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全 急!《当前就业形势与热点问题分析》为题目

Posted 战争

篇首语:用行动祈祷比用言语更能够使上帝了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识大全 急!《当前就业形势与热点问题分析》为题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0字论文!急!《当前就业形势与热点问题分析》为题目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连续5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就业形势不断好转。当前劳动供求基本平衡,劳动供给略大于需求。总的来看,中国目前的劳动供求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劳动供给压力正在减弱。目前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仍在增长,但每年增加量正在减少。与劳动供给变化不同的是,劳动需求增长强劲。随着以国有企业改革为标志的结构调整接近尾声以及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能力的增强,经济结构已经向着更加有利于利用劳动的方向转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作用逐渐增强,就业需求增长迅速,部分地区和行业甚至已经受到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困扰。上述变化意味着我国的劳动供求形势正发生根本性变化,劳动的供求矛盾正在减弱,但结构性矛盾正变得越来越突出。文章作者对于当前就业形势与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就业形势,劳动合同法,利益分配格局,劳动力市场,劳动成本,劳动力供求
一、当前的就业形势
随着我国经济连续5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就业形势不断好转。200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创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最好水平,达到120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为近年来最高。2007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1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城镇登记失业率继续稳中有降。2007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2006年底下降0.1个百分点。
当前劳动供求基本平衡,劳动供给略大于需求。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资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94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资讯统计分析,2007年第四季度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各类人员约412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约422万人,求人倍率约为0.98。79.1%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以上各行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为30%、16.2%、11.8%、9.1%、7.5%和4.5%。其中,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用人需求约占第二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93.1%;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用人需求约占第三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73.1%。
总的来看,中国目前的劳动供求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劳动供给压力正在减弱。目前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仍在增长,但每年增加量正在减少。15-59岁年龄段劳动人口预计会增长到2011年,15-64岁年龄段劳动人口增长会持续到2014年左右,之后,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将不再增长,规模会逐渐缩小。与劳动供给变化不同的是,劳动需求增长强劲。随着以国有企业改革为标志的结构调整接近尾声以及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能力的增强,经济结构已经向着更加有利于利用劳动的方向转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作用逐渐增强,就业需求增长迅速,部分地区和行业甚至已经受到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困扰。上述变化意味着我国的劳动供求形势正发生根本性变化,劳动的供求矛盾正在减弱,但结构性矛盾正变得越来越突出。
二、当前就业矛盾的突出特点:“短缺”与“过剩”共存
(一)企业“招工难”:劳动力短缺了吗
自2004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开始出现“招工难”以来,这一现象不仅没有得到缓解,而且还呈愈演愈烈之势,甚至在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如中部的一些省份,也陆续出现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现象。调查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缺工最为严重的地区,目前有近200万人的缺口,缺工比率约为10%。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的企业调查资料,在2006年春季的用工需求中,仅有31.7%的企业全部招满,32.2%企业招到所需工人的75%,20.9%的企业招到50-75%的工人,15.1%的企业的用工需求有一半没有得到满足。中国真的已经进入了劳动力短缺时代吗?
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后,劳动力数量不足的问题会很快到来。但中国的情况和其他国家有很大不同,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使得中国大多数人口仍然居住在农村。在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后,农村人口仍然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城镇提供劳动供给的来源。事实上,我国目前正经历著世界上最为迅速的城镇化过程。1990-2002年间,中国平均城镇化速度为1%左右,而1995年至今这一速度增加到1.4%左右。1%的城镇化速度意味着2007年城镇会新增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1300万左右,而1.4%城镇化意味着这一数字超过1700万。假设中国步入比较发达的阶段时大多数人口如70%的人口会选择居住在城镇,那么,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似乎还能持续20年以上时间。因此,从总量上来看,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拥有充足的劳动供给。
在总量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劳动力短缺的发生更多地来自于结构性的原因,也就是说当前的劳动力短缺更多地是一种结构性的矛盾。所谓结构性矛盾,简单说来就是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的不匹配现象,这种既可以来自于地区、行业之间的不匹配,也可以表现为劳动者素质技能与岗位技能需求之间不匹配。由于无法实现供给和需求之间的配合,劳动力市场上既会出现有人无岗的现象(“过剩”),也会出现有岗无人(“短缺”)的现象。
当前的“农民工短缺”就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具体反映。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劳动供求在地域间存在着不匹配。农民工的供给主要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而需求则发生在城镇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2006年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大约1.32亿,其中从中西部流出的劳动力中绝大多数都流入了东部地区。但是,农民工要实现向城镇的转移,不仅要克服各种制度性和非制度性障碍,而且还面临着城镇社会的排斥,农村转移劳动力不得不更多地选择像“候鸟”一样在输入地和输出地流动,难以实现在输入地的稳定居住和就业。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外出务工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农村对农民的推力开始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农民工在流入地的待遇难以改善,必然导致流入地的拉力降低,企业陷入招工难也就不可避免。造成当前“农民工短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工素质技能与需求的不匹配。目前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大约16%的人只有小学以下教育程度,大约83%的人只受过初中及初中以下教育,受过正规职业培训的比例仅有15%左右。教育程度不足和缺乏技能使得很多企业即使出高价也难以招到合格的工人。
(二)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过剩了吗
自1999年中央政府做出扩招决策后,高等院校的数量和在校生数量迅速增加。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已经发展到1792所,在校本、专科学生数量达到1562万人,研究生97.9万人。从1998到2006 年,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从108万增至54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8 %上升到22%;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与1993年相比,本、专科学生增加了5倍,研究生增加了8倍。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迅速扩大,就业难度日益增加。1996-2004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3.7 %、97.1 %、76.8 %、79.3 %、82.0 %、90.0 %、80.0 %、70 %和73 %。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后果是工资难以增长。依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充套件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2005 年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的毕业生起薪平均月收入为1588元,仅比2003年的1551元增加37元,其中专科毕业生为1333元,本科毕业生为1549元。与此相对照,农民工工资水平迅速上升,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的调查,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平均工资为1226元/月,比2005年增加181元,增长17.3%。农民工和大学生工资水平差距快速缩小并开始趋同。
我国大学生数量真过剩了吗?我国目前拥有大学适龄青年1.2亿之多,虽然从毛入学率看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大多数的适龄青年仍然被拒之在高等院校大门之外,大学生招生数量远远并不能满足需要。从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量来看,美国为520人,加拿大为580人,韩国为571人,而我国目前仅120多人,甚至落后于南美的巴西。即使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来看,我国22%的比率同样远远低于日本的48%和美国的52%。很显然,与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中国大学生数量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大学生就业难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一种结构性矛盾。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简单说来,就是大学生教育体系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严重脱节。自1990年代中期时候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程序不断加快,经过10年多的发展,市场已经在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但大学生供给体系改革严重滞后,大学教育的计划经济特征明显,高等教育层次单一,课程内容和设定僵化,与市场多样化的需求相比,高等学校提供的毕业生同质性强、就业能力差,反映在就业市场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流大学、二流大学甚至三流大学的毕业生,都在争抢同样乃至同一个就业岗位。最近几年的公务员招考人满为患,有些岗位经常是一个就业机会被数千人争抢;相反,一些跨国公司需求大量经营管理和技能人才,因中国本土难以招募到合格人才而不得不花更高的代价从海外雇佣。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确实给了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并没有带来同样多的就业机会,高等教育需要发展,但更需要健康发展。
三、热点问题:《劳动合同法》对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过反复酝酿和讨论,旨在构建新时期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劳动合同法》终于通过立法程式并已经于2008年开始实施。这一法律的颁布实施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一些企业视《劳动合同法》为洪水猛兽,千方百计规避,有些人批评这部法律矫枉过正、对劳动者保护过头,认为这部法律会严重损害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那么,《劳动合同法》到底会对就业和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呢?
(一)《劳动合同法》有利于调整利益分配格局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虽然保持了高速增长,但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降低。造成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利于劳动者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从劳动力市场中去寻找。从劳动力市场角度来看,我国过去一直面临着似乎是无限的劳动供给,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形势决定了劳动者收入难以增长,劳动者工资增长缺乏客观基础。同时,我国过去一直处于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保护劳动者的制度和法律缺失,劳动者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目前我国劳动供求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劳动需求增长强劲,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不断增强,沿海地区和部分行业连续多年出现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正从无限供给走向有限剩余,这就为实施《劳动合同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客观基础,《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可以说恰逢其时,符合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同时,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劳动合同法》也具有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作用,它的实施将会有助于校正初次收入分配的市场失败,有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二)《劳动合同法》不会严重损害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是保持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因为过度保护劳动者,造成劳动力市场僵化、失业率攀升、劳动参与率下降和经济竞争力下降等严重问题。改革劳动力市场已经成为这些国家重振经济的重要战略选择,例如欧盟的《里斯本战略》和德国的《哈兹改革法案》等都是这样的改革。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打破了计划体制的“铁饭碗”,实现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保证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劳动力市场因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着对部分人群的过度保护问题,但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更主要的问题是缺乏劳动力市场保护。欧洲国家的改革是希望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增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我国的改革方向则需要在保持灵活的前提下增强安全性,这就需要为劳动者提供基本保护。劳动者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就是对劳动者的最基本保护,这也是《劳动合同法》的核心内容。《劳动合同法》鼓励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鼓励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使用,但鉴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不等于“铁饭碗”,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没有本质区别,它仅仅意味着终止劳动合同的时间不确定,不意味着不能解除,实际上,解除无固定期限合同与接触固定期限合同没有本质不同,因此,《劳动合同法》并不会必然导致劳动力市场僵化和“养懒人”。
(三)《劳动合同法》不会增加正规企业的劳动成本
很多人认为实施《劳动合同法》会大大增加企业劳动成本,导致企业倒闭和外资撤离,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会因此丧失。事实并非如此。从《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来看,实施法律会从三个方面影响到劳动成本:一是裁员的经济补偿,二是缴纳社会保险的费用,三是违法成本。对照我国1995年颁布实施的《劳动法》,上述三个方面的劳动成本同样存在,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比较笼统,执行困难,致使一些企业尤其是非正规用人单位经常不执行《劳动法》,并把不执行法律所带来的“好处”或者“利润”看成是理所当然。即使如此,大多数的正规企业仍然很好地执行了《劳动法》,对这些企业来说,实施《劳动合同法》并不会带来劳动成本的额外增加,相反,《劳动合同法》因为新规定了对高薪员工经济补偿金的封顶,还会使这类企业的劳动成本有所减低。对于那些过去不执行《劳动法》的企业来说,实施《劳动合同法》后,劳动成本大幅度增加是不争的事实。具体来看,实施《劳动合同法》后,除了违法成本大大增加外,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和裁员经济补偿还会使劳动成本增加30-40%左右,这对那些靠逃避法律责任和义务为生存手段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严重打击。但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法律是市场竞争的基本前提,只有每个企业都遵守法律,企业间的竞争才是公平的竞争。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国家会允许一些企业守法,而另外一些企业可以不守法。《劳动合同法》会消除不守法企业的“超额利润”,是一种对正规守法企业的保护。对于守法企业来说,《劳动合同法》不仅不会削弱其竞争力,而且还将给这些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四)《劳动合同法》不会加剧失业
很多人担心严厉执行《劳动合同法》会导致严重的失业,这似乎也是一种危言耸听的说法。我国目前就业形势稳定,失业率稳中有降,失业最严重的时期已经过去,同时,随着每年新创造的就业岗位不断增多,生产部门中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现象不断加剧,《劳动合同法》有利于缓解当前很多地方出现的“民工荒”,更有利于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劳动关系脆弱和不稳定所导致的是就业的非正规化趋势是当前劳动力市场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一份工作结束后常常需要重新找工作,有时不得不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找工作,这不仅加大劳动者的工作搜寻成本,也是造成失业率难以进一步下降的原因。《劳动合同法》鼓励建立稳定和长期的劳动关系,不仅会减少劳动者找工作的成本,也从制度上保证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机制。在缺乏稳定劳动关系的情况下,企业常常担心培训后劳动者会离开而不愿意在培训上投资,《劳动合同法》专门规定对由用人单位提供专项经费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员工可以约定服务期和违约金,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用人单位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当然,很多非正规企业可能会因《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导致经营困难,这在短期内也许造成一定程度失业上升,但它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我国的劳动供求格局,更不会造成严重失业。
从长期来看,《劳动合同法》会大大促进就业的稳定性,有利于国家的长期发展。首先,《劳动合同法》通过规范劳动关系起到从制度上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作用,有助于缩小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和不平等,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合同法》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的基础性法律之一。其次,《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会加大不守法企业的劳动成本,减少企业因为不守法律而获得的超额“利润”,间接保护了守法企业,有利于建立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只有公平竞争才会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活力。第三,《劳动合同法》鼓励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有利于企业和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这必然增强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的后劲。总的来看,实施《劳动合同法》利大于弊。
当前社会上存在着对《劳动合同法》的严重误读,迫切需要澄清误解,统一认识。《劳动合同法》已经通过并开始付诸实施,意味着全社会已经形成共识,现在讨论法律应该如何的问题显然已不合时宜,当务之急是如何执行。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面临的问题非常多。首先,执法力量不足可能难以保证《劳动合同法》得到有效执行,无论多么好的法律条文,如果得不到执行,就等于一张白纸。其次,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劳动争议案件会增多,迫切需要完善劳动争议处理程式,加快劳动仲裁制度的建设步伐。第三,对《劳动合同法》的误解不仅体现在用工方,甚至很多劳动者也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认为这样会束缚自己,这显然不利于劳动者自身权益的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守法意识都亟待加强。
当然,一部法律的真实效果需要时间来检验,我国的《劳动合同法》刚刚开始实施,实际效果同样需要实践来检验和评判。

当前国际形势与热点问题分析论文(形势与政策课要交,急用~!~!~!

2008年形势政治
——“三农”与台湾
第一部分 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我们都知道,“三农”问题制约著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但我们不能就“三农”而谈“三农”,只有从社会发展的长期趋势,才有可能彻底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农村经济体制新形势和任务,认为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大会做出如下决定:
一、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
三、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
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五、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档案指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在贯彻落实这一政策要求时,重点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 搞好农村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明晰土地承包经营权是进行土地流转的前提,是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基础性工作。
第二, 尊重农户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户的,流转与否、采取何种方式流转、流转价格如何确定,都要由农户说了算。
第三, 加快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服务体系。
第四, 坚持农村土地流转中“三个不得”,即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这是决定对农村土地流转提出的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
第五, 创造有利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环境。农民接受到市场中有序规范地流转土地要有个过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育起步阶段离不开政府的扶持。需要有一些优惠的政策措施。可以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扶持措施,给进入市场流转土地的农民以实实在在的好处,把农民吸引进来,促进土地规范流转。同时,鼓励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推广、农产品营销、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要向他们倾斜,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第二部分 海峡两岸关系的最新进展
一、建国以来大陆对台政策的演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溃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援下继续与大陆进行对抗,由此产生了台湾问题。在对台政策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根据不同的形势和时代背景提出了不同的对台政策。
1、武力解放台湾
2、 “以武力方式为主,辅之以和平争取工作”阶段 (1955年5月至1978)
3、“和平统一”时期(1979年至今)
二、台湾政坛的演变
• 蒋介石时代(1949-1975.4.5)
• 蒋经国时代(1978.5.20-1988.1.13)
• 李登辉时代(1988.1.13 – 2000.5.19)
• 陈水扁时期(2000.5.20 -2008.5.19)
• 马英九时期(2008.5.20-现在)
• 蒋介石时代(1949-1975.4.5)
• 蒋经国时代(1978.5.20-1988.1.13)
• 李登辉时代(1988.1.13 – 2000.5.19)
• 陈水扁时期(2000.5.20 -2008.5.19)
• 马英九时期(2008.5.20-现在)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最新发展
• 2005.4.26-5.1,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国民党代表团访问大陆。
• 2005.5.10-5.12,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亲民党代表团访问大陆。
• 2008.5.26-5.31,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国民党代表团访问大陆。
• 2008.11.3-7,陈云林率大陆海协会代表团访问台湾。
最近,马英九对所谓“两个中国”的看法时表示,他基本上认为海峡双方的关系应该不是“两个中国”,“而是在海峡两岸的双方处于一种特别的关系”。
马英九说,双方是一种特别的关系,但不是国与国的关系,这点非常重要。
马英九称,海峡两岸一定是保持和平与繁荣的关系,同时让双方在国际社会都有尊严,这是“政府”的目标。
同时,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中国人民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更希望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我们不会放弃和平的努力,但我们绝不会容忍“台独”,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如此看来,两岸人民和谐统一已是大势所趋,相信我们会看到这一天的。
2008年12月6日

当前热点经济问题或国际形势热点问题论文

战争与和平2011
伊拉克——
美撤军不等于和平
2010年8月31日,美军作战部队撤出伊拉克。虽然伊拉克亲美政权的存在确保了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但这场战争留给伊拉克的却是分裂与恐怖、暴力与流血。据统计,去年共有2828名伊拉克人死于各类暴力事件。伴随着美军作战部队的撤出,伊拉克各派政治力量正在展开争权夺利的斗争。在此情况下,“基地”组织和各派武装趁机不断制造恐怖暴力事件。另外,在美军作战部队撤出后,伊拉克安全部队和警察将担负起一线战斗与巡逻任务,而其素质与能力一直受到广泛质疑。实际上,去年9月以来的伊拉克安全形势并无实质性好转,已有661人死于各类暴力冲突,占去年死亡人数的近23.4%。在伊拉克国内政治斗争难以尘埃落定以及伊安全部队能力难以迅速提高的情况下,伊拉克人民仍将面对与忍受持续的暴力与死亡。
阿富汗——
美增兵不等于塔利班失败
美国作战部队撤出伊拉克是将反恐精力和资源更集中于阿富汗战争。2009年底,奥巴马政府批准了打击塔利班的新战略计划,并为此增兵3万人。该计划的特点是不强调反恐,而是强调反叛乱,即减少追踪塔利班战斗人员的行动,更努力地向当地居民提供安全保障,以削弱塔利班的生存基础。一年来,驻阿联军展开多轮围剿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自身伤亡也急剧上升。去年驻阿联军共有711人阵亡,是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以来阵亡人数最多的一年。去年12月16日,美国有关阿富汗战争的进展报告认为,联军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战争仍旧“十分困难”。奥巴马政府继续坚持从今年7月开始部分撤出美军,并向阿富汗安全部队逐步移交安保责任,最终实现“阿人治阿”。虽然西方国家希望尽快扔掉阿富汗这块“烫手山芋”,但是阿富汗政府能否自挑重担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今年年中联军开始撤出,塔利班势力很可能卷土重来。
巴基斯坦——
反恐任务依然艰钜
巴基斯坦去年的安全形势有所好转。政府军全年击毙恐怖分子5170人,自己则有469人阵亡,平民死亡人数为1796人,这3项数字比2009年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巴基斯坦塔利班现在是巴政府的头号反恐目标,其实力近年来迅速上升,对巴国内安全域性势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甚至连巴陆、海军总部、高阶法院等要地都成为其袭击目标。去年7月,美国宣布向巴提供总值5亿美元的援助计划,旨在帮助巴基斯坦发展经济,缓和巴民间反美情绪。这使巴基斯坦政府处于两难选择之中:如果狠打塔利班,会激起国内一片反对之声。如果轻打塔利班,又会被美国指责为“拿钱不办事”。今年,巴基斯坦的恐怖组织将会继续制造多起恐怖暴力活动,巴政府的反恐任务仍然艰钜。
中东——
巴以和谈难以走出怪圈
在美国的压力和斡旋下,中断20个月的巴以和谈于去年9月再次艰难重启。虽然美方称本次会谈将在一年内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巴以双方对和谈并无太多信心,反而在会谈前就相互指责。历史经验表明,巴以和平程序十分脆弱,整个过程充斥太多不确定因素。任何一个消极因素都可能使和平程序走回原点。双方积怨太深,国内又各有强大的掣肘力量,所以双方很难走出“和谈—破裂—冲突—复谈”怪圈。今年双方爆发一定程度冲突的可能性极高。
苏丹——
进入一个关键历史时刻
苏丹达尔富尔的和平程序取得了明显进展。去年2月23日,达尔富尔和平会谈特别会议在多哈举行,苏丹政府与反对派“正义与平等运动”签署了停火协议。7月10日,苏丹南北部主要政党领导人正式启动苏丹南部公投会谈。7月14日,苏丹前反政府组织、南部地区主要政党苏丹人民解放运动表示,将全面参与苏丹政府与达尔富尔反政府武装的调解工作。
不过,达尔富尔地区仍有数支武装组织在互相斗争,实现持久和平还存在变数。今年1月9日,苏丹就南部是否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苏丹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不管公决结果如何,依然有可能爆发新的武装冲突。苏丹的安全形势不会因一次全民公决迅速而彻底地扭转过来。
索马利亚——
青年党比海盗更危险
索马利亚是当今非洲最动荡的国家之一,很有可能成为未来非洲的恐怖之源。
索马利亚的危险其实并非来源于索马利亚海盗,而是来自于索马利亚青年党与“基地”组织有密切联络的反政府武装。该组织誓言效忠“基地”组织和本•拉登,并主张严格按照伊斯兰教法统治索马利亚。国际社会对索马利亚青年党动向的关注度在不断加深。
近年来,索马利亚青年党趁索内乱之机迅速扩张势力,2009年曾一度几乎攻占首都摩加迪沙,被击退后仍然控制全国大部分地区。2010年以来,该组织除继续与索政府军作战外,还将恐怖触角延伸至邻国乌干达,并于7月11日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市郊制造了两起爆炸事件。为了应对索马利亚愈演愈烈的恐怖主义威胁,非洲国家建立了一些不同层次的反恐机制,美国也在非洲实施了多项反恐地区安全计划,包括跨撒哈拉反恐计划和东非国家计划等,但这些机制目前尚无能力有效应对索马利亚危机。索马利亚青年党势力在今年可能进一步壮大,并与政府军展开更激烈争夺。
朝鲜半岛——
安全压力大,但爆发大规模冲突可能性小
朝鲜半岛是当今世界武装对峙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但自冷战结束以来,朝鲜南北双方并未爆发武装冲突。
2010年朝鲜半岛相继出现了“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使半岛爆发冲突乃至战争的风险急剧上升。但由于对峙双方缺乏重开战事的意愿,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大力斡旋,使事态逐渐平息下来。
由于美韩日三方对重开朝韩直接会谈和六方会谈提出了先决条件,而且美国在美朝关系正常化问题上不愿做出实质性努力,朝鲜在未来仍有可能做出一些举动。半岛的安全压力较大,但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较小。
本版文章作者来自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今年,全球重大武装冲突难以发生,总体形势将无显著变化,武装冲突的数量可能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更有可能发生的是有多个国家参与的跨国武装冲突和国内武装冲突。前者包括巴以冲突和阿富汗战争,后者则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和非洲。冲突发生和持续的原因包括分离主义、意识形态、宗教和民族矛盾等,非常复杂。大多数冲突已持续多年,短期内形势难以改观
伊拉克——
美撤军不等于和平
2010年8月31日,美军作战部队撤出伊拉克。虽然伊拉克亲美政权的存在确保了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但这场战争留给伊拉克的却是分裂与恐怖、暴力与流血。据统计,去年共有2828名伊拉克人死于各类暴力事件。伴随着美军作战部队的撤出,伊拉克各派政治力量正在展开争权夺利的斗争。在此情况下,“基地”组织和各派武装趁机不断制造恐怖暴力事件。另外,在美军作战部队撤出后,伊拉克安全部队和警察将担负起一线战斗与巡逻任务,而其素质与能力一直受到广泛质疑。实际上,去年9月以来的伊拉克安全形势并无实质性好转,已有661人死于各类暴力冲突,占去年死亡人数的近23.4%。在伊拉克国内政治斗争难以尘埃落定以及伊安全部队能力难以迅速提高的情况下,伊拉克人民仍将面对与忍受持续的暴力与死亡。
阿富汗——
美增兵不等于塔利班失败
美国作战部队撤出伊拉克是将反恐精力和资源更集中于阿富汗战争。2009年底,奥巴马政府批准了打击塔利班的新战略计划,并为此增兵3万人。该计划的特点是不强调反恐,而是强调反叛乱,即减少追踪塔利班战斗人员的行动,更努力地向当地居民提供安全保障,以削弱塔利班的生存基础。一年来,驻阿联军展开多轮围剿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自身伤亡也急剧上升。去年驻阿联军共有711人阵亡,是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以来阵亡人数最多的一年。去年12月16日,美国有关阿富汗战争的进展报告认为,联军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战争仍旧“十分困难”。奥巴马政府继续坚持从今年7月开始部分撤出美军,并向阿富汗安全部队逐步移交安保责任,最终实现“阿人治阿”。虽然西方国家希望尽快扔掉阿富汗这块“烫手山芋”,但是阿富汗政府能否自挑重担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今年年中联军开始撤出,塔利班势力很可能卷土重来。
巴基斯坦——
反恐任务依然艰钜
巴基斯坦去年的安全形势有所好转。政府军全年击毙恐怖分子5170人,自己则有469人阵亡,平民死亡人数为1796人,这3项数字比2009年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巴基斯坦塔利班现在是巴政府的头号反恐目标,其实力近年来迅速上升,对巴国内安全域性势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甚至连巴陆、海军总部、高阶法院等要地都成为其袭击目标。去年7月,美国宣布向巴提供总值5亿美元的援助计划,旨在帮助巴基斯坦发展经济,缓和巴民间反美情绪。这使巴基斯坦政府处于两难选择之中:如果狠打塔利班,会激起国内一片反对之声。如果轻打塔利班,又会被美国指责为“拿钱不办事”。今年,巴基斯坦的恐怖组织将会继续制造多起恐怖暴力活动,巴政府的反恐任务仍然艰钜。
中东——
巴以和谈难以走出怪圈
在美国的压力和斡旋下,中断20个月的巴以和谈于去年9月再次艰难重启。虽然美方称本次会谈将在一年内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巴以双方对和谈并无太多信心,反而在会谈前就相互指责。历史经验表明,巴以和平程序十分脆弱,整个过程充斥太多不确定因素。任何一个消极因素都可能使和平程序走回原点。双方积怨太深,国内又各有强大的掣肘力量,所以双方很难走出“和谈—破裂—冲突—复谈”怪圈。今年双方爆发一定程度冲突的可能性极高。
苏丹——
进入一个关键历史时刻
苏丹达尔富尔的和平程序取得了明显进展。去年2月23日,达尔富尔和平会谈特别会议在多哈举行,苏丹政府与反对派“正义与平等运动”签署了停火协议。7月10日,苏丹南北部主要政党领导人正式启动苏丹南部公投会谈。7月14日,苏丹前反政府组织、南部地区主要政党苏丹人民解放运动表示,将全面参与苏丹政府与达尔富尔反政府武装的调解工作。
不过,达尔富尔地区仍有数支武装组织在互相斗争,实现持久和平还存在变数。今年1月9日,苏丹就南部是否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苏丹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不管公决结果如何,依然有可能爆发新的武装冲突。苏丹的安全形势不会因一次全民公决迅速而彻底地扭转过来。
索马利亚——
青年党比海盗更危险
索马利亚是当今非洲最动荡的国家之一,很有可能成为未来非洲的恐怖之源。
索马利亚的危险其实并非来源于索马利亚海盗,而是来自于索马利亚青年党与“基地”组织有密切联络的反政府武装。该组织誓言效忠“基地”组织和本•拉登,并主张严格按照伊斯兰教法统治索马利亚。国际社会对索马利亚青年党动向的关注度在不断加深。
近年来,索马利亚青年党趁索内乱之机迅速扩张势力,2009年曾一度几乎攻占首都摩加迪沙,被击退后仍然控制全国大部分地区。2010年以来,该组织除继续与索政府军作战外,还将恐怖触角延伸至邻国乌干达,并于7月11日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市郊制造了两起爆炸事件。为了应对索马利亚愈演愈烈的恐怖主义威胁,非洲国家建立了一些不同层次的反恐机制,美国也在非洲实施了多项反恐地区安全计划,包括跨撒哈拉反恐计划和东非国家计划等,但这些机制目前尚无能力有效应对索马利亚危机。索马利亚青年党势力在今年可能进一步壮大,并与政府军展开更激烈争夺。
朝鲜半岛——
安全压力大,但爆发大规模冲突可能性小
朝鲜半岛是当今世界武装对峙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但自冷战结束以来,朝鲜南北双方并未爆发武装冲突。
2010年朝鲜半岛相继出现了“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使半岛爆发冲突乃至战争的风险急剧上升。但由于对峙双方缺乏重开战事的意愿,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大力斡旋,使事态逐渐平息下来。
由于美韩日三方对重开朝韩直接会谈和六方会谈提出了先决条件,而且美国在美朝关系正常化问题上不愿做出实质性努力,朝鲜在未来仍有可能做出一些举动。半岛的安全压力较大,但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较小。
本版文章作者来自
中国社会科学院

高分急求一篇论文 大学生当前就业形势分析

大学生就业浅谈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毕业生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44.6%,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而市场需求没有明显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业压力大。这两年毕业生人数仍有较大增长,面对工作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现实,毕业生们要同富有工作经验的下岗工人、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农村富余人口进行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表明,有几个很明显的特点:
一、供需差: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从2001年至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338万,是扩招前的3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
二、选材难:应届生就业不吃香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三、专业同: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四、薪酬低: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据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17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五、假招聘:有效招聘资讯数量减少。一些企业利用当前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大学生就业的招聘资讯表面看渠道多,但有效的、实用的资讯并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资讯少,导致就业难。
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首先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所减弱。各级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减员增效,国有单位这些传统的就业领域对毕业生的需求没有明显增加,而且还相对萎缩;
其次是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06年是扩招后第一个就业高峰,毕业生的数量比往年明显增加,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地增加,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毕业生的就业,将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再次是结构性就业不足,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起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存在很大的差距;毕业生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集中的趋势相当明显;,我们相当部分高校毕业生仍抱着进国家大学读书,要解决户口和干部身份问题,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最有保障的观念。
最后,来自农村的学生、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来自农村的毕业生的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10.09%,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低6.4%。
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1.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在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8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及时完成角色转换。
2.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就业前如何选择职业,要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来决定。气质和性格往往对人选择职业和事业成功有很大影响。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兴趣是爱好的推动者,爱好是兴趣的实行者。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就更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
对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个求职者进行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而大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
大学生应如何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
一、树立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人生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职业理想是校对大学生职业教育的切入点和核心内容。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是他们人生职业实现的精神支柱,它对促进大学生在学业上奋发进取,顽强拼搏,弃而不舍地按照自己的职业需要充实完善自我,实现未来人生的职业目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正确的职业理想还有助于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正确处理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和合理地确立求职的期望值,自觉将国家需要与个人利益相结合。要使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必须用现代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就业、择业和创业,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职业观辩证统一起来,让正确的职业理想成为大学生成人、成才、成业人生风范的不竭动力。作为一名高职学生,我们要找准自己的职业位置,立足根本,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了解职业个性
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个性是职业素质教育的关键点。社会人力资源的研究成果表明,职业个性对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有密切的联络。因此,职业素质培养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大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工作机会相匹配的问题,帮助大学生寻找与其特性相一致的职业。例如,他喜欢什么样的同事,喜欢怎样的活动,对什么问题感兴趣,这些问题都会与他们未来的工作状态有必然的联络。如果学生了解这一点,在确定自己的工作时,会多一层理性的思考,择业的针对性就会增强一些。如个性偏内向的学生要知道自己的个性如何更好地发挥优势;个性外向型别的学生在做研究工作时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好的职业性格有助于个体在相应职业中更良好地完成工作。
三、提升职业品质
大学生职业品质是指大学生在职业行为、工作作风方面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态度和品质等。提升学生职业品质的过程,也是帮助他们逐步实现社会化的过程,这是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关键所在。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成功因素中的85%取决于积极的职业态度,15%才是本人的职业技能。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我们已认识到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已为就业者的职业品质注入了新的内涵。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职业品质需求从某种角度讲,对学生发展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诸如积极的人生态度、开拓创新精神、沉着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等,许多职业已向就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培养职业技能
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职业技能是职业素质培养的落脚点。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好处。提高技能,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组织进步的需要;另一方面,为自己今后更进一步,取得更好的职位做准备。相应的技能是大学生进入职业领域的资本,不同的职业会对人们有不同的技能要求。大学生对技能的理解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认为经过了专业学习,就有了相应的技能。要让大学生了解知识教育是学习技能的基础。要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一定要经过反复实践或者体验。大学生要学会整理自己的技能清单,了解这些技能与自己的职业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及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和认识的方法,这都是职业素质教育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制定职业计划
大学生应该通过制定自己的职业计划来了解自己,也包括了解他人和了解社会。在制定计划中大学生需要经历几个实践环节;一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一些相关的资讯来补充、完善自己制定的职业培养计划;二是在做计划时要评估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兼顾自己的能力,环境条件的限制,周围人对自己的期望;三是要预测在现实目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阻碍和如何逾越障碍特别是应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临时性的工作,以获取更多的经验和社会资讯。通过实践,让学生对自我有更全面的了解
. 我们要通过三年的勤奋学习刻苦努力,使自己塑造成一位掌握专业,能说会写,品德高尚,善与社会沟通的应用性人才切实认识到从学校人,单位人,社会人,职业人的角色的转变,把社会的职业需求和个人的职业理想,职业素质很好的结合起来。

社会热点问题分析

建议你到公务员考试的网站上看下,里面囊括了各种社会热点,并有科学的分析跟结论。你会找到你想要的。

当前就业形势的现状 作文2000字

意思是说水土条件对植物生长的重大影响。植物如此,人何尝不是这样式呢?所不同的是:人不只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更多的还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大自然创造了人,但发展和形成人的是社会。
社会环境,从广义上可分为大的社会环境和小的环境氛围。
大的社会环境是指国家的政治状况、社会形态乃至国际形势等等。社会这个大舞台能造就英雄,也可以毁灭人才。社会稳定,就会有治国安邦者应运而生;局势动荡,有可能乱世出豪杰,也可能小人得道,无德之辈鸡犬升天。盛唐的诗坛,值开元盛世,浪漫、田园、边塞各路诗人自领风骚;历经安史之乱,杜甫才会写出那么多深刻地揭露和批判黑暗现实的不朽诗篇。否则,他那“现实主义诗人”的名号又何从谈起?再说,历史上哪一次农民起义不是源于统治者的暴政,要是统治者稍稍贤明一些,农民们一定会去过男耕女织的舒心日子,才不会以血和生命为代价奋起抗争呢!
如果说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还不能说明许多具体问题或者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得到印证的话,那么小的环境氛围则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人。小的环境氛围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居住区等,主要表现为人对人的影响。
一个人的秉性,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家庭之中,亲人共居,朝夕相处,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quot;,讲的就是家长对孩子性格的重大影响。周昭王崇尚武功,喜好远游,子承父志,他儿子周穆王理旬如出一辙,竟远涉山水到瑶池会见了西王母。居里夫人治学严谨,生活简朴,这直接影响到她的女儿,要不怎么会有母女共捧诺贝尔奖的科坛佳话呢?近来被多种媒体介绍的”怪人“辜鸿铭,由于生长在国外,受洋人的歧视侮辱,故而虽是满肚子洋墨水,却极为主张中国复古,到民国时还留着一尾大辫子,这是他所处的环境造成了他孤僻怪异的性格。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为什么会这样呢?现实中,不同追求的人往往容易结成一个个小圈子。换言之,即就是环境对人思想道德的影响。一个人若性情高雅,他所结交的人中一定不乏名士高人;若是一个恶贯满盈的奸佞之徒,一定会有不少狐朋狗友、蝇营狗苟之辈在其周围。很少见有人能跟三教九流各个层次的人都能打得火热。孟子之所以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不定就是由其母带其三迁中受到的启发。
另外,”一傅众咻“的故事说明环境对人语言的影响;鲁迅先生说”农家之子早认犁,兵家之子舞刀枪,秀才之孱子舞文墨“,强调的是环境对人职业的影响。诸如此类,不胜列举。
由此看来,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不容置疑。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谁也不可否认出污泥而不染者有之,也不可否认一世英明的刘备有个糊涂到极点的儿子刘禅,更不可否认文革中荒廖的血统论使多少人蒙冤受屈,凡事必有例外,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话说回来,就当前社会来看:大的方面,整个社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我们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一心一意不受干扰地好好学习。可小的方面,确有一些地方不尽如人意。比如说一些父母,整天逛舞厅,打麻将,对孩子的负面影响相当大。为会么〈孟母三迁〉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家教的经典范例呢?就是因为孟母深知环境对其子的影响,不辞辛劳迁家三次,为的就是给孟轲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今人或许应从中得到些启示。
我不否认具有独立创造精神的人。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任何人也不能完全脱离他所处的大的社会环境和周围各种环境氛围。”天马行空“是不存在的,也绝不可能的。
环境与人的关系可谓重矣!
人们常说的抓住机遇,就是善于抓住大的社会环境和小的环境氛围给你不常有的机会和有利因素,尽量避免和排除环境中常常出现的不利因素,同时,积极主动地创造能够施展才华的环境氛围。这样,才能无愧于人生,无愧于时代!

求帮助求帮助,当代国际热点问题分析

在这里,本人就近期的论坛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就如何分析当今国际形势说一说自己的心得。以期能对论坛里的朋友有些帮助,希望能推动这些朋友多发好帖。也让热爱论坛,关注国家、民族命运的朋友们能节省出一些时间,多思考一些对国家、民族真 正有益的话题。 分析国际问题,首先要抓住国际政治的主要矛盾。从这一主要矛盾出发,许多看似云遮雾罩,认不清本来面目的热点问题,一下就能露出原形,让人豁然开朗。那么国际政治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那就是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斗争。国际上几年来的重大事件,主要就是这种斗争的反映。中国作为一个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已经深深涉入了这场斗争中。而冷战时期的那种纯粹意识形态的斗争虽然还时有影响,但明显已逐渐让位于这种单边对多边、单极对多极的争斗了。中国的目标很清楚,就是要联合欧盟、俄罗斯等大国挑战单一霸主美国,把单极世界转变为多极世界,并且使中国成为其中的重要的一极。这是一项历史使命,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和衰亡,不是以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场争斗,无论是胜是败,是必须要争的。即使失败,也是对民族自身的命运进行了抗争,虽败犹荣,但从目前的国际政治格局来看,完全失败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问题就在于得来的胜利果实的大小了。 一些心地过于善良的朋友,还有一些XP们,可能要问,为什么要冒斗争甚至战争的风险呢,为什么不走和美国合作的道路呢?请这些朋友不要忘记,中国也曾经试图走过这样的道路,前几年的“韬光养晦”正是试图这样化解矛盾,但美国并不因中国的谦让而迟疑扩张的脚步,甚至还要变本加厉。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以及后来的南海撞机就是最好的例证。在这几年间,美国完成了战略重点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转移,并开始建立了以防范中国主要目的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XP们可能会认为:这主要是和美国合作的还不够,没有消除美国的戒心而造成的。XP们可能还会说:日本曾经和美国是对手,现在不是合作的很好吗? 不知这些朋友想过没有,到底合作到什么地步才能让美国消除戒心,化敌为友呢?中国要是人口多了,它说是黄祸,说若干年后地球的粮食都被中国人吃了还不够,因此中国人是地球最大的威胁。中国实行计划生育限制人口,它又说中国不人道,侵犯人权,连孩子都不让生。中国不发展经济,它说,中国太穷,将是世界动乱的根源。中国发展经济,它又说经济扩张威胁了它们国内的经济和就业。中国不发展军备,它又老是瞧中国不起,还时时把军舰开到中国家门口耀武扬威。中国发展军备,它又说中国威胁了世界和平。中国社会大进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它说独裁,是法西斯,要制裁和消灭。中国以前是大清国的时候,听都没听说过社会主义这个词儿,但它还不是仗着船尖炮利,打了进来?所以说,亲爱的XP们,你说,中国该怎么做才好?该怎样做才能既让自己日子好过,又不得罪美国大人?XP们可能还有一招:民主。中国现在不民主,实现了民主,就世界大同,大家都一样了,就不会欺负人了。那么XP们有没有想过,当今的俄罗斯应该算是终于民主了吧?还不是逃脱不了被美国遏制的命运?老苏联的那些反叛者恰好就有和中国今天的XP们一样的思想:都走资本主义道路,都走议会选举所谓的民主,就不会受压制了。结果如何?把一个强盛的国家搞得支离破碎,却还是逃不了被遏制的命运,当初许下的钜额经济援助也无人再提。俄罗斯只剩下苟延残喘的一口气了,现在出来一个企图重振大国雄风的总统普京,刚想显出一些手段来,就被美国当面指责背离了民主,并以制裁相威胁。印度也是民主吧?美国不也是压制了印度多少年?只是近来为了拉拢印度与中国抗衡,才开始松动了对印度的遏制。 如果事情象XP们想象的那样,向美国人让一些步,就能换来一片蓝天,从此可以生活无虞,那让步一些自然也是划算的。如能象日本那样,日子蛮好的。可是,你要知道,就象不可能人人都变成美国人一样,也不可能每个国家都能象日本的。有些国家,对美国来说,注定象不了日本,注定只能进行遏制。日本今日的地位正是对这些国家实行遏制政策的结果。中国、俄罗斯就是这样的国家,从国际政治的长期趋势来看,这些中国、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只能是美国的对手,只能遭到美国的遏制,这是宿命。是地缘政治和国际政治格局使然。和这些国家实行什么主义,是否民主无关。

中国周边形势问题分析

忘战必危。 战争离中国还有多远?这是我们现在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必须思考、也必须马上回答的问题了。
/来自中华网社群 .china./
一、战争离我们还远吗
曾有一段时间我们这个民族饱受战争困扰,陷入生死存亡的困境。自鸦片战争至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战争一直在困扰着我们这个民族,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帝国主义通过国内各军阀进行争权夺利的战争几乎成持续状态维持了一百多年,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日本侵略等大大小小的侵略战争,让中国陷入了几乎要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一度让渴望和平的中国人民陷入了绝望的边缘。
曾有一段时间战争似乎离我们很近,但实际上却有惊无险,一步步让战争远离。新中国的成立,让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人民解放,中国这个近代饱受战争困扰的多灾多难的国家,终于摆脱了本土长期承受战争蹂躏的困境。毛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国,虽然经受着帝国主义的外交封锁和军事压迫,承受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但是能够始终做到御敌于国门之外,示强于列强之前。毛时代的中国人民真正是万众一心、对外展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意志,让所有觊觎中国的力量不敢把非分之想付诸现实。自从抗美援朝一雪百年耻辱之后,无论哪路列强都不敢再视中国为东亚病夫,此后又经历了对饮自卫反击战、珍宝岛对苏自卫反击战、援越抗美,始终把战火控制于本土范围之外;毛时代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搞了两弹一星,让中国不再承受核讹诈,建立了中国的核保护伞,铸就了中国战略安全的坚实屏障,不但给中国创造了前三十年的和平发展环境,而且为后三十年的和平发展环境打下了基础。那时的中国,没有人敢小视,乃至于超级大国的尼克松也要不远万里来到一个没有正式建交的国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毛主席的书房,全然没有了帝国主义的霸道嘴脸。那是堪称扬眉吐气的时代,也是从弱国迈向强国的时代。
现在我们感觉战争离我们很远,但实际上却无比凶险,军事战争的危险正在迫近。进入了最近的三十年,我们改变了发展路线,也改变了外交路线。我们为了搞经济下马了众多军事科技专案,军备长时间内一度废弛,拉大了跟世界先进国家的装备差距,后期虽全力弥补,却至今都在国防战略方面承受着巨大压力。我们改变有理有利有节的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逐渐放弃了毛主席三个世界的光辉思想,急于结交富裕的国家,抛弃了众多穷朋友,开始变得孤立。我们开始韬光养晦,我们开始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我们开始看美国脸色,甚至发展到乔良少校所坦诚的“几乎中国所有的国内或国外政策都深受美国影响,基本上所有的政策都要考虑美国的反应”这样一个程度。在这样一条隐性的决策线索之下,我们的银河号轮船遭受美国侮辱性的搜查、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我们的飞机在自己的领海南海被撞,我们的台湾海峡被美国军舰大摇大摆的穿梭而过。特别是进入2010年,美国的军舰在黄海跟韩国搞联合演习,直接威胁中国的京津地区。近期的美日军演规模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的海战规模,目标也是直指中国。开启地图一看,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基本已经完成,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继续恶化。中国现在依靠毛时代打造的朝鲜、巴基斯坦、缅甸几个对外安全战略的指点苦苦支撑。东海问题问题,南海问题还没有解决,黄海也正在成为问题。台湾的分裂势力和独立问题还没有解决,西藏和新疆问题却正在被反华势力和分裂势力运作成问题。所有这些,都在显示,军事战争的威胁正在从逐步远离的状态改变为迫近的状态。
尽管很多国人浑然不觉,但是针对中国的经济战争、生物战争、文化战争、舆论战争早已开打。利用中国的过度开放政策,帝国主义已经通过跨国投资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经济殖民战略,外资控制了中国现在二十八个产业中的二十一个,把中国变成美国的廉价商品供应国和廉价原材料供给国;而且,外资正在介入中国的粮食、金融、自来水、医疗卫生等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核心领域。美国通过美元国际储备的地位、通过引诱中国加入美国设定的不平等国际规则体系,通过对国际原材料的定价权和国际销售渠道的控制权,还有技术壁垒等多种手段,用美元白条兵不血刃的掠夺了几万亿美元的财富。更为严重的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外国资本势力正在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来对中国人民进行不见硝烟的有计划的战争,使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亦面临空前的威胁。同时,外国资本势力在发动对中国的文化侵略,用西方价值观和西方文化来冲击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和中国文化,来竭力灌输能够瓦解中国人抵抗意志和爱国精神的精神鸦片,让中国人陷入自私自利、一盘散沙的境地

相关参考

知识大全 《通过了解当前就业形势,用哲学原理分析如何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让自己适应社会发展要素。》

《通过了解当前就业形势,用哲学原理分析如何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让自己适应社会发展要素。》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的思想主要经历了“优胜劣汰”和“自信成功”这两种西方理念地洗礼。“优胜劣汰,物竟天择

知识大全 关于军事理论教程的问题

关于军事理论教程的问题!、谈谈对台湾问题的思考?2、通过军事理论课教学,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题目自拟)3、结合军事理论课教学,谈谈对一些热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4、结合国际国内形势,谈谈对当前中国国

知识大全 “结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谈谈你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写一篇2000字论文

“结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谈谈你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写一篇2000字论文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从个人方面来讲,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成才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从社会方面来讲,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知识大全 面对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你认为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如何

面对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你认为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如何?技术工人是很抢手的,任何一项技能,你做到出类拔萃,那都能顶上工程师。我知道的技术工人,做的最好的,年薪10-20多万。你看大学生学的多,最后到社会

浅析工业锅炉使用现状与节能分析

资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对日渐紧张的资源现状,节能减排成为了我国当前发展的主题。工业锅炉是我国能源供应的重要设施,70%以上的电能都是由锅炉产生的,因此,锅炉节能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当前工

浅析工业锅炉使用现状与节能分析

资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对日渐紧张的资源现状,节能减排成为了我国当前发展的主题。工业锅炉是我国能源供应的重要设施,70%以上的电能都是由锅炉产生的,因此,锅炉节能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当前工

浅析工业锅炉使用现状与节能分析

资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对日渐紧张的资源现状,节能减排成为了我国当前发展的主题。工业锅炉是我国能源供应的重要设施,70%以上的电能都是由锅炉产生的,因此,锅炉节能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当前工

知识大全 悲观的就业形势下教你6招打动面试官

经济危机后,裁员浪潮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近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又发布消息,上半年全国有300万应届毕业生仍未就业。如此悲观的就业形势下,求职者如何在白热化的竞争中拔得头筹呢?在最新一期的英国

知识大全 会计专业就业形势怎么样

会计专业就业形势怎么样就业形势还是不错的毕竟,门槛很低的但是,发展起来也是压力很大,毕竟,后续的竞争很大的会计专业就业形势怎么样挺好的,很多企业招会计的。2016年会计专业就业形势怎么样在广东省的话,

知识大全 动能定理题目,急

动能定理题目,急!1.在光滑水平面上,将一物体的速度由零增大到v,外力做功为W1,紧接着将该物体速度由v提高到2v,外力做功为W2,则W1与W2之比为____________。2.质量为20g的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