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后30万~7亿年(虫洞,现实还是科幻小说)

Posted 黑洞

篇首语: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宇宙大爆炸后30万~7亿年(虫洞,现实还是科幻小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黑洞里面的情形,我们只能猜测。难道这个倒霉的恒星真把自己挤压成不存在的东西了吗?有人提出这样一种想法,就是黑洞使得时空畸变到出现一条连接宇宙间不同地点和时间的,甚至连接不同宇宙间的通道。这种叫做虫洞的观点目前还处在科幻小说的范畴,它为里面的人物提供了一种有用的武器使之可以摆脱现代物理学的束缚。但是必须提到,在对黑洞这种怪异物体的严肃的科学研究之中,虫洞的观念也包含在研究内容里。

  目前的状况也许可以这样说:任何经过检验的理论都没有排斥虫洞的观点,而同时也没有任何倾向于这种观点的证据。无论如何,在黑洞内部,所有的普通科学规律似乎都已失灵,我们深信不疑的那些常识也不再管用。

相关参考

宇宙大爆炸后30万~7亿年(昏暗时代)

这种聚合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什么都看不到,因为正处在被第15任皇家天文学家马丁?里斯所称的“黑暗年代”。这个时代紧接着产生微波背景辐射的时刻,当时还没有任何恒星在宇宙中发光。  当然那里还充斥着在宇宙开

宇宙大爆炸后30万~7亿年(超新星)

无论哪种理论正确,这种最早的庞大怪异的恒星都存在过,而且在再电离时期,它们对周围的影响也未结束。我们已经看到它们的寿命短暂,而其灭亡的过程却很激烈。不像正在等待我们太阳的相对平静的未来,这些巨星的终点

宇宙大爆炸后30万~7亿年(首批恒星的命运)

随着最早的恒星出现在宇宙中,它们的光芒终结了黑暗时代。这些恒星质量巨大,每个可能相当于150个太阳。伴随着巨大体积而来的不断增加的重力把它们的核心加热到非常高的温度。为恒星提供能量的核反应继而加速进行

宇宙大爆炸后30万~7亿年(黑洞,一个单向的旅程)

这种最初的电离相当不合逻辑地被称为“再电离时期”,它的产生还有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包括我们星系在内的几乎每一个星系,其中心都有一个大质量黑洞。黑洞是大质量恒星坍缩的产物,它的引力是如此之强,即便光也无法

宇宙大爆炸后30万~7亿年(相对论——观测者的指南)

黑洞的物理学通常是用广义相对论的语言来描写的,所以值得花点时间做些了解。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两个拥有各自独立的参考系的观测者,当相对加速(或减速)时,它们的时标无法保持一致。换句话说,我觉得经过了10

宇宙大爆炸后7亿~90亿年(超大质量黑洞)

在这些星系的中心,甚至在很早的阶段就存在着数百万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就像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它们可能直接由坍缩的气体形成,也可能是大质量恒星的残余又吸附了大量的额外物质而形成的。无论如何,这一尺寸的

宇宙大爆炸后7亿~90亿年(演化)

我们到达了宇宙演化史上出现能够实际看到的分立天体的时间点。甚至在最早的恒星出现之前,物质收缩形成星系的过程就已经开始。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深空图像揭示出大爆炸后7亿年时的星系景象——它们看上去与在我们附近

宇宙大爆炸后7亿~90亿年(宇宙剪切)

暗能量存在的进一步证据来自意想不到的一个方面。通过观察几十万个星爱因斯坦在黑板前。1923年12月6日系的形状,天文学家能够测量出自光线从每个星系发出后宇宙的膨胀。这种方于荷兰莱顿。法被叫做宇宙剪切,

宇宙大爆炸后7亿~90亿年(第五种力)

这是怎么回事?在整个物理学史上,有四种力被认为是足以解释物质之间的所有可能的相互作用:电磁力(造成异性电荷之间的吸引力)、强核力(将原子核约束在一起)、弱核力(造成放射性衰变)和引力(在整个宇宙范围内

宇宙大爆炸后7亿~90亿年(为什么有暗能量)

根据最新的估计,可视宇宙——即我们可以看到的所有的东西:星系,恒星,行星等——仅占宇宙中能量的4%,另有23%是以暗物质的形式存在。而剩余的73%要归于所谓的“暗能量”。  直到宇宙史上的这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