹节羌:根茎的环节较稀,如竹节状,似蚕羌而略大。③大头羌:根茎的环节特别膨大,呈不规则团块状,大小不等,顶端具多数残留茎基,余皆与蚕羌相同。④条羌:为干燥的根及支根。呈圆柱形或分枝,长3~17厘米,直径约0.7~1.7厘米,顶端偶可见有根茎,表面棕褐色,有纵纹及疣状突起的须根痕,上端较粗大,有稀疏隆起的环节,质疏松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有菊花纹,朱砂点不明显,中央无髓。气味较淡薄。以上均以条粗壮、有隆起曲折环纹、断面质紧密、朱砂点多、香气浓郁者为佳。一般认为蚕羌的品质最优,竹节羌次之,大头羌最次。主产于四川(称川羌活)、甘肃、青海(称西羌活)。此外,陕西、云南、新疆、西藏等地亦产。

功能主治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治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1、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证。本品有较强的发散风寒和止痛效果。常与防风、白芷、细辛等同用,如九味羌活汤。2、用于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肢节疼痛、肩背酸痛,尤以上半身疼痛更为适用。本品能祛风胜温,散寒止痛。常与防风、同用,如蠲痹汤。①《药性论》:“治贼风、失音不语,多痒血癞,手足不遂,口面歪邪,遍身顽痹”②《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并气,筋骨拳挛,四肢羸劣,头旋眼目赤疼及伏梁水气,五劳七伤,虚损冷气,骨节酸疼,通利五脏”③《珍珠囊》:“太阳经头痛,去诸骨节疼痛,亦能温胆”④《品汇精要》:“主遍身百节疼痛,肌表八风贼邪,除新旧风湿,排腐肉疽疮”⑤《本草备要》:“泻肝气,搜肝风,治风湿相搏,本经(太阳)头痛,督脉为病,脊强而厥,刚痉柔痉,中风不语,头旋目赤”⑥《会约医镜》:“治邪闭憎寒,壮热无汗”

4、荆芥

别名假苏,鼠蓂,姜芥,假苏,姜苏,稳齿菜,四棱杆蒿,香荆荠,线荠。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全草。秋季花开穗绿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亦有先单独摘取花穗,再割取茎枝,分别晒干,前者称“荆芥穗”,后者称“荆芥”。

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江苏、江西、湖北、河北等地。

性状干燥的全草,茎方形,四面有纵沟,上部多分枝,长45~90厘米,直径3~5毫米;表面淡紫红色,被有短柔毛。质轻脆,易折断,断面纤维状,黄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叶对生,叶片分裂,裂片细长,呈黄色,皱缩卷曲,破碎不全;质脆易脱落。枝顶着生穗状轮伞花序,呈绿色圆柱形,长7~10厘米;花冠多已脱落,只留绿色的萼筒,内有4个棕黑色的小坚果。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以浅紫色、茎细、穗多而密者为佳。

功能主治发表,祛风,理血;炒炭止血。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荆芥穗效用相同,惟发散之力较强。①《本经》:“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痹。”②《药性论》:“治恶风贼风,口面歪邪,遍身顽痹,心虚忘事,益力添糟。主辟邪毒气,除劳,治丁肿;取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主通利血脉,传送五脏不足气,能发汗,除冷风;又捣末和醋封毒肿。”③孟诜:“产后中风身强直,研末酒服。”④《食疗本草》:“助脾胃。”⑤《食性本草》:“主血劳风气壅满,背脊疼痛,虚汗,理丈夫脚气,筋骨烦痛及阴阳毒,伤寒头痛,头旋目眩,手足筋急。”⑥《日华子本草》:“利五脏,消食下气,醒酒。作菜生热食并煎茶,治头风并汗出;豉汁煎治暴伤寒。”⑦《本草图经》:“治头风,虚劳,疮疥,妇人血风。”⑧《滇南本草》:“治跌打损伤,并敷毒疮。治吐血。”“荆芥穗,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热痛,消肿,除诸毒,发散疮痈。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风热,通肺气鼻窍塞闭。”⑨《纲目》:“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治项强,目中黑花,及生疮,阴颓,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备注同属植物裂叶荆芥东北等地亦作荆芥使用。裂叶荆芥的形态与上种相似,唯叶的最终裂片较宽,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穗较大而疏;苞片卵圆形,带紫紫色;花冠蓝紫色,比萼片长1/2。

5、防风

别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屏风,风肉,铜芸,茴芸,茴草,闾根,百蜚。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春、秋均可采挖,将根挖出后,除去茎叶及泥土,先晒至八成干,捆把后,再晒至足干。

生境分布野生于丘陵地带山坡草丛中,或田边、路旁,高山中、下部。分布东北、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湖南等地。

性状干燥的根,呈圆锥形或纺锤形,稍弯曲,长20~30厘米,根头部直径约1厘米,中部直径1~1.5厘米。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根头部有密集的细环节,节上有棕色粗毛,顶端有茎的残痕;根部外皮皱缩而粗糙,有不整齐的纵皱及细横纹,除散生污黄色的横长皮孔外,点状突起的须根痕也随处可见。质松而软,易折断,断而不平坦,木部淡黄色,皮部黄棕色有裂隙,射线呈放射状。气微香,味微甘。以条粗壮、皮细而紧、无毛头、断面有棕色环、中心色淡黄者为佳。外皮粗糙、有毛头,带硬苗者质次。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此外,辽防风药材宁、山东、山西、陕西等地亦产。以黑龙江产量最大。在商品中,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所产的称"关防风"或"东防风",品质最佳;内蒙古(西部)、河北(承德、张家口)所产的"口防风"和山西所产的"西防风"品质次于关防风;河北(保定、唐山)及山东所产的称"山防风",又称"黄防风"、"青防风",品质亦较次。

鉴别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5~30列细胞。皮层窄,有较大的椭圆形油管。韧皮部较宽,有多数类圆形油管,周围分泌细胞4~8个,管内可见金黄色分泌物;射线多弯曲,外侧常成裂隙。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甚多,呈放射状排列。根头处有髓,薄壁组织中偶见石细胞。粉末淡棕色。油管直径17~60μm,充满金黄色分泌物。叶基维管束常伴有纤维束。网纹导管直径14~85μm。石细胞少见,黄绿色,长圆形或类长方形,壁较厚。

功能主治发表,祛风,胜湿,止痛。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①《本经》:“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②《本草经集注》:“杀附子毒。”③《别录》:“胁痛,胁风头面去来,四肢挛急,字乳金疮内痉。”④《日华子本草》:“治三十六般风,男子一切劳劣,补中益神,风赤眼,止泪及瘫缓,通利五脏关脉,五劳七伤,羸损盗汗,心烦体重,能安神定志,匀气脉。”⑤《珍珠囊》:“身:去上风,梢:去下风。”⑥《药类法象》:“治风通用。泻肺实,散头目中滞气,除上焦风邪。”⑦王好占:“搜肝气。”⑧《长沙药解》:“行经络,逐湿淫,通关节,止疼痛,舒筋脉,伸急挛,活肢节,起瘫痪,敛自汗、盔汗,断漏下、崩中。”⑨《本草求原》:“解乌头、芫花、野菌诸热药毒。”

备注除上述正品防风外,尚有以下几种,均为地区习惯用药。①川防风为同科植物短裂藁本的根,详"川防风"条。②竹叶防风 为同科植物竹叶防风的根,详"竹叶防风"条。③云防风 为同科植物松叶防风的根,产云南、四川。植物高30~100厘米,茎有细条纹。叶为2回或3回成三数分裂,裂片狭线形或线状披针形,中部以上茎生叶有叶鞘。伞形花序,花序柄延长,坚硬;无总苞或仅有叶状总苞1片;伞辐6~8,长短不一;小总苞片约10片;萼缺;花冠黄色。果卵形。④新疆防风 为同科植物细叶防风的根。产新疆。植物高1~2米。基生叶多数,3回羽状全裂,裂片线形;茎生叶较小。伞形花序,伞辐少数,不等长,被短柔毛;总苞有5~10片披针形苞片,背面被短柔毛;小伞形花序有花多数,集成头状,小总苞有6~7片小苞片;萼齿短,丝状;花瓣白色。果近圆柱形,密生柔毛。

6、胆矾

别名石胆,毕石,君石,黑石,铜勒,基石,立制石,石液,制石浓,鸭嘴胆矾,翠胆矾,蓝矾,制石液,胆子矾。

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胆矾的晶体,或为人工制成的含水硫酸铜。可于铜矿中挖得,选择蓝色透明的结晶,即得。人工制造者,可用硫酸作用于铜片或氧化铜而制得。本品易风化,应密闭贮藏。

生境分布主产云南、山西。江西、广东、陕西、甘肃等地亦产。

性状为不规则的块状结晶体,大小不一。深蓝或浅蓝色,半透明。似玻璃光泽。质脆,易碎,碎块呈棱柱形,断面光亮。无臭,味涩,能令人作呕。以块大、深蓝色、透明、无杂质者为佳。露置干燥空气中,缓缓风化。加热烧之,则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遇水则又变蓝色。易溶于水及甘油,不溶于乙醇。水溶液显铜盐及硫酸盐的各种特殊反应。

功能主治催吐,祛腐,解毒。治风痰壅塞,喉痹,癫痫,牙疳,口疮,烂弦风眼,痔疮,肿毒。①《本经》:“主明目,目痛,金疮,诸痫痉,女子阴蚀痛,石淋,寒热,崩中下血,诸邪毒气”②《别录》:“散症积、咳逆上气及鼠瘘恶疮”③《药性论》:“破热毒”④《唐本草》:“主下血赤白,面黄,女子脏寒”⑤《日华字本草》:“治脱溃悄谙⑷狻雹蕖侗静萃季罚骸巴路缣怠雹摺侗静菝审堋罚骸爸魏矶甓尽雹唷侗静莼阊浴罚骸跋肀裕瞥蒺狯咐谩雹帷队耖币┙狻罚骸爸谓啪摇⒅甜⒀蠲贰⒔鸫遵埃磺兄淄矗隆⒈乐校掀厶巯依茫韫芬耍俪嫒攵赶潞簟雹狻兑搅肿胍罚骸靶懈畏纾焊位穑卜纹宸涡埃嗉娌剐模砑崛ザ尽9τ寐酝?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2/322310.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白矾?/div>

相关参考

风寒表湿感冒的治法与主治方剂有哪些?

风寒表湿感冒的治则为疏风解表,散寒祛湿。  其主治方剂选用:  (1)羌活胜湿汤方中羌活、独活疏风散寒、祛湿止痛为君药;防风、藁本解表散寒、祛风胜湿为臣药;川芎、蔓荆子活血祛风止痛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

风寒表湿感冒的治法与主治方剂有哪些?

风寒表湿感冒的治则为疏风解表,散寒祛湿。  其主治方剂选用:  (1)羌活胜湿汤方中羌活、独活疏风散寒、祛湿止痛为君药;防风、藁本解表散寒、祛风胜湿为臣药;川芎、蔓荆子活血祛风止痛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

疏风汤

疏风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5味。疏风汤的基本资料疏风汤(《寿世保元》卷二)处方当归川芎白茯苓(去皮)陈皮半夏(泡,炒)乌药香附白芷羌活防风各2.4克麻黄1.5克甘草细辛各0.6克功能主治疏风散寒,

参苏颗粒

参苏颗粒的基本资料。参苏颗粒的基本资料参苏颗粒(现代标准)名称参苏颗粒拼音ShenSuKeLi功能主治疏风散寒,祛痰止咳。用于体弱感冒,气短乏力,怕冷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恶心。规格每包装20

含有杜衡的处方

杜衡(别名怀、蘅薇香、杜、土卤、楚蘅、杜蘅、土杏、马蹄香、蘹香、杜衡葵、土细辛、钹儿草、杜葵、南细辛、马辛、马蹄细辛、泥里花、土里开花。),辛;温;小毒,疏风散寒;消痰利水;活血止痛。主风寒感冒;痰饮

豉桔汤

豉桔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6味。豉桔汤的基本资料豉桔汤(《类证治裁》卷一)处方豆豉桔梗滑石厚朴苏梗连翘杏仁甘草功能主治疏风散邪,宣肺止咳。主风伤肺卫,寒热头痛,咳嗽脘闷。用法用量水煎服。豉桔汤相关中

健胃散湿丹

健胃散湿丹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1味。健胃散湿丹的基本资料健胃散湿丹(《石室秘录》卷三)处方白术5钱,薏仁9钱,芡实5钱,山药3钱,人参3钱,甘草1钱,陈皮1钱,车前子1钱,白芍3钱,白芥子3钱。功

含有五叶藤的处方(二)

处方1、大效疏风散处方锦纹大黄(紧实者)3钱,鸡心槟榔2钱,旧陈橘皮(去白)2钱,朴消1钱,黑牵牛1分(半熟)。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婴孩小儿,惊、热、风、痰4证,结聚于胸臆之间,令儿昏困沉重,关窍不通

蜂窝草的作用和功效

作用蜂窝草:氯仿和乙醚提取物对石膏状小孢子菌和石膏状发癣菌有抗真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国5mg/ml,蜂窝草既有抑菌作用又有杀菌作用。功效《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认为蜂窝草有以下功效:疏风散寒,化痰止咳。感

风寒、风热头痛的针灸治疗具体如何

风寒头痛治拟疏风散寒、通络止痛。穴取百会、风府、列缺、外关。鼻塞流涕者加迎香,两颞部头胀痛者加太阳。  百会沿皮刺入头皮腱鞘内1寸,风府为危险穴位,其直下深部为生命中枢延髓,所以不可深刺,通常直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