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长尾山雀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Posted 山雀
篇首语: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红头长尾山雀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红头长尾山雀(学名:Aegithalos concinnus,英文名:Black-throated Bushtit)是雀形目长尾山雀科长尾山雀属的鸟类,俗名小老虎、红宝宝儿、红顶山雀、红白面只,英文名直译为黑喉长尾山雀。体型小巧,体长约10厘米。是一种山林留鸟,红头红胸、黑脸黑背。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灌木林间,也见于果园、茶园等人类居住地附近的小林内。种群数量较丰富,又主要以昆虫为食,在植物保护中很有意义。同属的常见鸟类有银喉长尾山雀,同样小巧可爱。
中文学名:红头长尾山雀
拉丁学名:Aegithalos concinnus
英文俗名:Black-throated Bushtit
命名作者:Gould, 1855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长尾山雀科(Aegithalidae)
中文属名:长尾山雀属(Aegithalos)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s Vietnam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873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红色
次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红头长尾山雀:形态特征图体长约10厘米的活泼优雅山雀。头顶及颈背棕色,过眼纹宽而黑,颏及喉白且具黑色圆形胸兜,下体白而具不同程度的栗色。
幼鸟头顶色浅,喉白,具狭窄的黑色项纹。
虹膜黄色;嘴黑色;脚橘黄。
各亚种有别。亚种talifuensis及concinnus的下胸及腹部白色,胸带及两胁浓栗色;前者略显深。亚种iredalei 下体多皮黄色,胸及两胁沾黄褐,上背及两翼灰色,尾近黑而缘白。
叫声为单音节的“唧-唧-唧-唧”,从开始时的高调往后逐渐转低。
红头长尾山雀:幼鸟红头长尾山雀:幼鸟生活习性
纤细的红头长尾山雀红头长尾山雀是苏州地区的留鸟,它的分布范围以不超越长江为其北界。偶与银喉长尾山雀混群,但活动区更靠近低山山坡的灌木丛间,也经常停歇在高大树木的枝头上不断鸣叫。
食性红头长尾山雀:捕食昆虫主要以鞘翅目和鳞翅目等昆虫为食。常10余只或数十只成群活动。性活泼,常从一棵树突然飞至另一树,不停地在枝叶间跳跃或来回飞翔觅食。边取食边不停地鸣叫,叫声低弱,似‘吱一吱一吱’。
生长繁殖
红头长尾山雀繁殖期2~6月。
营巢在柏树上,巢为椭圆形,主要用苔藓、细草、鸡毛和蜘蛛网等材料构成。曾于6月7日在贵州发现一巢,筑在常绿阔叶林中的杉树上,呈梨形,全由苔藓网织而成,横置于枝叶上,与绿色枝叶很相似,不易发现。巢距地高3~9米,巢内垫有羽毛。巢口开在近顶端的一侧,也有少数开口于顶端,有的巢口还用锦鸡毛作檐。
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天1枚,每窝产卵5~8枚。产卵期间亲鸟还继续衔羽毛垫巢和盖卵。卵白色,钝端微具晕带。卵产齐后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以雌鸟为主,坐巢时间明显较雄鸟为长,孵化期16天。
雌雄亲鸟共同育雏。雏鸟出巢后先随亲鸟在巢附近树枝间练习飞行和觅食,然后再逐渐远离巢区飞走。
地理分布
红头长尾山雀:地理分布图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缅甸、印度支那、中国华南及华中。
分布状况:常见于海拔1400~3200米的开阔林、松林及阔叶林。亚种iredalei于西藏南部,talifuensis于西南,concinnus于华中、华南、东南及台湾。头顶灰色的亚种pulchellus可能出现在云南西南部西双版纳澜沧江以西。
保护现状
红头长尾山雀有人对红头长尾山雀在4~8月间所吃的食物作了调查和分析,发现其有99%的成份都是昆虫,由此可见它们在森林生态系统里对于抑制这些害虫的数量,起着决不能忽视的积极作用。
相关参考
绿背山雀(学名:Parusmonticolus,英文名:Green-backedTit)是山雀科山雀属的鸟类,又名青背山雀。是一种栖息于中低海拔山区的雀鸟。分布于中国西南以及台湾,在中国其分布仅与白腹
红头小翠鸟的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扩展阅读
红头小翠鸟(学名:Ispidinalecontei,英文名:AfricanDwarfKingfisher)是翠鸟科小翠鸟属的鸟类。红头小翠鸟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中文学名:红头小翠鸟拉丁学名:Ispi
黑眉长尾山雀(学名:Aegithalosbonvaloti,英文名:Black-browedBushtit)是长尾山雀科长尾山雀属的鸟类。是体型纤小(11厘米)的山雀。似棕额长尾山雀(黑头长尾山雀)但
棕额长尾山雀的外形特征、中文译名、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亚种分化
棕额长尾山雀(学名:Aegithalosiouschistos,英文名:Rufous-frontedBushtit)是长尾山雀科长尾山雀属的鸟类。棕额长尾山雀(学名:Aegithalosiouschi
黄腹山雀(学名:Pardaliparusvenustulus,英文名:Yellow-belliedTit)是山雀科黄腹山雀属的鸟类。黄腹山雀(学名:Parusvenustulus)属雀形目山雀科山雀属
鸟博士超级管理员词条创建者发短消息 镇属进士最近编辑者发短消息 浏览次数:5635次编辑次数:2次历史版本更新时间:2015-11-07银脸长尾山雀(学名:
红头潜鸭(学名:Aythyaferina,英文名:CommonPochard)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鸟类,又名红头鸭、矶凫、矶雁,英文直译为普通潜鸭。雄鸟头、颈栗红色;雌鸭头、颈棕褐色;余部与雄鸟相似。
大山雀的外形特征、分类地位、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大山雀(学名:Parusmajor,英文名:GreatTit)属雀形目山雀科山雀属。一般山雀科的鸟体形都非常小,而大山雀体形较大,全长约有14厘米长。成年大山雀头部整体为黑色,两颊各有一个椭圆形大白斑
黄颊山雀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黄颊山雀(学名:Machlolophus spilonotus,英文名:Yellow-cheekedTit)为雀形目山雀科黄山雀属的鸟类,俗名花奇公、催耕鸟。特征是鲜黄色面颊,具高耸的黑色冠
长尾鸬鹚(学名:Microcarboafricanus,英文名:ReedCormorant)是鸬鹚科小鸬鹚属的鸟类。长尾鸬鹚善于潜水,能在水中以长而钩的嘴捕鱼。平时栖息于河川和湖沼中,也常低飞,掠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