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白鹳的命名由来、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迁徙特点、保护现状、中毒事件

Posted 白鹳

篇首语:努力一点,现在想要的以后你都会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东方白鹳的命名由来、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迁徙特点、保护现状、中毒事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东方白鹳(学名:Ciconia boyciana,英文名:Oriental Stork)是鹳科鹳属的鸟类。

东方白鹳(学名:Ciconia boyciana)是一种大型涉禽,属于鹳科鹳属。与白鹳(又叫西方白鹳、欧洲白鹳)是近亲,但比白鹳更大,体长为110~128厘米,体重3.9~4.5千克,翼宽大约2.22米。与白鹳不同的是,东方白鹳的嘴黑色,眼周皮肤红色,虹膜为白色。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定为濒危种。在中国西南出现的可能是另一种大型的鹳——钳嘴鹳。

中文学名:东方白鹳

拉丁学名:Ciconia boyciana

英文俗名:Oriental Stork

命名作者:Swinhoe, 1873

中文目名:鹳形目(Ciconiiformes)

中文科名:鹳科(Ciconiidae)

中文属名:鹳属(Ciconia)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se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70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一级保护物种

(极其濒危,禁止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濒危物种

Endangered(EN)

有灭绝危机的物种!

主要羽色:白色

次要羽色:黑色

命名由来

东方白鹳

1873年,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工作的博伊斯(R.H.Boyce)把来自日本横滨的一对东方白鹳送给了郇和(英国外交官,博物学家)。郇和认为这是一个新种,为纪念博伊斯,将它命名为boyciana,英文名为“Boyce's Stock”。此后东方白鹳被视为白鹳(也叫欧洲白鹳,Ciconia ciconia)的亚种。

1960年代后,通过对东方白鹳生态、行为等方面的研究,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物种,1980年代后,这种分类观点被普遍接受。

外形特征

东方白鹳

东方白鹳嘴长毛而粗状,嘴基较厚,往尖端逐渐变细。体羽包括尾在内主要为白色。翅上大覆羽、初级覆羽、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黑色,具绿色或紫色光泽。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内侧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外侧羽缘和羽尖外,均为银灰色,向内逐渐转为黑色。前颈下部有呈披针形的长羽,在求偶期间能竖直起来。

嘴黑色,基部缀有淡紫色或深红色,嘴微向上翘。虹膜粉红色,外圈黑色,眼周裸露皮肤、眼先和喉朱红色,脚红色。

幼鸟和成鸟相似,但飞羽羽色较淡,呈褐色,金属光泽亦较弱。

地理分布

东方白鹳

东方白鹳在中国繁殖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哈尔滨、三江平原、兴凯湖、吉林省向海、莫莫格。越冬于江西鄱阳湖、湖南洞庭湖、湖北沉湖、洪湖、长湖、安徽升金湖、江苏沿海湿地,偶尔到四川、贵州、西藏、福建、广东、香港和台湾越冬。迁徙时经过辽宁省沈阳、朝阳、庄河、大连、营口、盖县、盘山、河北省秦皇岛、北戴河、承德、天津、北京和山东长岛。在国外繁殖于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东南部,西至布拉戈维中斯克,南到兴凯湖。少数越冬在朝鲜、日本,偶尔飘泊到俄罗斯雅库次克和萨哈林岛以及孟加拉国和印度。

生活习性

黎明,一群东方白鹳在冰面上聚集,它们一个挨一个,耳鬓厮磨,又好似互相鼓励.除了等待日出,肯定还有其他的等待... 作者江上清风

东方白鹳在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开阔而偏僻的平原、草地和沼泽地带,特别是有稀疏树木生长的河流、湖泊、水塘、及水渠岸边和沼泽地上。有时也栖息和活动在远离居民点,具有岸边树木的水稻田地带。冬季主要栖息在开阔的大型湖泊和沼泽地带。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集成数十甚至上百只的大群。

东方白鹳觅食时常成对或成小群漫步在水边或草地与沼泽地上,步屐轻盈矫健,边走边啄食。休息时常单腿或双腿站立于水边沙滩上或草地上,颈缩成s形。有时也喜欢在栖息地上空飞翔盘旋。在地上起飞时需要先在地上奔跑一段距离,并用力扇动两翅,待获得一定的上升力后才能飞起。飞翔时颈向前伸直,脚伸到尾后。既能鼓翼飞翔,也能利用热气流在空中盘旋滑翔。性机警而胆怯。如有入侵者,常表现出一种特有的恐吓行为,即通过上下嘴的急速啪打,发出一种“嗒嗒嗒”的嘴响声,并伴随着颈伸直向上,头仰向后,再伸向下,左右摆动,两翅半张和尾向上竖起,两脚不停的走动等一系列行为动作。

东方白鹳

东方白鹳主要以鱼为食。也吃蛙、小型啮齿类、蛇、蜥蜴、软体动物、蜗牛、节肢动物、甲壳类、环节动物、昆虫和昆虫幼虫,以及雏鸟等其他动物性食物。觅食活动主要在白天,而且主要在早晨6~7点和下午4~6点,中午休息或在巢上空盘旋滑翔。通常在巢附近500米范围内觅食,在食物缺乏时也常飞到离巢1~2公里,甚至5~6公里以外觅食。夏季多单独或成对觅食,秋冬季则多呈小群觅食。觅食主要通过视觉,常伸长脖子,低垂着头,大步而缓慢的在地上行走,觅找和探测捕获物的距离,发现后急速向前,迅猛的啄食。在水中觅食时则主要通过触觉。通常单独漫步在水边浅水处,有时也进到齐腹深的水中,一边缓慢的向前行走,一边不时的将半张着的嘴插入水中。除吃动物性食物外,偶尔也吃少量植物叶、苔藓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以及沙粒和小石子。

生长繁殖

繁殖期为4~6月。每年3月初至3月中旬到达中国东北繁殖地,通常呈几只至10多只的小群迁来。刚迁来时通常并不立即进入繁殖地,而是在部分开始融化的河流和湖泊岸边觅食,或在其上空盘旋觅找巢位和觅食地。3月下旬开始分散成对,分别成对进入各自的繁殖地。

东方白鹳

巢区多选择在没有干扰或干扰较小、食物丰富,而又有稀疏树木或小块丛林的开阔草原和农田沼泽地带。有时也选择在距水域、沼泽等取食地数公里至10余公里远的林带。常成对孤立的在柳树、榆树和杨树上营巢。巢通常位于树顶端枝权上,系由干树枝堆集而成。内垫有枯草、绒羽和苔藓或无任何内垫。巢距地高度视环境和树高而不同。通常在3~17米高。营巢时间从3月中旬至3月末开始。雌雄亲鸟共同营巢。通常由雄鸟外出寻找和运送巢材,雌鸟留在巢上筑巢。巢呈盘状,结构较为庞大,大小为外径120~230厘米,内径50~74厘米,巢深15~35厘米,巢高50~200厘米。如果巢未受干扰和破坏,或者当年繁殖成功,巢下年还继续被利用,但每年雌雄亲鸟都要对旧巢进行修理和加高,因此巢常随利用年限的增加而变得相当庞大。不仅如此,东方白鹳在整个繁殖期间,在已开始产卵和幼鸟出飞前,巢都在不断进行修补和增高、增宽。营巢多在上午进行,下午常在巢上休息和求爱或在巢域上空盘旋飞翔。交配在巢上进行。在整个营巢和产卵期间,均有交配行为发生。

产卵时间最早在3月末至4月初。但多数在4月中旬产卵。每窝产卵4~6枚,一般4~5枚,偶尔也有2~3枚的记录。卵的颜色为白色,形状为卵圆形,大小为72~81×54~57毫米,平均75.8×56.6毫米,卵重100~145克,平均129.7克。产出第一枚卵后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但以雌鸟为主,每天轮换2~4次,晚上全由雌鸟孵卵。孵卵期31~34天。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全身被有白色绒羽,嘴为橙红色。雏鸟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当雏鸟长到55日令时即可在巢附近来回短距离飞翔。60~63日龄以后才随亲鸟飞离巢区觅食,不再回窝。

迁徙特点

东方白鹳

东方白鹳于9月末至10月初开始离开繁殖地,组成群体分批地往南迁徙。

迁徙时常集聚在开阔的草原湖泊和芦苇沼泽地带活动,沿途需要选择适当的地点停歇,有些地方可以停歇40天以上。

迁徙途中它主要是依靠鼓翼飞翔和利用上升的热气流进行滑翔,迁徙时间在白天,而且大多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气温最高的时候。

迁徙路线大多沿着平原、河岸及海岸线的上空,但春秋两季是否有着不同的迁徙路线尚不清楚。

保护现状

现状东方白鹳

东方白鹳从前在东亚地区是常见的鸟类,甚至在日本东京市的教堂屋顶上也曾有营巢繁殖的,但在1868~1895年间,由于非法狩猎、农药和化学毒物污染等原因,东方白鹳的种群数量在日本逐渐减少,仅能在冬季偶尔发现少量的越冬个体。分布在朝鲜、韩国的繁殖种群也已于20世纪70年代初绝灭。由于人口密集,工农业的发展,使得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黑龙江、吉林两省残存的繁殖地也变得极为狭小,总数有3000只左右。

据估计,目前(截止到2012年)东方白鹳全球数量仅在1000至2499只之间,并仍在减少 。

发现

1994年,在湖北武汉沉湖发现的越冬群体达900多只,是发现的最大的东方白鹳群体。

2012年3月,有研究人员在西安浐河与灞河交汇处附近的河滩中发现一只东方白鹳。专家介绍,现已基本确定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方白鹳在西安市出现的首次记录。

保护

由于东方白鹳繁殖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已处于全球濒危状态,并被列入了CITES公约附录1和ICBP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中国亦于1989年列入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一类保护动物。

农垦建三江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东方白鹳之乡”。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境内的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北亚候鸟的重要停歇地和繁殖地,特别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的重要繁殖地。保护区原始的湿地生态系统为东方白鹳生息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012年全世界有东方白鹳野生种群为3000只,在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就有262只。

中毒事件

2012年11月11日,护鸟志愿者在天津北大港水库正常巡护时,发现超过30只东方白鹳遭遇集体中毒。截至下午5时左右,15只东方白鹳被捞起,其中3只已死亡。志愿者们经过搜寻,在白鹳觅食区域附近发现了至少8袋标有“克百威”的农药,其中部分药已经用完,有的袋子尚未开封。

相关参考

阿穆尔隼的命名由来、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阿穆尔隼(学名:Falcoamurensis,英文名:AmurFalcon)是隼科隼属的鸟类,又称为东方红脚隼,属隼形目隼科隼属。体长约31厘米,体灰色。腿、腹部及臀棕色。繁殖于西伯利亚至朝鲜北部及中

东方白鹳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东方白鹳-外形描述描述:体大(105厘米)的纯白色鹳。两翼和厚直的嘴黑色,腿红,眼周裸露皮肤粉红。飞行时黑色初级飞羽及次级飞羽与纯白色体羽成强烈对比。与白鹳的区

暗冠蓝鸦的命名由来、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暗冠蓝鸦(拉丁学名:Cyanocittastelleri,英文名:Steller’sJay),属雀形目鸦科冠蓝鸦属,又名斯特勒蓝鸦。头部和上背深色,余部蓝色,有冠羽。原生于北美洲西部和中美洲。它们常见

白鹳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白鹳-外形描述描述:体型甚大(100厘米)的白色鹳。飞羽黑色。似东方白鹳但嘴红色而非黑色。虹膜—褐色;嘴—红色;脚—红色。白鹳-叫声叫声:嘴叩击发出啪哒啪哒的声

东方斑鵖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东方斑鵖(学名:Oenanthepicata,英文名:VariableWheatear)是鹟科鵖属的鸟类。东方斑鵖(学名:Oenanthepicata)属雀形目鸫科。体型略大,体长约15厘米,是一种黑

东方叽喳柳莺的分类地位、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东方叽喳柳莺(学名:Phylloscopussindianus,英文名:MountainChiffchaff)是柳莺科柳莺属的鸟类。东方叽咋柳莺(学名:Phylloscopussindianus,英文

东方大苇莺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东方大苇莺(学名:Acrocephalusorientalis,英文名:OrientalReedWarbler)为苇莺科苇莺属的鸟类。体型略大(19厘米)的褐色苇莺。具显著的皮黄色眉纹。在中国大陆,分

东方鸻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东方鸻(学名:Charadriusveredus,英文名:OrientalPlover)为鸻科鸻属的鸟类。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内蒙古、辽宁、东部沿海、南至广东和广西、西至四川等地。于多草地区、河流两岸及

东方角鸮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东方角鸮(学名:Otussunia,英文名:OrientalScopsOwl)属鸮形目鸱鸮科角鸮属,别名东红角鸮、棒槌雀、普通鸮,是一种小型的猫头鹰。栖息于山地林间,喜有树丛的开阔原野。以昆虫、鼠类、

普通鹌鹑的中文命名、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普通鹌鹑(学名:Coturnixcoturnix,英文名:CommonQuail)属鸡形目雉科鹌鹑属,又称西鹌鹑、西方鹌鹑,英文直译为普通鹌鹑,古称鹑鸟、宛鹑、奔鹑,又名鹑、红面鹌鹑、赤喉鹑、红腹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