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的由来

Posted 伤寒

篇首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伤寒杂病论》的由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光武帝建武十三至二十六年(37—50年)之间,曾有7次大的传染病流行。汉灵帝建宁四年至中平二年(171—185年)之间,曾有五次疫病流行。东汉南阳名医张仲景基于伤寒病的猖獗流行,刻苦攻读《素问》、《灵枢》、《八十一难》、《阴阳大论》等古代医书,并结合当时医家以及个人长期积累的医学经验,终于在公元200年左右完成了《伤寒杂病论》的撰写。该书问世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它一直是学习中医必读之经典,亦是祖国医学方书的鼻祖。《伤寒杂病论》16卷,经过兵火战乱,书多散佚。后经晋王叔和重编整理,1065年复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订为《伤寒论》10卷及《金匮要略方论》3卷。张仲景论治伤寒的基本原则是“六经辨证”体系。它把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人体质的强弱,病理生理的变化,以及病势进退之缓急等方面加以综合归纳,用三阳经、三阴经之概念将伤寒病归纳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征候类型。自此,在指导防治热病和杂病方面,使医家有法可循,有方可参。

相关参考

古代科学技术 《神农本草经》与《伤寒杂病论》

   到西汉时,药物学的研究不但在官府有专门的机构,在民间也有十分广泛的基础,而且药物学的专著已出现不少。《神农本草经》成书于汉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是战国、

姜枣为食品 又可制良方

生姜、大枣,既是食物,又可作药物。孔老夫子颇喜食用生姜。在《论语·乡党》篇中就记载着他用餐时经常“不撤姜食”。在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生姜、大枣是常用药物。仲景著书的由来,据皇甫谧《针灸甲乙

《金匮要略》用药特点分析

《金匮要略》是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是中医内科学和中医妇科学的鼻祖。在药物运用方面有诸多特点,特别在专药应用、协同配伍、加减化裁、炮制及煎服方法、用药途径等方面独具特色,

读《金匮》之体会――经方在皮肤科的临床运用

《金匮》是我国东汉时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通过对《金匮》的学习,笔者认识到对于皮肤病的论治,不可忽视对《金匮》的综合性研究。皮肤病虽在体表

为政与养生

张仲景,不要说搞中医的,就是许多对中国传统文化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他是东汉时期的大医学家,被尊为医圣。他悉心精研医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呕心沥血写出了《伤寒杂病论》这部不朽名著,成为中医理论的奠基

《灵枢》的含义是什么?

《灵枢》是演变的书名。西汉时无名,合编于《黄帝内经》十八卷之中。东汉名《九卷》,见于《伤寒杂病论》序中。晋名《针经》,恐与《九针十二原》中“先立针经”之语有关。唐名《九灵经》,清?陆心源《仪顾堂题跋》

什么是少阳感冒?

少阳本指少阳经,是汉代中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的“六经”之一。六经是中医诊疗外感病的一种辨证论治纲领,可用以说明外感病部位的浅深、疾病发展的阶段及各阶段的临床表现。六经分太阳经、少阳经、阳

什么是少阳感冒?

少阳本指少阳经,是汉代中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的“六经”之一。六经是中医诊疗外感病的一种辨证论治纲领,可用以说明外感病部位的浅深、疾病发展的阶段及各阶段的临床表现。六经分太阳经、少阳经、阳

《黄帝内经》是如何流传下来的?

西汉中晚期,《内经》成编,当时并未分为《素问》、《灵枢》。统称为《黄帝内经》,共18卷。见于《七略》及《汉书·艺文志》。  东汉,《内经》一书存在,是否完整不详。据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内经》分为

《金匮要略》胸痹证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评析

《金匮要略》为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书中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治一篇的原文中提出胸痹、心痛、短气三个病症,而实际上是论胸痹和心痛二症,短气只是胸痹的一个兼症。胸痹是以胸膈间痞窒满闷、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