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核小体的结构要点及其实验证据。
Posted 核小体
篇首语:别在该厚脸皮的年纪里过度在意自尊,别在该努力的年纪怨天尤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试述核小体的结构要点及其实验证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结构要点:
(1)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200bp左右的DNA超螺旋和一个组蛋白八聚体及一个分子H1。
(2)组蛋白八聚体构成核小体的盘状核心结构,由4个异二聚体组成,包括两个H2A-H2B和两个H3-H4。两个H3-H4形成4聚体位于核心颗粒中央,两个H2A-H2B二聚体分别位于4聚体两侧。每个异二聚体通过离子键和氢键结合约30bpDNA。
(3)146bp的DNA分子超螺旋盘绕组蛋白八聚体1.75圈,组蛋白H1在核心颗粒外结合额外20bpDNA,锁住核小体DNA的进出端,起稳定核小体的作用。包括组蛋白H1和166bpDNA的核小体结构又称染色质小体。
(4)两个相邻核小体之间以连接DNA相连,典型长度60bp,不同物种变化值为0~80bp。
实验证据:
(1)用温和的方法裂解细胞核,铺展染色质,电镜观察未经处理的染色质自然结构为30nm的纤丝,经盐溶液处理后解聚的染色质呈现10nm串珠状结构。
(2)用非特异性微球菌核酸酶消化染色质,经过蔗糖梯度离心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发现绝大多数DNA被降解成约200bp的片段;部分酶解,则得到的片段是以200bp不单位的单体、二体(400bp)、三体(600bp)等等。如果用同样的方法处理裸露的DNA,则产生随机大小的片段群体,由此显示染色体DNA除某些周期性位点之外,均受到某种结构的保护,避免酶的接近。
(3)应用X射线衍射、中子散射和电镜三维重建技术研究,发现核小体颗粒是直径为11nm、高6.0nm的扁园柱体,具有二分对称性,核心组蛋白的构成是先形成(H3)2?(H4)2四聚体,然后再与两个H2A?H2B异二聚体结合形成八聚体。
(4)SV40微小染色体(minichromosome)分析与电镜观察:用SV40病毒感染细胞,病毒DNA进入细胞后,与宿主的组蛋白结合,形成串珠状微小染色体,电镜观察到SV40DNA为环状,周长为1500nm,约含5.0kb。若200bp相当于一个核小体,则可形成25个核小体,实际观察到23个,与推断基本一致。
相关参考
核被膜是包被核内含物的双层膜结构,电镜下的结构组成包括外核膜、内核膜、核间隙、核纤层和核孔复合体。 ①外核膜:厚约6~8nm,其胞质面有的部分附有核糖体,结构类似粗面内质网。外核膜并认为是内质网膜的
a、由DNA与组蛋白包装成核小体,在组蛋白H1的介导下核小体彼此连接形成直径约10nm的核小体串珠结构,这是染色质包装的一级结构;b、在有组蛋白H1存在的情况下,由直径10nm的核小体串珠结构螺旋盘绕
(1)由DNA与组蛋白包装成核小体,在组蛋白H1的介导下核小体彼此连接形成直径约10nm的核小体串珠结构,这是染色质包装的一级结构; (2)在有组蛋白H1存在的情况下,由直径10nm的核小体串珠结构
(一)疏松染色质结构的形成。 (1)DNA局部结构的改变与核小体相位的影响:当调控蛋白与染色质DNA的特定位点结合时,染色质易被引发二级结构的改变,进而引起其它的一些结合位点与调控蛋白的结合;核小体
⑴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核小体 ⑵核小体的结构: ①每个核小体由一条长约200bp的DNA、一个组蛋白八聚体以及一个组蛋白H1分子组成。核小体的直径约10nm。 ②组蛋白八聚体:构成核小体的核
核小体的结构要点 ①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约200bp的DNA、一个组蛋白核心和一个H1。 ②由H2A、H2B、H3、H4各两分子形成八聚体,构成盘状核心颗粒;H3、H4形成4聚体,位于颗粒中央;H2
从DNA到染色体经过四级包装过程: 一级结构,核小体。 二级结构,螺线管(solenoid)。 三级结构,超螺线管(supersolenoid)。 四级结构,染色单体(chromatid)。
架空刚性接触网的结构特点主要是:接触线无张力,无重力式补偿装置。这点也是与柔性接触网相比的最大差异,架空刚性接触网不设对网进行轴向加力的补偿装置,从而避免了断线事故,接触导线允许磨耗量也比柔性网大
架空刚性接触网的结构特点主要是:接触线无张力,无重力式补偿装置。这点也是与柔性接触网相比的最大差异,架空刚性接触网不设对网进行轴向加力的补偿装置,从而避免了断线事故,接触导线允许磨耗量也比柔性网大
简述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和非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点及其实验证据。
(一)内共生起源学说论点: 叶绿体起源于细胞内共生的蓝藻,其祖先是原核生物的蓝细菌(Cyanobacteria),即蓝藻;线粒体的祖先-原线粒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 主要论据: (1)基因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