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汲古
Posted 核桃
篇首语:行为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养生汲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觚 剩
康熙癸酉十月三日,户部尚书山东王骘奏事上前。上问:卿年几何矣?骘对曰:臣不敢隐,臣今实年八十。上问:居常用何药饵?对曰:向者科臣陈调元贻臣一方,名萃仙丸,非有奇草异味,而甚能益人。调元服之,八十尚生一子,存年九十六岁。臣亦用之日久,以是幸享馀龄,效犬马之报于陛下耳。上命以方进,次日恭进缮呈。上见骘跪起轻捷,顾左右曰:八旬之人,矍铄如此,真福德老翁也。骘出,即敕太医院依方修合。其方用白莲蕊(阴干)四两,川续断(酒炒)三两,韭子(微炒)二两,枸杞子四两,芡实(乳汁拌蒸)四两,沙苑蒺藜(微炒)四两,兔丝饼二两,覆盆子(酒炒)二两,莲肉(乳汁拌蒸)三两,怀山药(乳汁拌蒸)二两,赤何首乌(九蒸九晒)四两,破故纸(酒炒)三两,核桃肉二两,龙骨(水飞)三两,金樱子(去毛)三两,白茯苓(乳汁拌蒸)二两,黄花鱼鳔(炒成珠)三两,人参二钱。炼蜜丸如梧子,淡盐汤下。武进邹言伦常游其门,闻之王曰:吾自中年以后,所御娈童姹女共六十有八人,而体未尝疲,萃仙丸之力也。此语入邪,不足为训(清·钮琇撰)。
坚瓠集
十寿歌:一要寿,横逆之来欢喜受;二要寿,灵台密闭无情窦;三要寿,艳舞娇歌屏左右;四要寿,远离恩爱如仇寇;五要寿,俭以保贫常守旧;六要寿,平生莫遣双眉皱;七要寿,浮名不与人相斗;八要寿,对客忘言娱清昼;九要寿,谨防坐卧风穿牖;十要寿,断酒莫教滋味厚(清·褚人获撰)。
广阳杂记
图麟言有张道人来长沙,以元门清静导引治病有效。图老问之曰:予每见人因坐功而致病者多矣,未见有坐功治病有效者也,今先生用之而效,何也?道人曰:世人执一死法而治诸病,如医以一方而疗众疾,非独不效,必致杀人。今我因病以用法,如医者诊病以处方,所以起沉疴如操左券也。
癸酉九月初三日,茹经之子莲舟同众饮酒大醉。至初四夜犹不醒,移出二堂。予诊之,六脉俱绝矣。至初更时死。异哉!予今而后知酒之能死人矣(清·刘献廷撰)。
阅微草堂笔记
塞外有雪莲,生崇山积雪中,状如今之洋菊,名以莲耳。其生必双,雄者差大,雌者小,然不并生,亦不同根,相去必一二丈。见其一,再觅其二,无不得者。盖如菟丝、茯苓,一气所化,气相属也。凡望见此花,默往探之则获,如指以相告,则缩入雪中,杳无痕迹,即雪求之,亦不获。草木有知,理不可解。土人曰山神惜之,其或然欤?此花生极寒之地,而性极热。盖二气有偏胜,无偏绝,积阴外凝,则纯阳内结。坎卦以一阳陷二阴之中,剥复二卦以一阳居五阴上下,是其爻象也。然浸酒为补剂,多血热妄行,或用合媚药,其祸尤烈。盖天地之阴阳均调,万物乃生;人身之阴阳均调,百脉乃和。故《素问》曰:亢则害,承乃制。自丹溪立阳常有馀、阴常不足之说,医家失其本旨,往往以苦寒伐生气。张介宾辈矫枉过正,遂偏于补阳,而参、芪、桂、附,流弊亦至于杀人。是未知《易》道扶阳,而乾之上九亦戒以亢龙有悔也。嗜欲日盛,羸弱者多,温补之剂,易见小效,坚信者遂众。故余谓偏伐阳者韩非刑名之学,偏补阳者商鞅富强之术,初用皆有功,积重不返,其损伤根本则一也。雪莲之功不补患,亦此理矣(清·纪昀撰)。
茶馀客话
酒灼真阴,咸耗真液。北梨南蔗,可解酒化咸,冬月宜煮食。食讫以温水漱口,无齿疾。以纸捻刺鼻喷嚏,则气通明,痰自化。取天门冬、茯苓为末,或酒或水调,每日频饮,大寒不畏风雪。
蜜者,密也,精也,秘也,固也。草木得天泽上膏,抽其精华以为花,而花中浮艳如粉如珠,又其精之精。蜂采取之入窟穴,酝酿成蜜。其所处不容人窥,其王出入滚成球团,何秘如之!医家制膏丸,用蜜调剂;蓄奇香者以蜜养之,以其能固气不泄也;鼎俎家蒸玉面狸与烹黄雀,必先以蜜涂之,虽沸炸而其膏不走,固之道也。酥者,苏也。枯燥干结之物,以酥透之则释然融解。故蜜以卫内,酥以攻坚,二者皆神物也(清·阮葵生撰)。
退庵随笔
今人气体远不及古人,阴常有馀,阳常不足,亦消长之运然也。故养生家必以补阳为先务,即使阴阳俱亏,亦必以补阳为急。盖阳能生阴,阴不能生阳,其理亦复如是。宋太医窦材《扁鹊心书》云:道家以消尽阴翳,炼就纯阳,方得转凡成圣,霞举飞升,故云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毙伤。为医者要知保扶阳气为本。今人动云我有火病,难服热药,所延之医,半皆趋承附和,不言上焦有火,即云中下积热。有略起扶阳之论者,不觉彼此摇头,左右顾盼,不待书方,而已有不服之意矣。夫四百八病,大约热者居多。人身之火多,亦是自然之理。天之六气,火居其二。今之庸医,执壮火食气之说,溺于滋阴苦寒之剂。不知邪之中人,元气盛则能当之,乃以凉药冰脱,反泄元气,是助贼害主也。凡人饮热汤及炙之物,从龆至髦,断无损人之理。故燧人立法,食必用火。热之养人,时刻不可阙。俗医多用凉剂,譬之饮人冷水,阴害黎民,良可慨矣。
《吕氏春秋·尽数》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关尹子·四符》亦云:人勤于体者,神不外驰,可以集神;人勤于智者,精不外移,可以摄精。其义尤粹。而《庄子·在宥》引广成子语云: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似与《吕览》之言相左。不知户枢之动也不移,流水之动也不杂,皆以专为功者。无劳无摇,正所谓其静也专,无异理也。若借户枢为他楔,入流水于污潦,鲜有不不腐者矣。吕新吾言:在箧香韫,在几香损,在炉香烬。则可与《庄子》之旨互相发明矣。
朱子释《乡党》,谓食精则能养人,脍粗则能害人。盖日食不须珍品,只能精则自然有益于人。余所见近人之精于饮食者,如孙寄圃节相,黄左田尚书钺,皆年登上寿,神明不衰。左田尚书工治馔,素食尤精。尝谓人曰:晚年调摄之宜,不能尽禁常物使不入,而必当坚守宝物使不出。寄圃节相最喜其幕客献寿句云:日午清斋忘客共,夜深半臂倩谁披。以为不言寿而寿之理已俱,则皆探本之论也(清·梁章钜撰)。
归田琐记
今人以饱食安眠为有生乐事,不知多食则气滞,多睡则神昏,养生家所忌也。昔应璩诗言中叟得寿之由,曰量腹节所受。《博物志》言: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孙思邈方书云:口中言少,腹里食少,自然睡少,依此三少,神仙诀了。马总《意林》引道书云:欲得长生腹中清,欲得不死腹无屎。此皆古人相传养生之诀,而余于今人亦得其证。记在京日侍戴可亭师,请示却病延年之术。师曰:我督学四川时,得疾似怯证,或荐峨眉山道士治之。道士谓与余有缘,能治斯疾。因与对坐五日,教以吐纳之方,疾顿愈,至今数十年,乃强健胜昔也。时师年已八十馀,风采步履,只如六十许人。自言每日早起,但食精粥一大碗,晡时,食人乳一茶杯。或传师家畜一乳娘,每隔帐吸乳咽之,乳尽辄易人,盖已二十馀年,师讳而不言也。余偶问曰:即此已饱乎?师大声曰:人须吃饱乎?又闻黄左田师谈:我直南斋、直枢廷已四十年,每夜早起,不以为苦,惟亥子二时得睡即足耳。在枢廷日,每于黎明视奏折小字,不用灯光,其目力远胜少年。后师引年归,甫得高卧,至日高时始起,而两眼骤昏矣(清·梁章钜撰)。
浪迹丛谈
核桃补下焦之火,亦能扶上焦之脾,但服之各有其法。旧闻曾宾谷先生每晨起必啖核桃一枚,配以高粱烧酒一小杯,酒须分作百口呷尽,核桃亦须分作百口嚼尽。盖取其细咀缓嚼,以渐收滋润之功,然性急之人往往不能耐此。余在广西,有人教以服核桃法:自冬至起,每夜嚼核桃一枚,数至第七夜止;又于次夜如前嚼,亦数至第七夜止。如是周流,直至立春日止。余服此已五阅年所,颇能益气健脾。有同余服此者,其效正同。闻此方初传自西域,今中土亦渐多试服者。不甚费钱,又不甚费力,是可取也(清·梁章钜撰)。
玉井山馆笔记
余以胃病不晚食,中夜辄饿,乃以莲子去心三十粒,煮白粥极融,至水米不分,五更食之。到口甘美,入腹清虚,回思荤膻,虽五侯鲭亦觉腥秽可吐。盖天下之至味,无过于谷,亦无过于淡也。张文潜《粥记》谓:张安道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粥极柔腻,晨起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极为妙诀。苏轼帖云:夜甚饥,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大抵粥宜早晨,行阳二十五度,不致成痰;不宜晚夜,行阴二十五度,则水不宜消,易成痰矣。养生家不可不知。或曰:君官虽贫,主馈者有老妻,且有婢妾供服役,否则一一粥,日日艰辛,况五更耶!余曰:人不为境限,鸡猪鱼蒜,逢著便吃,固是旷达;若吞毡啮雪,盘错中之药石也,亦奚不可?余能粥则粥,能五更粥则五更粥耳。而淡泊之胜于膏粱,则固人人当知者。存余夜气,不复强以责人也(清·许宗衡撰)。
啸亭杂录
纯庙时,张文敏公照献松苓酒方。于山中觅古松,伐其本根,将酒瓮开坛埋其下,使松之精液吸入酒中,逾年后掘之,其色如琥珀,名曰松苓酒。上偶饮之,故寿跻九旬,康庄日健,有以哉(清·昭撰)。
冷庐杂识
唐柳公度年八十馀,有强力。尝云:吾初无术,但未尝以气海暖冷物、熟生物,不以元气佐喜怒耳。孟诜年虽晚暮,志力如壮。尝谓所亲曰:若能保身养性,常须善言莫离口,良药莫离手。明海宁贾铭年百岁,太祖召见,问其平时颐养之法,对曰:要在慎饮食。张本斯《五湖漫闻》云:余尝于都太仆坐上见张翁一百十三岁,普福寺见王瀛州一百三十岁,毛间翁一百三岁,杨南峰八十九岁,沈石田八十四岁,吴白楼八十五岁,毛砺庵八十二岁。诸公至老,精敏不衰,升降如仪。问之,皆不饮酒。若文衡翁、施东冈、叶如岩,耄耋动静与壮年不异,亦不饮酒。《松江府志》:李玉如大耋,犹健步行四十馀里,或问以养生之术,曰七情之中,惟怒难制,我能不怒而已。吾邑皇甫凯承茂才,耄年矍铄,能于灯下作细字,卒年九十六。余尝叩以何术摄生。曰:无他,五十岁后不御内,生平不使腹受饿,常携佩囊置食物,饥即啖之而已。此皆可为却老要诀(清·陆以湉撰)。
金壶醉墨
医家以脏腑分配五行,牵强之甚者也。肾水何以克心?心火岂能生胃?语云:人身一小天地。脾胃,地也,发生之源,重浊者归焉;肺为华盖,天也,涵覆之象,轻清者运焉;而心主为人。若夫肝为阳中之阴,风雷之烈,根于后土,故肝主动主怒,而与脾同色;肾为阴中之阳,河岳之精,上为星汉,故肾主静主智,而与肺同源。人生于胃,死于心。息心,卫生思过半矣(清·黄钧宰撰)。
花烛闲谈
三十而娶,二十而嫁,见于《周官》、《曲礼》、《内则》诸文,如出一口。然如此必男女相差十年,始可为夫妇矣。王子邕《家语》载,鲁哀公问于孔子曰:《礼》男必三十而有室,女必二十而有夫,岂不晚哉?孔子曰:夫《礼》言其极也,不是过也。男子二十冠,有为人父之端;女子十五许嫁,有适人之道。于此以往,则为昏矣。说便圆通(《大戴记》云:男十六然后其施行,女十四然后其化成,合于三小节也。中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合于五中节也。太古男五十而室,女三十而嫁,备于三五,合于八十也。案此分太古、中古,然则男十六、女十四施行化成者,下古也。别一说。又《白虎通》引一说,《春秋谷梁传》曰:男二十五系心。今《谷梁》无此文)。要之阳道舒,阴道促,阳倡阴和,男行女随。夫必长于妇,妇必少于夫,否则齐年亦甚佳也。妇长于夫,不免太乖礼制(清·于鬯撰)。
养病庸言
六务:知——病因何而起,心中了了,此之谓知。所谓自家有病自家知也。忘——勿记在心,以为忧虑。拒——嗜欲勿肆,感冒须防,喜怒不动,思虑不用,劳倦必节。已来之病,可节其流;未来之病,可杜其源。看——即知之转,看渠病得如何。但看亦须置身病外,譬如看他人一般。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凡事鲜有无因而至者,我既生病,必有所以致病之由。嗜欲之不节与,寒暑之中人与,喜怒之任性与,思虑之过度与,劳倦之伤身与,皆致病之由也。见在生病,直是自作自受,著一毫怨尤不得。调燮——常存退一步想,刻刻作已死观,独宿,勤习导引,慎求医药,精饮馔,慎咳唾,被服适体,寝兴以时,早必理发,夜必濯足,少开口,多闭目,夜睡必灭火,常看儒书,参观释典,流览养生家言,常接耆年硕德、端人正士,生病之时不可更存壮健时习气,复原以后不可便忘生病时情形。
六戒:昧——浅深不知,事事惊恐。忧——自己常以为有病,则心上愈不适意,心不适意,则百体不安矣。病因忧而深,不因忧而减。迎——嗜欲不慎,寒暑不避,喜怒逐物,心思过度,劳倦不顾,此迎之说也。忽——略不关心,不知其所以来,不知其何以去,此之谓忽。愤——互详“耐”字下。肝火愈旺,肺金消铄,百体精华,随之而竭,此危道也。糟塌——常存进步想,好象自己永无死期,又如此身永远死不得的,与妻妾狎昵无度,或渔色冶游,不习导引,药剂乱投,饮食任性,咳唾随意,被服但求适观,晏起晏眠,经旬不理发,经月不濯足,恒大声疾呼,趁著一时兴致谈论不休,目力多用,夜睡必点火,甚或烧烛,喜观淫词小说,及一切诲淫诲盗之书,恒与轻薄少年及不正经人往来,身体生病,举动一如未病时,幸而稍愈,便忘生病时苦恼(清·沈嘉澍撰)。
闲居杂录
杂志曰: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指;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筋骸(清·林春溥撰)。(续完)
相关参考
给岳父订阅《养生月刊》已3年多了,健康长寿的岳父,一定从中获得了不少的养生保健知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就是最好的明证。由于岳父的现身说法,才认真拜读了《养生月刊》,真可谓不读不知道,一读丢不了。作为迈
我从2002年开始订阅《养生月刊》,现已连续订阅5年。我不仅认真阅读其中的每篇文章,而且年终把她装订成集。《养生月刊》是指导我科学养生,不断提高健康水平的好刊物。《养生月刊》是养生理论精华之宝库。养生
疯狂的“老子养生科技”,养生是什么?应该如何养生?老子养生之道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就是说,灾祸莫过于不知足,罪过莫过于贪欲太大,身体的大祸恐怕就要临头了。现代生理学家曾做过这样
从春秋战国到西汉这段历史时期,社会形态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革,在学术思想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养生领域,影响深广的当属儒家养生说和道家养生说。儒家学说的奠基人孔子,不
最近想开始养生了,有好的养生公众号介绍吗?并不是说中老年才需要养生,年轻人也一样需要。御医派啊每天有很多小知识。最近发现一个养生公众号,每天都有养生小常识推送,你们知道吗?这个我有听过,好像是国医大师
我过去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生活充满活力,对养生问题,并不在意。现在人老了,身体各个器官的机能都在逐渐衰退,也容易生病了。为了维护健康、益寿延年,养生就自然成了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课题,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科学的养生观应当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去认识。狭义的养生是生命个体的行为,亦即个人行为,是指个人的饮食起居、活动劳作、防病治病、药物滋补、房事调节等方面,以保证生命健康的质量,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这
《七损八益》:在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中,有五种房中养生著作,即《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养生方》、《杂疗方》。前三种是关于房中交媾的理论和方法,后二种是关于治疗性功能障碍的
不知何时起,在我们生活中养生似乎成为了全民话题,全民进入了从来没有过的养生时代。养生专家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很多牛皮癣患者也咨询关于自己的养生问题。那么对于牛皮癣这种疾病应该不应该养生,应该如何养生,我
不知何时起,在我们生活中养生似乎成为了全民话题,全民进入了从来没有过的养生时代。养生专家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很多牛皮癣患者也咨询关于自己的养生问题。那么对于牛皮癣这种疾病应该不应该养生,应该如何养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