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冠长尾雉的简介、简介、生态环境、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参考资料

Posted 鸟类

篇首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白冠长尾雉的简介、简介、生态环境、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参考资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白冠长尾雉(学名:Syrmaticus reevesii,英文名:Reeves’s Pheasant)是雉科长尾雉属的鸟类。

白冠长尾雉是一种森林益鸟,喜在常绿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乔木林中栖息、隐蔽和觅食,取食鳞翅目的幼虫、虫卵,对抑制森林虫害,维护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优雅的体形、艳丽独特的羽色,极具观赏价值。长尾雉尾羽称为“雉翎”,是传统的天然工艺品。

中文学名:白冠长尾雉

拉丁学名:Syrmaticus reevesii

英文俗名:Reeves’s Pheasant

命名作者:Gray, JE, 1829

中文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中文科名:雉科(Phasianidae)

中文属名:长尾雉属(Syrmaticus)

繁殖区:古北界 : n, c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9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鸟种简介

同物异名: Phasianus reevesii J. E. Gray, 1829,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J. E. Gray, 1829)

鸟种简介

白冠长尾雉

白冠长尾雉属中国特有鸟种,18世纪曾输出到欧美。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白冠长尾雉广泛分布于中国的河北、甘肃、陕西及西南、华南等地,是一种分布区域较宽的地方性留鸟。

由于生态环境和栖息地遭到破坏,加上地栖繁殖,生存能力较脆弱等缺陷,野外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分布范围逐渐缩小,濒危程度日趋严重,我国政府已将白冠长尾雉列为国家Ⅱ类重点保护动物。

白冠长尾雉性机警、怕人,听觉视觉敏锐,平时多在林下和比较隐蔽、安静的地方活动,遇到天敌威胁或人为干扰,往往在林中急速奔跑,紧急情况下振翅腾飞,伴随着急促的“za—za”惊叫,飞出林外,然后选择对面平行的山坡或较低的开阔处呈滑翔状,于30—100m远处着地,并急速奔跑一段距离后藏匿。白冠长尾雉白天多在地面活动觅食,晚上正常情况下多在位置较高、视野开阔的高大树木(一般在15—30m)上夜栖,而清晨于黎明天刚蒙蒙亮时便开始下树活动,夏季下树时间要较冬季为早,上树夜栖时间要迟。繁育期多单个或成对活动(偶见2—3只成群的亚成体),非繁殖期多三五成群觅食,最大可有10只以上的大群。

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国际雉类学术会议上,保护区和河南师范大学共同承担林业部门下达的《白冠长尾雉人工饲养繁殖研究》课题的研究情况作了交流,引起了国内外鸟类学工作者的广泛兴趣。

生态环境

本物种常活动于中低山地区,最高的记录不超过海拔2000米,最低亦不低于海拔300米,它们活动的区域常在峭壁附近,活动于针叶林中,善走能飞,常以旱地拔葱从平地陡然起飞,越过树梢后发出怪叫即转为极快速的水平飞行,其飞行速度极快,甚至敢于在猎狗面前横穿。

外形特征

白冠长尾雉

白冠长尾雉的中央尾羽被用来制作京剧演员的头饰白冠,长尾雉体形大小比环颈雉略大,体长不计尾羽约60-70厘米,若计入尾羽则雄性体长可达1.5米左右。

本物种雄雌异形异色。雄性头顶、颌部、颈及颈后均为洁白色;面部为一带状黑色区域,且延伸至脑后形成一道环绕头部的黑色环带;眼周一圈较窄的区域不被羽,裸露的皮肤呈鲜红色;双眼的侧后下方有一块明显的白斑,整个头部白-黑-白间隔分布,颇似古代日本人的发型;在颈部的白色区域与胸部衔接的边界上有一条较窄的黑色环带胸部、肩部、背部金黄色,具粗大的黑色鱼鳞斑,系由各羽黑色羽端形成;20枚尾羽极长,一对中央尤其长,中央尾羽银白色,具黑色和栗色并排的宽大横纹。

翅上覆羽白色羽缘极宽呈褐色,形成类似山斑鸠的大块具缘色块;下体栗褐色,胸部的两胁具粗大的白色斑块。雌鸟远没有雄性漂亮,尾羽随亦很长,甚至长过不少其它种雉科鸟类的雄鸟,但若与雄性白冠长尾雉相比,则远远不及,头顶及枕部黑褐色,面颊和颈部为淡淡的褐色,眼后具大块的黑色斑块;上背及肩部为黑色和褐色间杂的斑驳颜色,腰部逐渐转向灰色,下体淡色,两胁栗褐色,具白色鱼鳞斑,翅褐色隐约可见数条浅色翅斑;尾羽基色接近腰部,具淡淡窄窄的浅色白斑。

生活习性

白冠长尾雉

白冠长尾雉是在海拔1000—2000米左右的中、低山区生活的鸟类,多在地形复杂、起伏不平的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以及灌丛和箭竹混杂的林缘陡峭斜坡上,单独或集成小群活动。清晨和黄昏活动频繁,雨后的早晨或傍晚常出没在山间小路上觅食。性机警而胆怯,善于奔跑和短距离飞翔。

白冠长尾雉一般在清晨天刚发亮,约6:30左右就开始活动。先是在夜宿数上,常振动双翅,然后悄然滑翔落地、至上午8:00左右活动强度减弱,逐渐回到林中隐蔽休息,并常在树下地面较空旷干燥处扒窝进行沙浴。午后在林内游荡活动渐增,下午17:30左右,再次进入农耕地觅食,形成下午的活动高峰。天黑前白冠长尾雉回到附近林中树上夜宿,他们栖息的树为常绿阔叶树。它栖于海拔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内。

白冠长尾雉

白冠长尾雉为杂食性,他们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主要还是以植物性食物如树果、树叶、野草为主要食物。嗜食袍栎坚果、茅栗坚果、胡颓子果实、胡枝子荚果和袍栎树的嫩叶以及一些草种等。繁殖季节的食性成分中,有蚱蜢、夜蛾幼虫、蛹、茧等动物性食物。在地上营巢,一般多在草堆边用爪挖一浅坑,略垫以枯草、干枝叶及鸟羽等。

白冠长尾雉还具有美妙的歌喉。白冠长尾雉是著名的观赏珍禽,不仅羽色不凡,而且兼具鸣禽的美妙歌喉,声音颤抖悦耳,可连续反复6~20次之多;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长达1.6米以上的两条尾羽,以其特长和秀丽而被人们所钟爱。鸟类的鸣叫是个体间相互信息的传递,以表示欢愉、惊恐、召唤、呼应、发情、求食等生理状态,是鸟类生活之中透过声音系统的重要联系信息,不同的鸣叫所代表的信息具有不同的作用。因此,不论对于个体或种群的生存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生长繁殖

白冠长尾雉

白冠长尾雉每年3—5月间繁殖,筑巢于地面上。多配成对,每年繁殖一次,如遇破坏可产第二窝。每窝产卵6—10枚,最多12枚,卵的颜色为油灰色或橄榄褐色,无斑或微具稀疏灰褐色斑点。孵化期24—25天。

白冠长尾雉在同窝卵中孵出的个体也有两种羽色,一种全身绒羽淡黄白色,羽端略具土红色,新月形眉纹灰黑色,眼后带纹黑色并延伸至枕部嘴先端深鹅黄色,基部淡紫红色,脚肉红色;另一种头部淡棕黄色,头顶具宽阔的黑褐色中央冠纹,眼后纹黑褐色,背至腰棕黑色,肩棕褐色,下体淡黄灰色,嘴和脚都是肉红色。

白冠长尾雉的中央尾羽是中国戏曲道具中的翎子,需求量很大。用它制作的装饰工艺品和标本,国内售价在1000元以上。目前野生资源极为稀少,因此,开展人工养殖,其前景十分广阔。1987年在林业部的资助下,保护区开始开展白冠长尾雉的人工繁育研究,1994年取得成功,建有规模较大的人工繁育基地。对白冠长尾雉进行人工饲养繁殖研究,是在基础掌握白冠长尾雉的生活习惯.

特别是繁殖生态习性的基础上,制定饲养繁殖研究总体方案,确定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提纲及实施工作方法,开始成雉驯养、卵的收集和孵化、育雏、成雉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一系列的人工饲养方面的研究,从而探索和掌握人工饲养繁殖的技术。人工养殖时,其生活习性和管理与山鸡基本相同。其适应性较广,既能抵抗零下15℃的严寒,又能在烈日炎炎的三伏天适应35℃的高温环境。人工饲养只要提供给足够的水、饲料、安静的环境即可。白冠长尾雉体重雄鸟为1.5~2公斤、雌鸟为1~1.25公斤,性成熟时间为8个月,每年3月初开始产蛋,直到9月份才陆续停产,一般每只产蛋量为35~40枚,人工养殖最高的已达58枚。

地理分布

白冠长尾雉

分布范围:中国特产动物,分布于中国中部及北部山地,河北北部与西部,山西、陕西南部,湖北、湖南、贵州北部,四川东部、河南及安徽的西部等地的山林中。 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 1994)。数量稀少,且在过去50年中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及对其长长尾羽的采集而分布范围日趋狭窄。过去此鸟曾在湖北出现过。

地点 :山东南部一小地区,湖北东部一小地区,安徽西部及贵州略大区域,四川东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及云南东北部。于海拔300-1800米多林山地的落叶栎树林及混交林。

国内主要分布省份:河北、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

国内分布在以下保护区:天堂寨、龙神沟、赤水桫椤、麻阳河、习水、佛顶山(石阡)、梵净山、东寨港红树林 董寨鸟类 鸡公山 宝天曼(内乡)、神农架、神农架、后河、八大公山、周至金丝猴、太白山、佛坪、金佛山、天目山(浙江)、朱家山、小溪。

国内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中条山、大巴山、大别山、梵净山、鸡公山、武陵山、乌蒙山、桐柏山、太行山苗岭 秦岭、伏牛山。

保护现状

白冠长尾雉

过度捕猎:主要是猎杀。在安徽霍山县,猎人在繁殖季节利用驯养的雌鸟作“媒子”诱捕野生雄鸟出售,浙江温州标本厂在安徽霍山县漫水河收购雄鸟1974年为336只、1975年360只、1976年287只。

栖息地破坏:中国中部山区森林不断遭到砍伐致使栖息地减少和退化。主要是毁林开荒或伐木。遵义沙湾的木材台,1975年调查时,当地植被茂密,生境较好,在3平方公里范围内有50只左右,后来许多东方垦殖为农田,山头裸露,1983年5月再调查时,幸存仅有3只。

因为贸易被捕猎:其尾羽在某些地方戏中仍然使用。 白冠长尾雉是受人喜爱的鸟类,早已成为动物园中观赏的对象,长而华丽的尾羽更为京剧和装饰以为不可缺少,目前野生的白冠长尾雉,在几个原产地数量已经大减,应积极保护发展为宜。

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白冠长尾雉去羽毛及内脏、取肉鲜用,有补中益气的功能。因此被利用。

参考资料

动物中国 http://dw.com.cn/animal/?q=species&id=36889

七彩云南 http://www.ynepb.gov.cn/color/DisplayPages/ContentDisplay_197.aspx?contentid=8599

科技桥 http://www.kejiqiao.cn/news/show.asp?newsid=495

相关参考

白颈长尾雉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人工饲养

白颈长尾雉(学名:Syrmaticusellioti,英文名:Elliot’sPheasant)是雉科长尾雉属的鸟类。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lioti)又名横纹背鸡。为中国特有的世界受胁

黑颈长尾雉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人工养殖

黑颈长尾雉(学名:Syrmaticushumiae,英文名:Mrs.Hume’sPheasant)是雉科长尾雉属的鸟类。黑颈长尾雉(学名Syrmaticushumiae),属于鸡形目雉科。体型较大,体

黑长尾雉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致危因素、保护现状、保护现状、发现过程、历史错误

黑长尾雉(学名:Syrmaticusmikado,英文名:MikadoPheasant)是雉科长尾雉属的鸟类。黑长尾雉,学名为Syrmaticusmikado,又称帝雉、台湾帝雉、海雉、乌雉,台湾特有

黑长尾雉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黑长尾雉-外形描述描述:雄鸟为大(86厘米)的华美黑色长尾雉。上背、胸部及腰羽羽缘闪紫蓝色光泽而与乌黑色的羽片中央部分生成明显的扇贝形图纹。尖尖的尾羽具黑色横斑

白颈长尾雉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白颈长尾雉-外形描述描述:雄鸟:体大(81厘米)的近褐色雉。头色浅,棕褐色尖长尾羽上具银灰色横斑,颈侧白色,翼上带横斑,腹部及肛周白色。黑色的颏、喉及白色的腹部

黑颈长尾雉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黑颈长尾雉-外形描述描述:雄鸟:体大(92厘米)的棕褐色雉。尾白而形长,具黑色或褐色横斑,翼上有两块白色横斑,次级覆羽近蓝色。下背及腰白,带黑色鳞状斑。头和颈闪

白冠攀雀的简介、外形特征、叫声、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白冠攀雀(学名:Remizcoronatus,英文名:White-crownedPendulineTit)是攀雀科攀雀属的鸟类。白冠攀雀(学名:Remizcoronatus)是山雀科攀雀属的小型鸟类。

长尾草雀的简介、地理分布、外形特征、生态、生长繁殖、饲养

长尾草雀(学名:Poephilaacuticauda,英文名:Long-tailedFinch)是梅花雀科草雀属的鸟类。长尾草雀亦称巴森雀、牧师鸟、黑喉草雀、锦静鸟。野生种分布在澳洲东部和东北部。目前

麝雉的物种历史、简介、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最原始的

麝雉(学名:Opisthocomushoazin,英文名:Hoatzin)是麝雉科麝雉属的鸟类。麝雉,生活在南美洲热带地区,长有羽冠。成鸟体长约22英寸(56厘米)。上体羽毛呈咖啡色,稍杂有白斑。下体

海南孔雀雉的简介、地理分布、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人工饲养、物种研究、保护现状

海南孔雀雉(学名:Polyplectronkatsumatae,英文名:HainanPeacock-Pheasant)是雉科孔雀雉属的鸟类。海南孔雀雉(Polyplectronkatsumatae)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