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鸲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Posted 喜鹊

篇首语:知识是使人类快乐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鹊鸲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鹊鸲(学名:Copsychus saularis,英文名:Oriental Magpie-Robin)属雀形目鹟科鹊鸲属,又名猪屎渣、吱渣、信鸟或四喜。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及长江以南一带。典型的黑白色鸟类。鹊鸲雄鸟上半部为黑色,在翼处有白斑,下体前黑后白,时常竖起尾巴,把尾翼扭向前方,在地上则常以弹跳方式前进。雌鸟上体灰色。鹊鸲与喜鹊相似,但体形细小得多。鹊鸲性格活泼好动,觅食时常摆尾,不分四季晨昏,在高兴时会在树枝或大厦外墙鸣唱。

中文学名:鹊鸲

拉丁学名:Copsychus saularis

英文俗名:Oriental Magpie-Robin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鹟科(Muscicapidae)

中文属名:鹊鸲属(Copsychu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78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鹊鸲

中等体型(20厘米)的黑白色鸲。外形像喜鹊,但比喜鹊小很多(喜鹊约40cm左右)。

雄鸟:头、胸及背闪辉蓝黑色,两翼及中央尾羽黑,外侧尾羽及覆羽上的条纹白色,腹及臀亦白。特征极为醒目。

雌鸟:似雄鸟,但暗灰取代黑色。上体灰褐色,翅具白斑,下体前部亦为灰褐色,后部白色。特征均甚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亚成鸟:似雌鸟但具杂斑。

虹膜-褐色;嘴及脚-黑色。

叫声:哀婉的swee swee叫声及粗哑的chrrr声。有多种活泼的鸣声包括模仿其他鸟的叫声,但缺少白腰鹊鸲那种浓郁的音调。

鹊鸲:雄鸟,上黑下白,翘尾巴。鹊鸲:雌鸟,灰色,白腹,翅膀白斑。鹊鸲:幼鸟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鹊鸲和喜鹊的区别:

(1)喜鹊是鸦科鸟类,体型十分庞大,嘴极为粗厚,体长达四五十厘米,近距离观看会被其体形深深震撼到!而鹊鸲体长约20cm,不到喜鹊一半体长。

(2)鹊鸲的典型体态:喜欢翘尾巴,双翅翼尖垂于尾下。

(3)鹊鸲翼上为白色条状纹;喜鹊为一团白色肩斑,喜鹊羽毛反射出金属光泽。

鹊鸲喜鹊:体型庞大

生活习性

鹊鸲雌鸟。作者:马板长。2010年1月。

留鸟:常见留鸟。喜在人类活动的地方居住,栖息地点相对固定。好斗

性活泼、大胆,不畏人,好斗,特别是繁殖期,常为争偶而格斗。单独或成对活动。

鸣叫:由于鹊鸲经常在猪圈、牛栏、茅坑等处觅食,俗称“屎坑雀”或“猪屎雀”。它常站在屋顶或大树上昂首翘尾鸣叫,叫声婉转多变,清脆响亮。尤其是繁殖期间,雄鸟鸣叫更为激昂多变,其他季节早晚亦善鸣,常边鸣叫边跳跃。翘尾

休息时常展翅翘尾,有时将尾往上翘到背上,尾梢几与头接触。

生境:村落旁的果园、菜地、灌丛、稀疏树林。食性:

主要以昆虫为食。所吃食物种类常见有金龟甲、瓢甲、锹形甲、步行虫、蝼蛄、蟋蟀、浮尘子、蚂蚁、蝇、蜂、蛹等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同翅目、异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此外也吃蜘蛛、小螺、蜈蚣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吃小蛙等小型脊椎动物和植物果实与种子。

地理分布

鹊鸲分布图

国内分布: 国内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南达海南岛、广东、香港、广西、福建,北至陕西、河南和甘肃东南部,西至四川、贵州、云南等省。

国外分布: 国外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缅甸、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斯里兰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有两个亚种,我国常见为华南亚种。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南方、菲律宾、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常见于低海拔地带,高可至海拔1700米。亚种prosthopellus为留鸟于中国北纬33°以南的多数地区。亚种erimelas见于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部。部分地区罕见的原因在于常被捉作笼鸟。

生长繁殖

鹊鸲:育雏鹊鸲:雌鸟

5~7月繁殖,繁殖期4-7月,个别晚的一直到8月,早的在3月末即开始进入繁殖期。此时雄鸟特别好斗,有时为争雌连续争斗达1-2小时之久,甚至时间更长。孵化和育雏期间的鹊鸲,护巢性很强,不仅攻击接近鸟巢的其它鹊鸲,还攻击接近鸟巢的松鼠等小兽,直到将它撵走。

通常营巢于树洞、墙壁、洞穴以及房屋屋檐缝隙等建筑物洞穴中,有时也在树枝桠处营巢。巢呈浅杯状或碟状,主要由枯草、草根、细枝和苔藓等材料构成,内垫有松针、苔藓和兽毛。

每窝产卵通常4-6枚,多为5枚,偶尔也有少至3枚和多至7枚的。卵淡绿色、绿褐色、黄色或灰色,密被暗茶褐色、棕色或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集。卵呈卵圆形,大小为20.4-23mm×16.1-17.4mm。孵卵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孵化期13±1天。雏鸟晚成性,刚孵出的雏鸟赤裸无羽、眼未睁开,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保护现状

鹊鸲:雄鸟

鹊鸲,俗称也称“四喜鸟”。“一喜长尾如扇张,二喜风流歌声扬,三喜姿色多娇俏,四喜临门福禄昌。”这是人们对“四喜”鸟的美喻之词。

鹊鸲是我国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较为常见的一种留鸟,种群数量较普遍。该种鸟类嗜吃昆虫,且多为农林业害虫,在植物保护方面很有意义。另外该鸟善鸣、好斗,又易于饲养,常被人作为笼养观赏鸟。尽管如此,仍应控制猎取,保护资源。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三有保护鸟类。

相关参考

红尾水鸲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红尾水鸲(学名:Rhyacornisfuliginosa,英文名:PlumbeousWaterRedstart)是鹟科水鸲属的鸟类,又名蓝石青儿、铅色水翁、铅色水鸫、铅色翁、溪红尾鸲、溪鸲燕。体长约1

红喉歌鸲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红喉歌鸲(学名:Lusciniacalliope,英文名:SiberianRubythroat)为雀形目鹟科歌鸲属的鸟类,俗名红脖、红点颏、红脖雀(雌)、白点颏(雄)、点颏、稿鸟、野驹、野鸲,英文名直

赭红尾鸲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赭红尾鸲(学名:Phoenicurus ochruros,英文名:BlackRedstart)属鹟科红尾鸲属,英文名直译为黑红尾鸲。是中等体型(15厘米)的深色红尾鸲。典型的雄鸟(亚种ruf

黑喉红尾鸲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黑喉红尾鸲(学名:Phoenicurus hodgsoni,英文名:Hodgson’sRedstart)属雀形目鹟科红尾鸲属。繁殖于西藏南部及东南部、青海东部、甘肃、陕西南部、四川西部、云南

红胁蓝尾鸲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红胁蓝尾鸲(学名:Tarsigercyanurus,英文名:Red-flankedBluetail)是鹟科鸲属的鸟类,俗名:蓝点冈子、蓝尾巴根子、蓝尾杰、蓝尾欧鸲。体型略小(15厘米)而喉白的鸲。特征

蓝喉歌鸲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蓝喉歌鸲(学名:Lusciniasvecica,英文名:Bluethroat)属雀形目鹟科歌鸲属,俗名蓝点颏、蓝秸芦犒鸟、蓝脖、九圈领、蓝领、长脚青、蓝颏、点颏、蓝靛杠等。是著名的鸣鸟。分布于我国大部

白喉红尾鸲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白喉红尾鸲(学名:Phoenicurusschisticeps,英文名:White-throatedRedstart)属鹟科红尾鸲属。雌雄均具有白色喉块、翼上具白色条纹,通过喉部特有的白斑,很容易与其

蓝额红尾鸲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蓝额红尾鸲(学名:Phoenicurusfrontalis,英文名:Blue-frontedRedstart)属雀形目鹟科红尾鸲属,中等体型(16厘米)而色彩艳丽的红尾鸲。雄鸟头、颈背蓝色,雄雌两性的

白顶溪鸲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白顶溪鸲(学名:Chaimarrornisleucocephalus,英文名:White-cappedRedstart)是雀形目鹟科的鸟类,自成一属。体长约19厘米,是黑色及栗色溪鸲,颜色分界鲜明,野

北红尾鸲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

 北红尾鸲(学名:Phoenicurusauroreus,英文名:DaurianRedstart)属雀形目鹟科红尾鸲属,俗名灰顶茶鸲、红尾溜,台湾称作黄尾鸲。是中等体型(15厘米)而色彩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