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兀鹫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Posted 兀鹫
篇首语:成功由大量的失误铸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西域兀鹫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西域兀鹫(学名:Gyps fulvus,英文名:Griffon Vulture)是鹰科兀鹫属的鸟类。
西域兀鹫(学名:)属隼形目鹰科兀鹫属,又叫做兀鹫。在中国尚无记录,但在有争议的地区(Arunachal Pradesh)有分布记录,有可能见于西藏东南部。
中文学名:西域兀鹫
拉丁学名:Gyps fulvus
英文俗名:Griffon Vulture
命名作者:Hablizl, 1783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兀鹫属(Gyps)
繁殖区:非洲, 古北界 : n 非洲, sw 古北界, also n Ind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71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西域兀鹫
体大(100厘米)的褐色鹫。 颈基部具松软的近白色翎颌,头及颈黄白。亚成鸟具褐色翎颌。
虹膜-褐色;嘴-角质色,具黑色蜡膜;脚-暗淡绿黄色。
叫声:粗哑刺耳尖叫。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西域兀鹫甚似高山兀鹫,区别在于飞行时上体黄褐而非浅土黄色,胸部浅色羽轴纹较细。
西域兀鹫与秃鹫的区别在下体浅色,且尾呈平形或圆形而非楔形。
地理分布
西域兀鹫
分布范围:南欧、北非、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脉及印度北部。
分布状况:偶至印度东北部高至海拔3000米处。
生活习性
大型鹫类,栖于开阔多岩的高山.
相关参考
高山兀鹫(学名:Gypshimalayensis,英文名:HimalayanVulture)属隼形目鹰科秃鹫亚科兀鹫属,是大型猛禽。注意,高山兀鹫不要误作高山秃鹫(不存在这个鸟种)。体长120厘米的浅
白兀鹫(学名:Neophronpercnopterus,英文名:EgyptianVulture)属鹰科,自成一属,又名埃及秃鹫。是一种细小的秃鹫。它们分布在欧洲西南部及非洲北部至南亚。它们的翼底呈黑白
西域山雀(学名:Parusbokharensis),为雀形目山雀科山雀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前苏联布哈拉。现不作为独立鸟种,而是作为大山雀的一个亚种。外形特征西域山雀体大(15厘米)的灰色山雀。
♂(雄鸟);♀(雌鸟);juv.(幼鸟)黑兀鹫-外形描述描述:体大(80厘米)的黑色鹫。头、颈及腿红色和白色翎颌为识别特征。亚成鸟褐色浓重,裸露部分粉红而非红色。飞行时尾短,呈楔形,体侧白,次级飞羽基
胡兀鹫(学名:Gypaetusbarbatus,英文名:BeardedVulture)是鹰科胡兀鹫属的鸟类。中文俗名大胡子雕、萨哈勒图-失勒、胡子雕、髭兀鹫。生活环境:喜栖息于开阔地区,象草原、冻原、
♂(雄鸟);♀(雌鸟);juv.(幼鸟)白背兀鹫-外形描述描述:体大(84厘米)的鹫。特征为尾圆而短,颈长而裸出。飞行时从下边看,白色翼下覆羽及白色领环与近黑色的飞羽及深褐色下体成反差。上体大致偏黑,
♂(雄鸟);♀(雌鸟);juv.(幼鸟)兀鹫-外形描述描述:体大(100厘米)的褐色鹫。颈基部具松软的近白色翎颌,头及颈黄白。亚成鸟具褐色翎颌。甚似高山兀鹫,区别在于飞行时上体黄褐而非浅土黄色,胸部浅
♂(雄鸟);♀(雌鸟);juv.(幼鸟)胡兀鹫-外形描述描述:体大(110厘米)的皮黄色鹫。黑色粗大贯眼纹与灰白色的头成对比。下体黄褐,上体褐色具皮黄色纵纹。具髭须,成鸟具红色裸露眼圈。飞行时两翼尖而
♂(雄鸟);♀(雌鸟);juv.(幼鸟)高山兀鹫-外形描述描述:体大(120厘米)的浅土黄色鹫。下体具白色纵纹,头及颈略被白色绒羽,具皮黄色的松软领羽。初级飞羽黑色。亚成鸟深褐色,羽轴色浅成细纹。飞行
♂(雄鸟);♀(雌鸟);juv.(幼鸟)西域山雀-外形描述描述:体大(15厘米)的灰色山雀。似大山雀的灰色亚种而不易辨别,但尾较长而略楔形,上体为较单纯灰色。然此种在中国仅与腹部黄色的大山雀亚种(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