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灰雀的简介、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外形特征、保护现状

Posted 鸟类

篇首语:没有知识就不可能对生活作出正确的解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褐灰雀的简介、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外形特征、保护现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褐灰雀(学名:Pyrrhula nipalensis,英文名:Brown Bullfinch)是燕雀科灰雀属的鸟类。

褐灰雀,英文名是Brown Bullfinch 门是脊索动物门、纲是鸟纲、目是雀形目、科是雀科、属是灰雀属、种是褐灰雀。分布在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国家。

中文学名:褐灰雀

拉丁学名:Pyrrhula nipalensis

英文俗名:Brown Bullfinch

命名作者:Hodgson, 183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燕雀科(Fringillidae)

中文属名:灰雀属(Pyrrhula)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se China and Taiwan, w Malay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288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次要羽色:黑色

鸟种简介

褐灰雀褐灰雀 Brown Bullfinch

雀形目 > 燕雀科 > 灰雀属

PASSERIFORMES > Fringillidae > Pyrrhula nipalensis

中 文 名:褐灰雀

物种分类:鸟类→雀形目→雀科→灰雀属

拉 丁 名:Pyrrhula nipalensis

英 文 名:Brown Bullfinch

叫声:叫声为圆润的per-lee声,似红交嘴雀。鸣声为重复的圆润音her-dee-a-duuee。

体 型: 体重♂22-24g,♀19-25g;体长♂161-177mm,♀160-171mm;嘴峰♂11-12mm,♀10-12mm;翅♂80-91mm,♀76-88mm;尾♂72-83mm,♀72-85mm;跗蹠♂15-17mm,♀15-17mm(指名亚种)。

地理分布

分布状况:地方性常见于海拔2000~3700米的亚高山林;冬季迁往较低处。指名亚种为留鸟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以西;ricketti从西藏东南部经云南西北部及华南至东南;uchidai为留鸟于台湾海拔1300~2400米。

国内分布: 国内分布于西藏南部、云南西北部和西部、四川巫溪、广东东北部、福建西北部和台湾等地;

国外分布: 国外分布于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越南和马来西亚。

生活习性

褐灰雀褐灰雀

迁 徙: 留鸟

生 境: 栖息于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和林缘及杜鹃灌丛,栖息地海拔高度在西藏为2000m左右的针阔叶混交林,在云南高黎贡山多见在1500m以上的阔叶林中,在云南玉龙山则见于3700-4000m高处。

食 性: 主要以树木、灌木的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草子、植物芽苞、嫩叶、花蕾等植物性食物,间或亦吃部分昆虫等动物性食物。

习 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则多成小群在林下灌丛中或树上,有时也到地上活动和觅食。性大胆,不甚怕人,活动时频繁地发出彼此联络的叫声,有时边飞边鸣叫,叫声柔和悦耳。

生长繁殖

繁 殖: 有关本种的繁殖研究,至今很少见有研究报告。繁殖期4-8月,随繁殖地的海拔高度不同繁殖期亦随之变化。营巢于山地阔叶地或针阔叶混交林中的林下灌木低枝上。巢呈杯状,用细枝、草茎、须根和树皮纤维等材料构成,外面有时还装饰有绿色苔藓,内垫有细软的须根、碎片,有时还垫有少许兽毛和鸟类羽毛。每窝产卵3-5枚,卵的颜色为淡绿色,钝端被有少许茶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0.2-21mm×15-15.1mm。

外形特征

雄鸟眼先和嘴基羽毛暗褐色,眼下有一白斑,额、头顶和枕灰褐色,各羽中央黑褐色,羽缘淡灰褐色形成鳞状斑。背、肩灰褐色沾巧克力色,下背黑色,腰白色,尾上覆羽和尾黑色具紫色光泽,中央尾羽还沾红铜色。翅上小覆羽、中覆羽与背同色,内侧大覆羽端部约3/4为淡灰褐色沾巧克力色,其余翅覆羽和飞羽黑褐色具紫色光泽,最内侧一枚次级飞羽外翈羽缘赤红色,有的仅端部具一黄白色或紫铜色块斑。下体自颏到胸和两胁灰褐或灰葡萄褐色,腹中央至尾下覆羽转为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亦为白色。雌鸟和雄鸟相似,但最内侧一枚飞羽外翈羽缘不为红色而为草黄或棕白色。虹膜褐色,嘴绿角色、尖端黑色,脚肉褐色。

鉴别特征:小型鸟类,体长16-17cm。上下体羽灰褐色,头顶各羽中央较暗,形成鳞状斑,眼先、眼周和嘴基黑褐色,眼下有一白斑。腰白色,两翅和尾黑色,最内侧一枚飞羽外翈羽缘赤红色。雌鸟和雄鸟相似,但最内侧一枚飞羽外翈为草黄色而不为赤红色。特征明显,野外容易识别。相似种红头灰雀前额、眼先、眼周黑色,头雄鸟棕红色、雌鸟黄棕色;灰头灰雀前额、眼先、嘴基亦为黑色,而且外面围有一圈白色,下体棕黄色。区别均很明显,野外不难鉴别。其他灰雀分布区不同,更不会混淆。

保护现状

褐灰雀在中国分布不广泛,种群数量不丰富。在一些原有采集报道的地方,近来亦很少见到。种群数量的减少或许和环境变化有关,应注意保护。

相关参考

褐几维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褐几维(学名:Apteryxaustralis,英文名:SouthernBrownKiwi)是鹬鸵科鹬鸵属的鸟类。褐几维鸟(学名:Apteryxaustralis)又译为鹬鸵,因其尖锐的叫声“keee

棕褐鹪鹩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棕褐鹪鹩(学名:Cinnycerthiaolivascens,英文名:Sepia-brownWren)是鹪鹩科棕鹪鹩属的鸟类。棕褐鹪鹩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8年鸟类

绿领吸蜜鹦鹉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绿领吸蜜鹦鹉(学名Phigyssolitarius)是斐济特有的一种鹦鹉。它们是唯一由雨林环境适应到城市生活的鸟类。它们长20厘米,下身及面部呈鲜红色,有紫色的冠,上身呈绿色。雄鸟及雌鸟相似,但雌鸟的

褐头牛鹂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

褐头牛鹂(学名:Molothrusater,英文名:Brown-headedCowbird)是拟鹂科牛鹂属的鸟类。分布于北美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南方的褐头牛鹂一般并不迁徙,而北方的褐头牛鹂则会飞到南

褐灰雀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褐灰雀-外形描述描述:中等体型(16.5厘米)的灰色雀。尾长而凹,嘴强有力,尾及两翼闪辉深绿紫色,翼上具浅色块斑,腰白。雄鸟额具杂乱的鳞状斑纹及狭窄的黑色脸罩。

褐头山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亚种分化、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褐头山雀(学名:Poecilemontanus,英文名:WillowTit)是山雀科高山山雀属的鸟类,俗名唧唧鬼子。头顶及颏褐黑,上体褐灰,下体近白,无翼斑或项纹。分布于欧洲自英国、法国、意大利、罗马

塔布吸蜜鹦鹉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扩展阅读

塔布吸蜜鹦鹉(学名:Viniperuviana)羽色鲜艳,主要以花粉、花蜜与果实为食物,鸟喙比一般鹦鹉的长、更特别的是细长的舌头上有刷状的毛,称为刷状舌,方便该鹦鹉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鸟种简介塔布吸蜜

红蓝吸蜜鹦鹉的简介、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保护现状、保护现状、评论

红蓝吸蜜鹦鹉(读音:hónglánxīmìyīngwǔ)是印尼特有的一种鹦鹉。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鹦形目,由于它们被捕猎与作为宠物及失去了大部份栖息地,现正被列为濒危。它们只分布在苏拉威西岛以北的塔

金领金刚鹦鹉的简介、名称、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金领金刚鹦鹉(学名:Primoliusauricollis,英文名:Golden-collaredMacaw)是鹦鹉科小金刚鹦鹉属的鸟类。栖息于各种不同型态的地区,包含林地、潮湿的森林、农业耕作区、以

褐鹈鹕的简介、生长繁殖、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褐鹈鹕(学名:Pelecanusoccidentalis,英文名:BrownPelican)是鹈鹕科鹈鹕属的鸟类。褐鹈鹕(Pelecanusoccidentalis)是最细小的鹈鹕,是特克斯和凯科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