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绿鹦鹉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亚种分化、保护现状、保护现状

Posted 学名

篇首语:当筵意气临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红领绿鹦鹉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亚种分化、保护现状、保护现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红领绿鹦鹉(学名:Psittacula krameri,英文名:Rose-ringed Parakeet)是鹦形目鹦鹉科鹦鹉属的鸟类,又名玫瑰环鹦鹉、环颈鹦鹉、月轮鹦鹉。共有4个亚种。主要栖息于山麓开阔的疏林地带以及村庄、农田和乡镇庭园等地区。以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也吃谷物和其他灌木浆果、花朵、花蜜等。分布于塞内加尔、几内亚、埃塞俄比亚、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越南和中国。

中文学名:红领绿鹦鹉

拉丁学名:Psittacula krameri

英文俗名:Rose-ringed Parakeet

命名作者:Scopoli, 1769

中文目名:鹦形目(Psittaciformes)

中文科名:鹦鹉科(Psittacidae)

中文属名:鹦鹉属(Psittacula)

繁殖区:非洲, 东洋界 : w, c, e 非洲, Pakistan to Burm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08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红领绿鹦鹉红领绿鹦鹉

红领绿鹦鹉为中型鸟类,雄鸟头部为辉绿色,在颈部的两侧和耳羽的后面逐渐变为淡蓝色。嘴的基部有一个窄的黑线,沿眼先向后延伸至眼睛。颏部、喉部为黑色,并向后和颈的两侧延伸,与后颈向下的一个狭形玫瑰红色颈环在颈侧相连接,也是它独有的特征之一。上体为辉草绿色,邻近玫瑰红色颈环处为蓝色,腰部和尾上覆羽特别辉亮,尾羽逐渐变长,中央尾羽最长,颜色为蓝绿色,基部较绿,具窄的黄色尖端,外侧尾羽越向外绿色越浓。翅膀为绿色,翅上的小覆羽和中覆羽略沾蓝色,大覆羽及飞羽为暗绿色。下体较淡,较背部呈更多的灰绿色,肛周、覆腿羽、翅下覆羽和腋羽为淡黄色。

雌鸟的颏部、喉部没有黑色,头上没有黑纹和玫瑰红色的领环,尾羽较短,其余羽色与雄鸟相似。虹膜淡黄色,嘴珊瑚红色,脚和趾石板灰色或石板绿色。

幼鸟和雌鸟长相类似,鸟喙为浅粉红色,要到至少18个月大才会开始发展为成鸟的羽色,完全变成成鸟的羽色至少需要32到36个月。

大小量度:体重108g,体长380-420mm;嘴峰24-26mm;翅♂164-183mm,♀162-170mm;尾♂240-280mm,♀190-240mm;跗蹠16-17mm。(注:雄性——♂;雌性——♀)

生活习性

红领绿鹦鹉

红领绿鹦鹉为留鸟,主要栖息于山麓开阔的疏林地带以及村庄、农田和乡镇庭园等地区。常成群活动,有时与灰喜鹊、八哥、鸦类等在一起活动。叫声嘈杂,特别是早晨和傍晚,常常发出“嘎一嘎一”的连续叫声。飞行快而有力,有时飞得很高,然后又突然降落到树上。主要以榕果、木棉等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也吃谷物和其他灌木浆果。

它们大部分都以小群体活动,会聚集相当可观的数量于觅食地点或是栖息的树木附近,偶尔会高达上百只。生性非常吵杂,因此非常明显易见,个性并不十分怕人;他们平时习惯待在同一个地区,只有在觅食的时候才会迁移到其他区域;飞行的时候相当快速,并会伴随尖锐刺耳的鸣叫声。

玫瑰环鹦鹉主要以种子、水果、浆果、花朵、花蜜等。在繁殖季许多印度当地的环颈鹦鹉会聚集非常庞大的数量于农耕区觅食稻米、粟米、玉米、水果,也会前往咖啡园觅食,时常对农作物造成相当程度的损害。

生长繁殖

野外繁殖红领绿鹦鹉

红领绿鹦鹉在野外的繁殖期因地而易,在印度为12月到隔年5月、斯里兰卡为11月到次年6月、在非洲的繁殖期为8到11月。通常会寻找高大树木,在树洞中筑巢,在印度当地也会到房屋的墙壁裂缝中筑巢。

繁殖期为2~4月,少数早至1月即开始繁殖。求偶时两翅半张,头不时地从一侧向另一侧转动,尤以雄鸟为甚。通常营巢于天然的树洞或啄木鸟废弃的巢洞中,有时也自己啄洞筑巢,或者在旧的建筑物和墙壁洞中营巢。每窝产卵4~6枚。卵的形状为卵圆形,颜色为白色,大小为28~34×23~26毫米。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2~24天。雏鸟晚成性,大约经过40多天的喂养即可飞翔。中国分布的红领绿鹦鹉是大约在1900年时由外地引入香港的笼养鸟类不断逃入野外,逐渐在野外形成了野生种群,在香港等地较为普遍,有时可见到70只以上的大群。

人工繁殖红领绿鹦鹉

红领绿鹦鹉可以提供30×30×40公分的厚木巢箱。他们一次会产下2到6枚卵,孵化期21到24天,幼鸟羽毛长成约6到7周,在人工豢养下,他们相当容易繁殖,但是通常环颈鹦鹉类的鸟种,母鸟都相当强悍,和一般鹦鹉公鸟居於支配领导的地位恰恰相反,因此时常发生凶悍的母鸟咬伤甚至咬死公鸟的情形,饲主在配对的时候应该循序渐进,切勿贸然将两只不熟悉的鸟关入同笼,以免发生惨事。有时已经配对好的种鸟,母鸟也会忽然凶性大发,曾有母鸟在育雏中无端将公鸟咬死的情况发生,因此接近繁殖期饲主最好多加留意公母鸟互动情况,只要有互相攻击的情况就应该立刻隔离。人工豢养下的幼鸟会在羽毛长成的14天後能够独立,公鸟18个月就已经成熟,但是初次繁殖通常在3岁左右最佳。

地理分布

红领绿鹦鹉

红领绿鹦鹉分布图环颈鹦鹉分布横跨亚非两大陆,分布十分广阔,从非洲北部的潮湿森林往东一直分布到亚洲南部的国家,非洲分布的国家包括茅利塔尼亚、塞内加尔、几内亚比索、象牙海岸北部、尼日南部、迦纳北部、布吉那法索、多哥、贝南、奈及利亚、喀麦隆、马利、查德南部、中非共合国北部、苏丹北部、乌干达南部、埃塞俄比亚、吉布地、索马里西北部;在亚洲分布的国家则从巴基斯坦西部起,经尼泊尔南部、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斯里兰卡、到缅甸中部;也有许多族群引入到美国、英国、荷兰、德国、埃及北部、肯亚、象牙海岸沿岸、南非、新加坡、澳门、中国、香港等非原生地地区。

亚种分化

红领绿鹦鹉

1.红领绿鹦鹉指名亚种(学名:Psittacula krameri krameri)

2.红领绿鹦鹉东非亚种(学名:Psittacula krameri parvirostris)

3.红领绿鹦鹉广东亚种(学名:Psittacula krameri borealis)

4.红领绿鹦鹉斯里兰卡亚种(学名:Psittacula krameri manillensis)

保护现状

红领绿鹦鹉

由于环颈鹦鹉适应力与生命力很强,所以族群数量一直不减,在许多非原生地的地区也能存活繁衍,生活在各种森林、草原、林地、红树林、农作物园区、都市郊外、公园、花园等地区,在亚洲它们栖息在海拔1600m以下的地区,在非洲则是在2000m以下,群居性很强,尤其是繁殖期外时,有时会数千只聚集活动,常与乌鸦、白头翁或其它鹦鹉聚集,天然食物包括各种谷物、杂草、花、花蜜、水果、种子、坚果等,常至农作区觅食,造成严重的农产品损失,尤其是柑橘、玉米与向日葵,所以常被视为农作物害鸟;其繁殖季因地而异,筑巢在树洞中、墙壁或岩壁的裂缝中、屋檐下,一窝通常有3-4颗卵,有时候会多至6颗,公母都会孵蛋,但母鸟孵蛋时间较长,原栖息地里有着稳定的族群分布及数量。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是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之一,为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

相关参考

华丽鹦鹉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鹦鹉文化

华丽鹦鹉(学名:Trichoglossusornatus,英文名:OrnateLorikeet)是鹦鹉科彩虹鹦鹉属的鸟类。华丽鹦鹉是一种吸蜜鹦鹉,分布于东南亚。宋真宗曾经为一只进贡的华丽鹦鹉作画。中文

费氏牡丹鹦鹉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

费氏牡丹鹦鹉(学名:Agapornisfischeri,英文名:Fischer’sLovebird)是鹦鹉科牡丹鹦鹉属的鸟类,又叫牡丹鹦鹉、费氏情侣鹦鹉、费氏爱情鸟。是七彩缤纷的小鹦,国内现有9个品种

虎皮鹦鹉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变种、地理分布、饲养

虎皮鹦鹉(学名:Melopsittacusundulatus,英文名:Budgerigar)是鹦鹉科虎皮鹦鹉属的鸟类。虎皮鹦鹉(学名:Melopsittacusundulatus)是鹦形目鹦鹉科的鸟类

淡头玫瑰鹦鹉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淡头玫瑰鹦鹉(学名:Platycercusadscitus,英文名:Pale-headedRosella)是鹦鹉科玫瑰鹦鹉属的鸟类。淡头玫瑰鹦鹉(拉丁学名:Platycercusadscitus),又

红脸牡丹鹦鹉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红脸牡丹鹦鹉(学名:Agapornispullarius,英文名:Red-headedLovebird)是鹦鹉科牡丹鹦鹉属的鸟类。红脸情侣鹦鹉(学名:Agapornispullarius)为鹦形目鹦鹉

绿短尾鹦鹉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绿短尾鹦鹉(学名:Loriculusexilis,英文名:PygmyHangingParrot)是鹦鹉科短尾鹦鹉属的鸟类。绿短尾鹦鹉这种鹦鹉体型纤小,通常栖息于平原、低山地带林木及耕地植物丛地带,喜集

鸮鹦鹉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文化

鸮鹦鹉(学名:Strigopshabroptila,英文名:Kakapo)是鸮鹦鹉科鸮鹦鹉属的鸟类。鸮鹦鹉(学名:Strigopshabroptila,英文名:kakapo)是鹦形目鸮鹦鹉科鸮鹦鹉属的

鸡尾鹦鹉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饲养方式

鸡尾鹦鹉(学名:Nymphicushollandicus,英文名:Cockatiel)是凤头鹦鹉科鸡尾鹦鹉属的鸟类。鸡尾鹦鹉,学名Nymphicushollandicus,也称作玄凤鹦鹉、卡美鹦鹉,是

红鹦鹉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红鹦鹉(学名:Eosbornea,英文名:RedLory)是鹦鹉科红蓝鹦鹉属的鸟类。红色吸蜜鹦鹉(学名:Eosbornea,英文名:RedLory)有2个亚种,羽色鲜艳,头部和颈部完全红色,飞羽为黑色

折衷鹦鹉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亚种分化

折衷鹦鹉(学名:Eclectusroratus),又名大紫红鹦鹉、红胁绿鹦鹉,是鹦鹉科中的一种,属于留鸟。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等地区。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和低地森林当中。折衷鹦鹉共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