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经》的由来
Posted 内经
篇首语: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脉经》的由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脉诊是中医诊断学的组成部分,也是祖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它的发明与专著的问世,使中医的学术特点更加明显和富于特色。在公元3世纪左右,西晋著名医学家王叔和汇集了前代脉学著述,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编撰了《脉经》10卷,共97篇,列述24种脉象的意义,使古代脉学进一步规范化和系统化。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脉学专著。切脉之法,始于《素问》。自《内经》、《难经》、《伤寒论》以来,虽然都以诊脉治病,但终未明“脉理”。叔和《脉经》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论脉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清代医家徐灵胎称颂《脉经》时说:“王叔和著《脉经》,分门别类,条分缕析,其原亦本《内经》,而汉以后之说,一无所遗。··然其汇集群言,使后世有所考见,亦不可少之作也。”《脉经》原有“手检图三十一部”,今已亡佚。
本书曾经宋代林亿等校订后,卷数未变,而篇次和内容均有所更动,此书刻本颇多。解放后,人民卫生出版社、上海卫生出版社先后有影印本刊行。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