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伯劳的外形特征、亚种分化、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

Posted 学名

篇首语:学问不都是在书本上得来的,在事实上得的经验,也就是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灰伯劳的外形特征、亚种分化、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灰伯劳(学名:Lanius excubitor,英文名:Great Grey Shrike)为雀形目伯劳科伯劳属的鸟类,俗名北寒露,英文名直译为大灰伯劳。在美洲也叫做北灰伯劳、北方伯劳。分布于欧洲中部、亚洲北部、在中亚、印度、非洲越冬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河北等地,多生活于从平原到山地的疏林或林间空地附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中文学名:灰伯劳

拉丁学名:Lanius excubitor

英文俗名:Great Grey Shrike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伯劳科(Laniidae)

中文属名:伯劳属(Lanius)

繁殖区:北美洲, 古北界 : n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19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灰伯劳:形态特征图

体大长约24厘米。

雄鸟:顶冠、颈背、背及腰灰色;粗大的过眼纹黑色,其上具白色眉纹;两翼黑色具白色横纹;尾黑而边缘白色;下体近白。亚种funereus上体灰色较浅,下体多蠹斑,翼上白色较多。

雌鸟及亚成鸟:色较暗淡,下体具皮黄色鳞状斑纹。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偏黑。

尖而清晰的schrreea及拖长的带鼻音叫声eeh;也作粗哑的ga-ga-ga声。

灰伯劳

灰伯劳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灰伯劳和呆头伯劳的区别(绘图/Michael King):(1)顶部2张:左为呆头伯劳,右为灰伯劳;(2)中间三张大图:左为呆头伯劳成鸟,右上为灰伯劳当年秋季成鸟(fresh fall adult),右下为灰伯劳春季成鸟旧羽(worn spring adult);(3)最底下左边栖息于枝头的图:左为呆头伯劳成鸟,右为呆头伯劳亚成鸟;(4)最底下右边的飞行图:上为灰伯劳,下为呆头伯劳

北美三种灰白色伯劳的区别辨识:红尾伯劳、呆头伯劳和灰伯劳,其中呆头伯劳和灰伯劳高度相似,很难辨识。

灰伯劳和呆头伯劳的区别(见左边图):(绘图/Michael King):

(1)顶部2张:左为呆头伯劳,右为灰伯劳;呆头伯劳黑色贯眼纹覆盖了眼部,而大多数灰伯劳的贯眼纹为越过眼部上方。多数灰伯劳在嘴基前额的位置有一个白色弧形区域,有时还与眼先连起来。

(2)中间三张大图:左为呆头伯劳成鸟,右上为灰伯劳当年秋季成鸟(fresh fall adult),右下为灰伯劳春季成鸟旧羽(worn spring adult);

(3)最底下左边栖息于枝头的图:左为呆头伯劳成鸟,右为呆头伯劳亚成鸟;

(4)最底下右边的飞行图:上为灰伯劳,下为呆头伯劳。灰伯劳腰部白色,而呆头伯劳腰部与上体颜色一致。

灰伯劳和楔尾伯劳的区别:

(1)灰伯劳(约25cm)体型比楔尾伯劳(超过30cm)小;

(2)灰伯劳的尾平,超过三根黑色尾羽,而楔尾伯劳的中央三根黑色尾羽突出,尾成楔形。

(3)灰伯劳和楔尾伯劳在翼斑、腰的颜色上也不一致;

(4)在中国,灰伯劳仅分布于较北方,楔尾伯劳更常见。

灰伯劳楔尾伯劳

亚种分化

灰伯劳

灰伯劳准噶尔亚种(学名:Lanius excubitor funereus)。分布于土耳其斯坦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亚天山山脉Ulugschat,,Kuldscha。

灰伯劳新疆亚种(学名:Lanius excubitor homeyeri)。分布于欧洲东南部、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经乌克兰到乌拉尔山、西伯利亚至阿尔泰山脉北部、高加索、伊朗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亚Karaschat、Taschkent。

灰伯劳天山亚种(学名:Lanius excubitor leucopterus)。分布于西伯利亚、伊朗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亚。

灰伯劳东北亚种(学名:Lanius excubitor mollis)。分布于俄罗斯、蒙古、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辽宁、内蒙古、河北、甘肃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俄罗斯阿尔泰山Tschuja附近。

灰伯劳宁夏亚种(学名:Lanius excubitor pallidirostris)。分布于阿斯特拉罕、伏尔加、西伯利亚、土耳其斯坦、阿富汗、非洲以及中国大陆的宁夏、甘肃、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非洲东部。

灰伯劳北方亚种(学名:Lanius excubitor sibiricus)。分布于西伯利亚、蒙古、朝鲜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吉林、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内蒙古、辽宁、河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Tschuktschen-Halbinsel。

生活习性

灰伯劳

栖息在海拔800米以下山地次生阔叶林带的开阔或半开阔的生境,如林缘、灌丛和低矮的杂木林等处。性凶猛,嗜吃小形兽类、鸟类、蜥蜴,各种昆虫以及其他活动物。常栖于树顶,到地面捕食,捕到后飞回树枝。将猎获物挂在带刺的树上,在树刺的帮助下,将其杀死,撕碎而食之,故有人称其为“屠夫鸟”。巢呈杯状,置于有棘的树木或灌丛间。卵上常具有略呈暗褐色的、大小不等的杂斑。灰伯劳为中国北方常见的一种大型伯劳。它不在中国繁殖,但在春、秋季节沿中国北方各省迁徙,并有少数个体在中国越冬。

地理分布

灰伯劳:地理分布图灰伯劳标本

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不常见季候鸟,见于中国北方。亚种funereus繁殖于中国西北部;mollis和sibiricus于中国北方及东北越冬;homeyeri和leucopterus于中国西北越冬。

国外分布于西伯利亚东部、贝加尔湖,蒙古(夏候鸟、旅鸟)以及朝鲜半岛(放鸟、冬候鸟);准噶尔亚种(L.e funereus Menzbier)本亚种迄今国内未藏标本.据Dementiev(1954),与东北亚种的羽色十分相似,以致有人认为是后者的个体变异。一般比东北亚种羽色更暗,成鸟的上体缺乏赭色而更显暗灰;下体发褐并有黑褐鳞纹;翅斑较小。国内分布于新疆准噶尔和天山(夏候鸟)。国外分布于土耳其斯坦(留鸟);新疆亚种(L.e homeyeri Cabanis)本亚种上体淡棕灰,有白色前额、眼先及宽眉纹;肩羽沾白;初级飞羽基以白斑发达,次级飞羽基部亦有白斑,因而在翅上形成双翅斑,下体近纯白色,胸、胁略染淡粉棕。国内分布于新疆喀什(旅鸟、冬候鸟)。国外分布于欧洲东南部,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部经乌克兰到乌拉尔山,西伯利亚西部至阿尔泰山北部(繁殖鸟、旅鸟),高加索,伊朗(冬候鸟);天山亚种(L.e leucopterus Severtzov)本亚种国内未藏标本。据郑作新(1964)应为上体淡灰,下体较白,腰和尾上覆羽白色。Dementiev(1954)认为它是新疆亚种homcyeri的同物异名。国内分布于新疆天山(旅鸟、冬候鸟)。

生长繁殖

灰伯劳大多不在中国繁殖,仅准噶尔亚种funereus和宁夏亚种Pallidirostris有可能在中国繁殖但尚无观察记录报道。

据Dementiev(1954)对宁夏亚种的记述,在4月上旬即已成对鸣啭,5月筑巢。巢置于不高的树上,度地0.5~1.5m。结构粗糙,外壁以灌木的树枝编成,内壁为细枝、干草、植物纤维及绒羽等编织而成。满窝卵4~7枚,淡青色具淡灰色斑。由两性共同负责孵卵,孵化期20天;雏鸟大约20天即能飞翔,在此之前已离巢。

相关参考

棕背伯劳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猛禽伯劳、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亚种分化

棕背伯劳(学名:Laniusschach,英文名:Long-tailedShrike)是伯劳科伯劳属的鸟类,俗称桂来姆、黄伯劳,英文名直译为长尾伯劳。棕背伯劳特征是粗黑的贯眼纹或顶冠、黑翅、尾长尾黑,

红背伯劳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红背伯劳(学名:Laniuscollurio,英文名:Red-backedShrike)属伯劳科伯劳属。体型较小(19厘米)的褐色伯劳,分布于中亚、南亚及非洲,为中国西北的过境鸟。喜平原及荒漠原野的灌

牛头伯劳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牛头伯劳(学名:Laniusbucephalus,英文名:Bull-headedShrike)为伯劳科伯劳属的鸟类,俗名红头伯劳。头顶褐色,初级飞羽基部具有白斑,两胁布满浅浅的鳞纹。分布于俄罗斯、朝鲜

灰背伯劳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亚种分化、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灰背伯劳(学名:Laniustephronotus,英文名:Grey-backedShrike)是伯劳科伯劳属的鸟类。具黑色眼罩,头和背暗灰,翅、尾黑褐;下体近白,胸染锈棕。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岛以及中

红尾伯劳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红尾伯劳(学名:Laniuscristatus,英文名:BrownShrike)为雀形目伯劳科伯劳属的鸟类,俗名褐伯劳。体长18-21cm。一般生活于温湿地带森林鸟类、常见于平原、丘陵至低山区以及多筑

楔尾伯劳的基本资料、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亚种分化、生长繁殖

楔尾伯劳(学名:Laniussphenocercus,英文名:ChineseGreyShrike)为伯劳科伯劳属的鸟类,俗名长尾灰伯劳。体型甚大(31厘米)的灰色伯劳,尾成楔状,注意和灰伯劳区分。分布

灰卷尾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灰卷尾(学名:Dicrurusleucophaeus,英文名:AshyDrongo)为雀形目卷尾科卷尾属的鸟类,俗称灰龙眼燕、白颊卷尾。全身暗灰色,眼先及头之两侧为纯白色,故又有白颊卷尾之称,不同亚种

灰翅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亚种分化

灰翅鸫(学名:Turdusboulboul,英文名:Grey-wingedBlackbird)为鸫科鸫属的鸟类,俗名灰膀鸫。雄鸟似乌鸫,全身黑色但双翼灰色,腹部具鳞斑。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泰

戈氏岩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亚种分化

戈氏岩鹀(学名:Emberizagodlewskii,英文名:Godlewski’sBunting)是鹀科鹀属的鸟类,俗名灰眉子、灰眉雀。分布于俄罗斯、蒙古、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

白喉斑秧鸡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白喉斑秧鸡(学名:Rallinaeurizonoides,英文名:Slaty-leggedCrake)属秧鸡科斑秧鸡属,俗名灰脚秧鸡。留鸟,留居在广西西南部和海南的吊罗山,台湾的台中、南投、嘉义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