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尾鹃鸠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Posted 留鸟

篇首语: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斑尾鹃鸠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斑尾鹃鸠-外形描述

描述:体大(38厘米)而尾长的褐色鹃鸠。背及尾满布黑色或褐色横斑。头灰,颈背呈亮蓝绿色。胸偏粉,渐至白色的臀部。雌鸟无亮绿色。背上横斑较密,尾部横斑有别于同地区的其他鹃鸠。

虹膜—黄色/浅褐色;嘴—黑色;脚—红色。

斑尾鹃鸠-叫声

叫声:响亮的kro-uum或u-wa声,第二音节比第一音节更响更高,仅在近处可闻。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斑尾鹃鸠-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东南亚、爪哇及巴厘岛。

分布状况:不常见,于海拔800~3000米间的山地森林。亚种tusalia为四川中部的夏候鸟、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的留鸟;minor 为留鸟,见于福建北部的武夷山、广东,于海南岛也有分布;上海有过迷鸟记录。

斑尾鹃鸠-生活习性

习性:结小群活动。疾速穿越树冠层。落地时尾上举。

斑尾鹃鸠-别名俗名

花斑咖追

相关参考

斑尾鹃鸠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相关信息

斑尾鹃鸠(学名:Macropygiaunchall,英文名:BarredCuckoo-Dove)是鸽鸠科鹃鸠属的鸟类。体大而尾长的褐色鹃鸠。分布于自克什米尔地区、至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缅甸、中

棕头鹃鸠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棕头鹃鸠-外形描述描述:中等体型(30厘米)、尾长的偏红色鹃鸠。比栗褐鹃鸠体小,胸皮黄色,外侧尾羽具黑色横斑和深色的次端斑。雄鸟颈背绿色及淡紫色闪光。雌鸟无光,

斑尾榛鸡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斑尾榛鸡-外形描述描述:形小(33厘米)而满布褐色横斑的松鸡。具明显冠羽,黑色喉块外缘白色。上体多褐色横斑而带黑。外侧尾羽近端黑而端白。眼后有一道白线,肩羽具近

斑尾林鸽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斑尾林鸽-外形描述描述:体大(42厘米)而身体饱满的灰色鸽。胸粉红,颈侧具绿色闪光斑块下连大豆状的乳白色块斑。飞行时黑色的飞羽及灰色的覆羽间具宽宽的白色横带。幼

斑尾塍鹬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斑尾塍鹬-外形描述描述:体大(40厘米)而腿长的涉禽。嘴略向上翘,上体具灰褐色斑驳,具显著的白色眉纹,下体胸部沾灰。与黑尾塍鹬的区别在翼上横斑具狭窄而色浅,白色

小鹃鸠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亚种分化

小鹃鸠(学名:Macropygiaruficeps,英文名:LittleCuckoo-Dove)是鸽鸠科鹃鸠属的鸟类,别名棕头鹃鸠、小赤鹃鸠。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和嫩芽为食。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国内

绿皇鸠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绿皇鸠-外形描述描述:体大(43厘米)的绿色及灰色鸽。头、颈及下体浅粉灰色,尾下覆羽栗色,上体深绿并具特征性亮铜色。虹膜—红褐;嘴—蓝灰;脚—深红。绿皇鸠-叫声

山皇鸠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山皇鸠-外形描述描述:体大(46厘米)的深色鸠。头、颈、胸及腹部酒红灰色;颏及喉白;上背及翼覆羽深紫;背及腰深灰褐;尾褐黑,具宽大的浅灰色端带;尾下覆羽皮黄。虹

厚嘴绿鸠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厚嘴绿鸠-外形描述描述:中等体型(27厘米)、身体厚实的绿鸠。雄鸟背、上背及内侧翼上覆羽绛紫;雌鸟相应部位深绿;额及头顶灰色;颈绿;下体黄绿;翼近黑,具黄色羽缘

黑颏果鸠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黑颏果鸠-外形描述描述:雄鸟:体小(28厘米)的绿色果鸠。头白,黑色的颏及胸部的紫色横带为本种识别特征。下胸灰绿,腹部奶白,尾下覆羽浅黄褐色,上体绿色,飞羽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