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红臀鹎的外形特征、亚种分化、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亚种分化、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Posted 白喉
篇首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白喉红臀鹎的外形特征、亚种分化、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亚种分化、生长繁殖、保护现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白喉红臀鹎(学名:Pycnonotus aurigaster,英文名:Sooty-headed Bulbul)为鹎科鹎属的鸟类。额至头顶黑色而富有光泽,耳羽白色或灰白色。上体灰褐色或褐色、尾下覆羽血红色(亚成鸟黄色)。主要生活于森林、竹林以及开阔的乡间。属杂食性,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分布于印度、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爪哇和苏门答腊等地。
中文学名:白喉红臀鹎
拉丁学名:Pycnonotus aurigaster
英文俗名:Sooty-headed Bulbul
命名作者:Vieillot, 181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鹎科(Pycnonotidae)
中文属名:鹎属(Pycnonotus)
繁殖区:东洋界 : 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902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白喉红臀鹎:形态特征图中等体型(20厘米)、头顶黑色的鹎。腰苍白,臀红,颏及头顶黑色,领环、腰、胸及腹部白,两翼黑,尾褐。
幼鸟臀部偏黄。
虹膜-红色;嘴及脚-黑色。
叫声:悦耳的笛声及响亮的粗喘声chook, chook。
白喉红臀鹎幼鸟白喉红臀鹎亚成鸟,臀部黄色黄臀鹎,后颈黑色,胸部偏褐,作者hzhza注意了,白喉红臀鹎幼鸟(亚成鸟)臀偏黄。注意和黄臀鹎区别。
白喉红臀鹎和黄臀鹎的区别:区别黄臀鹎和白喉红臀鹎,若光从它们的臀部来区别不靠谱。因为,有些个体的黄臀鹎的屁股也是红的,白喉也会出现有些个体黄屁股的现像。
几点重要区别:
(1)黄臀鹎顶冠及颈背黑色。而白喉红臀鹎颈背不是黑色;
(2)黄臀鹎胸部耳羽褐色,而白喉红臀鹎耳羽和胸部颜色浑然一体,为灰色;
(3)黄臀鹎胸带灰褐,而白喉红臀鹎胸部、腹部颜色浑然一体,全部为灰色;
(4)黄臀鹎尾端无白色,而白喉红臀鹎尾端有白色。
大量的观鸟帖子将白喉红臀鹎幼鸟(亚成鸟)误作黄臀鹎!
以下都是白喉红臀鹎亚成鸟:
白喉红臀鹎亚成鸟白喉红臀鹎亚成鸟白喉红臀鹎亚成鸟白喉红臀鹎亚成鸟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1)白喉红臀鹎和黑喉红臀鹎的区别:黑喉红臀鹎颏、上喉、下喉均为黑色,上胸亦为黑褐色或黑色,耳羽红褐色。黑喉红臀鹎地域分布很窄,在中国仅分布于中国西南。
(2)白喉红臀鹎和红耳鹎的区别:红耳鹎有明显的耸立羽冠,耳区具红白二色斑。胸侧有一黑色横带,野外均可明显与之区别。白喉红臀鹎冠羽较短,脸颊无红色。
亚种分化
白喉红臀鹎白喉红臀鹎东南亚种(学名:Pycnonotus aurigaster chrysorrhoide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福建、广东、江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澳门。
白喉红臀鹎西南亚种(学名:Pycnonotus aurigaster latouchei)。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越南。
白喉红臀鹎华南亚种(学名:Pycnonotus aurigaster resurrectu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广东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广东硇州岛。
地理分布
白喉红臀鹎:地理分布图国内分布: 国内分布于四川西南部、云南西部、南部、东南部以及贵州、广东、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东南和西南地区。
国外分布: 国外分布于印度、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爪哇和苏门答腊等地。
分布范围:中国南方、东南亚及爪哇。引种至苏门答腊及苏拉威西岛。
分布状况:甚常见的低地种类,见于高可至海拔500米的中国东南部和香港(chrysorrhoides),广东西南部和广西西部(resurrectus),西南地区(latouchei)。
生活习性
白喉红臀鹎常呈3~5只或10多只的小群活动,有时亦与红耳鹎或黄臀鹎混群。性活泼、善鸣叫,或跳跃于枝头树枝间,或站在树上或灌木上引颈高歌,鸣声清脆响亮。栖息地较固定,一般不做长距离飞行。多在相邻树木或树头间来回飞翔。晚上常成群栖息在一起,觅食时才开始分散,但彼此仍通过叫声保持松散的群。
迁徙: 留鸟
生境: 主要栖息在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带的次生阔叶林、竹林、灌丛以及村寨、地边和路旁树上或小块丛林中,也见于沟谷、林缘、季雨林和雨林。
体型: 体重♂36~52g,♀28~52g;体长♂188~232mm,♀180~240mm;嘴峰♂16~19mm,♀15~18mm;翅♂92~101mm,♀88~101mm;尾♂88~104mm,♀84~104mm;跗蹠♂22~26mm,♀22~24mm。
食性: 食性较杂,属杂食性,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植物性食物主要有浆果、榕果、核果、草莓、悬钩子、坚果、豌豆、锁莓、紫浆果、洋海椒种子,以及花、叶和其他植物种子。动物性食物主要有甲虫、蚊、蚂蚁等鞘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和直翅目昆虫。对农林业有益。
亚种分化
1、Pycnonotusaurigasterlatouchei分布于中国南方(四川、云南、湖南,广西东北),泰国,缅甸,老挝和越南。
2、Pycnonotusaurigasterchrysorrhoides分布于中国的东南部。
3、Pycnonotusaurigasterresurrectus分布于越南和中国东南部。
4、Pycnonotusaurigasterklossi分布于缅甸和泰国。
5、Pycnonotusaurigasterschauenseei分布于缅甸和泰国西南部。
6、Pycnonotusaurigasterthais分布于泰国中部和东南,老挝中部。
7、Pycnonotusaurigasterdolichurus分布于越南中部。
8、Pycnonotusaurigastergermani分布于泰国东南端,柬埔寨和印度支那南部。
9、Pycnonotusaurigasteraurigaster分布于爪哇岛和巴厘岛。
生长繁殖
繁殖期5~7月。营巢于灌丛中或小树上,距地高0.8~1.5m。巢呈碗状,主要由细枝、树叶、枯草构成,巢外壁常缠有蛛丝,内垫有细草茎。巢的大小为外径10cm,内径6~8cm,高8cm,深6~8cm。每窝产卵2~3枚。卵玫瑰红色或粉红色、被深浅不一的暗玫瑰红色或紫红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卵的大小为22.8~24mm×16~17mm。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相关参考
♂(雄鸟);♀(雌鸟);juv.(幼鸟)白喉红臀鹎-外形描述描述:中等体型(20厘米)、头顶黑色的鹎。腰苍白,臀红,颏及头顶黑色,领环、腰、胸及腹部白,两翼黑,尾褐。幼鸟臀偏黄。与红耳鹎的区别在冠羽较
黄臀鹎的外形特征、亚种分化、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黄臀鹎(学名:Pycnonotusxanthorrhous,英文名:Brown-breastedBulbul)为鹎科鹎属的鸟类。喉白。分布于缅甸、老挝、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甘肃、陕西、河南、长江流域以南
白头鹎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白头鹎(学名:Pycnonotussinensis,英文名:Light-ventedBulbul)是雀形目鹎科鹎属的鸟类,俗名白头翁、白头婆,英文名直译为淡臀鹎、中国鹎。是中国南方非常常见的雀鸟,体长
♂(雄鸟);♀(雌鸟);juv.(幼鸟)黄臀鹎-外形描述描述:中等体型(20厘米)的灰褐色鹎。顶冠及颈背黑色。与白喉红臀鹎的区别在耳羽褐色,胸带灰褐,尾端无白色。与白头鹎的区别在耳羽褐色,翼上无黄色,
♂(雄鸟);♀(雌鸟);juv.(幼鸟)黑喉红臀鹎-外形描述描述:中等体型(20厘米)的偏褐色鹎。头黑,具羽冠,尾下覆羽绯红,尾上覆羽近白,耳羽褐色,喉黑,胸色暗。虹膜—深褐;嘴—黑色;脚—暗角质色至
黑冠黄鹎(学名:Pycnonotusflaviventris,英文名:Black-crestedBulbul)为鹎科鹎属的鸟类。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东抵中南半岛、南达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广
大绿雀鹎(学名:Aegithinalafresnayei,英文名:GreatIora)是雀鹎科雀鹎属的鸟类。大绿雀鹎(学名:Aegithinalafresnayei,英文名:GreatIora)为和平
绿翅短脚鹎(学名:Ixosmcclellandii,英文名:MountainBulbul)是鹎科爱索斯短脚鹎属的鸟类,又名麦克氏短脚鹎,俗名绿膀布鲁布鲁,英文名直译为山短脚鹎。是体大(24厘米)而喜喧
白喉斑秧鸡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白喉斑秧鸡(学名:Rallinaeurizonoides,英文名:Slaty-leggedCrake)属秧鸡科斑秧鸡属,俗名灰脚秧鸡。留鸟,留居在广西西南部和海南的吊罗山,台湾的台中、南投、嘉义平原、
橙腹叶鹎(学名:Chloropsishardwickii,英文名:Orange-belliedLeafbird)为叶鹎科叶鹎属的鸟类,为中国最常见、分布最广泛的叶鹎(此外国内还分布有金额叶鹎、蓝翅叶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