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立下了一份公证遗嘱,将其房屋留给女儿甲,将其存款留给儿子乙。后刘某生病,乙很少探望,刘某一气之下当着众亲友的面将遗嘱

Posted 遗嘱

篇首语: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某立下了一份公证遗嘱,将其房屋留给女儿甲,将其存款留给儿子乙。后刘某生病,乙很少探望,刘某一气之下当着众亲友的面将遗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某立下了一份公证遗嘱,将其房屋留给女儿甲,将其存款留给儿子乙。后刘某生病,乙很少探望,刘某一气之下当着众亲友的面将遗嘱撕烂,不久刘某去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乙有权依照遗嘱内容继承遗产

B、乙只能依照法定继承的规定继承遗产

C、乙无权继承遗产

D、可以适当分给乙部分遗产

答案:A

解析:《继承法》第20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对公证遗嘱的撤销和变更必 须采用公证的方式。因此,虽然刘某当着众亲友的面将遗嘱撕毁,但不能影响公证遗嘱的效力,乙仍然有权依据 遗嘱的内容要求继承遗产。故本题答案选A。

相关参考

某甲共育有三儿一女,2010年甲在公证机关公证下立a遗嘱将其财产给予其小儿子所有,后因小儿子关系恶化,甲又自书b遗嘱决定

某甲共育有三儿一女,2010年甲在公证机关公证下立a遗嘱将其财产给予其小儿子所有,后因小儿子关系恶化,甲又自书b遗嘱决定将财产给予二儿子所有。根据我国《继承法》的相关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

刘老汉68岁时亲笔立下遗嘱,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给了儿子刘志。由于刘志长期不尽赡养义务,刘老汉75岁时又立遗嘱,把自己的财产

刘老汉68岁时亲笔立下遗嘱,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给了儿子刘志。由于刘志长期不尽赡养义务,刘老汉75岁时又立遗嘱,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给了赡养照顾他的女儿刘红,并进行了遗嘱公证。刘老汉病危弥留之际,又口头立下遗

某寡妇曾经立了一封遗嘱,在自己死后把财产平均分配给儿子和女儿,但该寡妇生病住院期间,儿子很少过问,一直靠女儿照料,于是在

某寡妇曾经立了一封遗嘱,在自己死后把财产平均分配给儿子和女儿,但该寡妇生病住院期间,儿子很少过问,一直靠女儿照料,于是在寡妇临终前,她决定把财产都留给女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A、处理已立遗嘱

甲欲将其房屋出售给乙,双方准备签约,丙与甲素有怨仇,为破坏其卖房计划,丙找到乙表示有条件更好的房屋出售给乙,乙于是放弃购

甲欲将其房屋出售给乙,双方准备签约,丙与甲素有怨仇,为破坏其卖房计划,丙找到乙表示有条件更好的房屋出售给乙,乙于是放弃购买甲的房屋。此后,由于根本没有房屋,丙借故终止与乙磋商。不料此时房屋价格大涨,乙

甲与乙签订了一份二手房买卖合同,约定乙在30天内向甲交付并过户A房屋。在签订买卖合同后第三天甲又与丙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

甲与乙签订了一份二手房买卖合同,约定乙在30天内向甲交付并过户A房屋。在签订买卖合同后第三天甲又与丙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50天后出租A房屋给丙居住。从这两份合同中可以看出,对于甲的行为,法律显

甲将其临街装有玻璃墙的房屋出租给乙,双方口头约定租金为每年5万元,乙可以一直承租该房屋,直至乙去世。房屋出租后的第二年

甲将其临街装有玻璃墙的房屋出租给乙,双方口头约定租金为每年5万元,乙可以一直承租该房屋,直至乙去世。房屋出租后的第二年,乙为了经营酒店,经甲同意,对该房屋内部进行了装修,共花费6万元。一天晚上,一失控

甲有个入财产30万元,死后未立遗嘱.甲的妻子乙和甲的哥哥丙仍在世。甲还有一女儿,15年前与丁结婚后不久即去世,未留有子女

甲有个入财产30万元,死后未立遗嘱.甲的妻子乙和甲的哥哥丙仍在世。甲还有一女儿,15年前与丁结婚后不久即去世,未留有子女,丁在其妻子死后对甲乙仍然尽了主要赡养义务。问该遗产应如何继承?A、由乙丙丁三人

在一起借款民事纠纷中,原告刘某在2010年6月起始居住于W县,其户籍所在地在X县。被告李某在2010年3月将其户籍从X县

在一起借款民事纠纷中,原告刘某在2010年6月起始居住于W县,其户籍所在地在X县。被告李某在2010年3月将其户籍从X县迁出,在Y县居住了半年,后又至Z市打工至2011年1月此间未落户,原告于2011

下列哪一情形构成重大误解,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下列哪一情形构成重大误解,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A、甲立下遗嘱,误将乙的字画分配给继承人B、甲装修房屋,误以为乙的地砖为自家所有,并予以使用C、甲入住乙宾馆,误以为乙宾馆提供的茶叶是无偿的,并

老人林某70岁,亲笔写下遗嘱:“三个女儿都读完大学,在外地工作,有固定工资收入。小儿子林文,中学毕业尚在待业,没有固定的

老人林某70岁,亲笔写下遗嘱:“三个女儿都读完大学,在外地工作,有固定工资收入。小儿子林文,中学毕业尚在待业,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我别无长处,百年之后,所遗房屋三间,在XX路XX号,由林文继承。”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