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 共鼓造船的故事

Posted

篇首语: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交通工具 共鼓造船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黄帝手下有很多名臣和能人,他们每人都有发明创造。其中有一个名叫共鼓和一个名叫狄货的人,教民造屋,制造生产工具,很受黄帝赏识。有一年,祸 从天降,山洪突然暴发。洪水像一头猛兽,横冲直撞,滚滚而下,把半山坡上群民的房屋、生产工具和食物冲得一干二净,连正在山上伐木造房的共鼓和狄货,也被 洪水卷走了。臣民们失声痛哭。黄帝也十分悲痛,命大家分头去寻找。

  却说共鼓和狄货被洪水一直冲下山,卷进一条大河里。他们两人抓住漂浮在水面上的一棵大树,始终没有放开。当他两缓过气来发现洪水不论怎样上涨, 这棵大树始终浮在水面上沉不下去。这时他两也顾不上弄清是啥道理,只知道紧紧抓住大树不放,任凭洪水推着前进。忽然一个浪头打来,把大树带人全部打翻在水 里。共鼓和狄货奋力从水里钻出来,又扒上这棵大树。原来,这棵大树半面子都是空的。大浪击来,只把大树翻个过,仍照样地浮在水面上,始终没沉下水去。共鼓 和狄货坐在空心树的两端,把树身稳住,就这样听天由命地漂呀,漂呀,不知漂了几天几夜,也不知漂到了什么地方。由于没有东西吃,他两饿得昏了过去。当他们 苏醒过来时,洪水不知啥时候已经退了,他们乘坐的大树已被夹在河边一块巨石缝里,他两又饥饿又疲劳,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这时幸亏有一个部落打猎的队伍 经过这里把他两救了出来,当听说他两是黄帝身边人时,对他两格外热情和照顾,把随身带来的肉食分给他两吃,使他两很快恢复了健康。共鼓和狄货问当地的群 民:“这是什么地方?距离桥国有多远?”当地群民告诉他们:“这里是黄河东岸,离桥国很远很远。走旱路得半年时间,走水路得等到冬天封冻后才能过去。”听 他们这么一说,共鼓和狄货的心 都凉了。他两望着眼前滔滔黄河水,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沉默了很长一段 时间,共鼓突然对狄货说:“咱两既然能扒着大树漂流到这里,难道就不能扒着这棵树再漂到黄河西岸?

  狄货觉得他说的话很有道理。于是,他两便动手把夹在石 缝里的大树使劲拖出来,又用树皮拧了一条长绳,先把大树一头拴住,然后把大树使劲拖出来,又用树皮拧了一条长绳,先把大树一头拴住,然后把大树推进河里, 共鼓牵着绳子的另一头往前走,大树也顺水移动,共鼓又让狄货坐上去,自己牵着绳子走了一段路,同样证明大树在水里不会沉下去。两人这才借来了刀、斧等工 具,把大树两头修理了一番,又从当地群民那里讨了一些吃的东西带在身边。一切准备停当,他们便告别了当地群民,冒着生命危险,登上了这棵空心大树,费了九 牛二虎之力,经历千辛万苦,终于横渡黄河,到达西岸,回到了桥国。

  黄帝和桥国臣民听说共鼓和狄货安然回来了,都赶来问长问短。共鼓和狄货向大家讲述了他们的遭遇,大家都很敬仰和佩服。黄帝专门为共鼓和狄货举行 了一次庆祝宴会。在宴会上,共鼓对黄帝说:“我们两人虽然遭受了这次灾难,但在灾难中又发现了水上的交通工具!”接着,他两便把“凿木为舟”,打通水路的 设想,详细地向黄帝作了汇报。黄帝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连说了三个“好”,并对大臣们说:“看来,世上有很多事物,都是从艰险中创造出来的。也有一些东西是 无意中发现的。我们作大臣的,今后做事都应该处处留心,多动脑子。”大臣们都很同意黄帝的看法。从此“凿木为舟”的这一设想终于实现了。它开拓了水上的交 通,现代各种船只也许就都是从共鼓、狄货乘坐空心树这个原理上发展起来的。 宁封制陶的故事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陶瓷制品,就是养一盆花,也需要有一个陶制的花盆。那么,第一个发明制陶的人是谁呢?据古籍载,他名叫宁封子,是黄帝身边一个能工巧匠。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制陶的故事。

  传说黄帝时期,人们虽已懂得用火烧熟食物吃,但却没有锅、盆、碗、罐等,

  只能把猎获的食物用明火烧熟后双手抓着吃。口渴了,就到河边爬下用双手 掬水喝。这对老年人和小孩特别不方便。有一次,宁封子从河里捕回很多尖尾鱼放在火堆上烤,结果全烧焦了,宁封子一气之下,把剩下的几条尖尾鱼用泥封住,放 进火堆里。就在这时,黄帝派宁封子出外办事,他一走就是三天。回来后,有人问起烧鱼的事,宁封子这才想起他临走时放进火堆里的尖尾鱼,急忙跑到火堆去刨。 谁知,刨出来一看,鱼早已没有了,只剩下一个泥外壳,能看不能吃;再用手一敲,还发出当当响声。周围看的人都笑了,有人挖苦他说:“宁封子本事大,把软鱼 烧成硬鱼了。”宁封子毫不在意,只把烧过的泥壳拿在手里,左看右看,然后对大伙说:“你们别笑,鱼虽没吃上,可烧出了一个有用的东西。”说着,他把泥壳拿 到河边,盛满水后,详细地观察了很久,发现装进泥壳里的水点滴不漏。宁封子很喜欢用脑子,他想,假若把泥封在其它东西上,用火烧后,会是什么样子呢?他看 到河滩上有些被砍过的树墩,灵机一动,就把河边的泥沙用手刨出来,糊在一个树墩上,然后架起大火一连烧了三天四夜。等火熄后,他刨开火灰一看;眼前已不是 泥湖的半截树墩了,而是一个土红色的硬泥筒。宁封子用兽皮袋把河里的水灌进硬泥筒里,直到灌满为止,也没有发现有漏水现象。

  宁封子高兴得忘记了一切,想把硬泥筒连水一起抱回去向大家报喜。谁知用力过猛却把泥筒弄破了。水流得满地都是。宁封子并不气馁。他坐在地上一直 在想,泥土经过火烧,能变成硬壳,既能装水,又能盛食物,为什么不多烧一些呢?可是,到底怎么烧制,他还是心中无数。他把两次试烧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向黄 帝作了汇报,又把打碎的泥壳请黄帝看。黄帝看后非常高兴,认为这项发明太有用了,于是就任命宁封子为桥国的“陶正”(官员)。不知又经过多少次的实验和失 败,中华民族的第一批陶器终于烧制成功了。陶器的出现

  ,解决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困难。考古工作者多年来从西安半坡,黄陵的桥山,河南的仰韶、龙山等地 发现的大量彩陶如尖底瓶、陶罐、陶碗、陶盆等,都充分证明制陶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而制陶 最早的发明者-宁封子,传说在一次烧陶时,不慎失足掉进炉里,不幸被烧死了。人们为了纪念宁封子,把他称为“仙人”。

相关参考

交通工具 螺旋桨船

  明轮的发明,虽然是造船技术上的巨大进步,但它自身有严重的缺陷。一般只适合于内海、河流的渡船,不适合于远洋航行的船只。因为明轮的大部分都暴露在水上,一旦船颠簸得厉害起来,明轮搅到的水就会很少,因而推

造船厂如何确认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2009年4月,某造船厂与外商签订购船合同,约定在2010年交付船舶并一次性收取全部价款。造船厂如何确认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

古代科学技术 郑和下西洋与造船技术

  郑和率领舰队自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将近30年的时间里,先后7次抵达了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在促进我国和亚、非人民友好往来,通商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都做

科学故事 贝尔

   电话的发明者??贝尔   在某种范围内说,电话是当今社会最方便、最实用的通讯工具。发明电话的是英国人贝尔(1847?1922),当时他

交通工具 飞人

  人类一开始就渴望能像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并用许多神话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其中最著名的传说是:工程师代达罗斯和他的儿子伊卡洛斯被米诺斯国王监禁,这个能干的代达罗斯为他的儿子和自己各

__首艘“基洛”级636型柴电动力潜艇1月1日运抵该国中南部军港。这是由俄罗斯圣彼得堡海军部造船厂负责为该国建造的

_____首艘“基洛”级636型柴电动力潜艇1月1日运抵该国中南部军港。这是由俄罗斯圣彼得堡海军部造船厂负责为该国建造的6艘“基洛”级柴电动力潜艇的第一艘,标志着该国海军拥有了历史上第一艘潜艇。A、老

科学名家故事 郭守敬

   公元13世纪初,邢州邢台县(今河北邢台)城北有一座石桥,达活泉水从桥下潺潺流过。本来,它是通往邢州城的交通要道,但因连年战火纷飞,河道得不到及时疏浚,到元代时,原来

科学名家故事 笛卡尔

   什么是解析几何?在数学上“解析”就是代数的同义词。把代数与几何融合为一体就被称为解析几何。解析几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的数学工具。比如说,要确定船只在大海中航行的位

知识大全 伤仲永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伤仲永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要的语言回答)《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

科学名家故事 在教堂中背英语

   苏元复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大学毕业后,曾赴英国留学。回国后,历任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化工学院教授及领导职务。他除从事教育工作外,在培养化学工业人才和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