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养生观

Posted 老子

篇首语: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道德经》中的养生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道德经》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经书,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丰富的政治思想和军事思想,同样也包含了丰富的修身养性的养生理论,这些理论被后来的道家发扬光大,被称为道家养生论的鼻祖。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思想最自由和繁荣的时期,在当时的思想家看来,治国平天下是人生的大事,修身养性同样是大事,而且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所在,“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大学》)。

实际上古代的先哲们所说的道本身常常是指修身养性之道,《素问》云:“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一段话说的是黄帝等得道的人,他们懂得修身养性,所以能做到形神不离,能长寿到一百岁。老子在历史上被认为是与黄帝一样,懂得修身养性之道博大的真人。其《道德经》中也充满了养生的观点,历史上有些关于《道德经》的注家就是从养生的角度来对《道德经》进行注释的,例如汉朝的河上公、晋朝的葛洪等。那么《道德经》中关于养生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与许多医家和杂家的养生观点不同的是,《道德经》中的一个主要养生观点就是自然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说明养生也应首先取法于自然。“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这些论述也说明了自然无为是养生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所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社会环境也鼓励人们不断地追求更好的生活,这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但是就个人而言,如果欲望难平,人心不足,就会导致纷争不断,从而产生无限的烦恼和灾祸,“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就无法达到一种自然无为的精神状态,也无法达到养生的目的,与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也相去甚远,所以保持自然无为的心态不仅是养生的根本,也是在现代社会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制胜法宝。

然而怎么才能做到自然无为呢?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也给予了很好的回答,老子认为做到自然无为的第一个方法就是为人谦下,人由于私心太重,常常是想得到而不想失去。但实际上自然的规律是过分地想得到却是无法得到,不去过分追求却反能有所收获,“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所以只有象自然一样作到不辞、不有、不恃、不居功,才能进入“长生久视之道”。水是最能体现自然这种品质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只有象水一样的谦下,象水一样能够“处众人之所恶”,才能达到自然无为的境界。人们只有在生活中做到了这些,才能真正做到心胸豁达,不斤斤计较,不患得患失,不宠辱若惊,所以才能“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如果人的生活目标中只有自己,那么就会有不可为而“妄为”,难于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还会引起纷争,心境难以平静,心境不平静是养生最大的忌讳。

《道德经》中还以“张弓”来说明谦下的好处,“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看不起他人,自以为了不起,不谦虚为人,就是一种有余,有余者,与道相违,天将损之,不可长久。不谦虚的人就像小坑,有一点水就会漫出来,这就是有余;而谦虚的人就像大海,总是表现为不足。“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河上公注》。

《道德经》还为养生的古代真人有过描述,“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这段话的意思是:古代善于为道的人,微玄深通,深刻得难以认识。正因为难以认识,所以这里只能勉强为它描述如下:迟疑慎重,好象在冬天涉过江河,警觉的样子,好象惧怕四周的邻居?庄重的样子,好象在做客,流散的样子,好象冰将要消融?敦厚的样子,好象木桩一样,宽大的样子,好象巨大的山谷,浑浑然好象浊水一样。谁能将浑浊变澄清?只有安定才能慢慢清澈;谁能安定而久长?静中有动才能慢慢生发起来。保此道的人不想要过满,仅因为不满,才能从破败中新生。谦下可以长久,谦下也可以从逆境中新生。总之谦下是自然无为的一个最重要特性,也是养生的关键。

在《道德经》中,老子说明了做到自然无为的第二个方法是复归,“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这说明天下万物都要复归于它的本源,这是自然的一个基本规律。归根就能清净,清净了就又能获得新生。了解了这个基本规律才能顺势应变。不了解这个规律,逆时而动,就会有凶险和灾祸。养生的人们只有在精神上做到象自然一样的复归,才能够长生不老。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精神复归呢?《道德经》中也已经告诉了我们许多的方法,“至虚极,守静笃”,这是说,让精神远离纷扰,保持一种极端平和的状态。“道之为物,唯唯忽”,当人的精神处于一种恍惚的状态,就可以回到本源了。“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专气致柔,能婴儿?”抛弃所有杂念,使自己的心灵空旷虚灵,守住那种生命的源头,进入恍恍惚惚的境界,就能达到一种复归,复归于那种一切都没有开始的混沌状态,复归于婴儿的天真无邪,柔弱无骨,这样体内的真气就能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毫无阻碍地流动,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复归就是归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这里“得一”是指得道,人得一就能长生,所以复归是养生的又一关键所在,复归于朴实,复归于婴儿的状态,复归于无极,复归于虚无。

老子的《道德经》博大精深,上面所述只是从养生的角度对《道德经》的一些内容所作的一点探讨,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广大对《道德经》有研究的人们或者有意于养生的人们的研究兴趣,共同深入讨论《道德经》这一文化瑰宝的深刻含义,探讨这一历史著作不仅对人们的养生实践有指导意义,还对现代社会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有现实意义。

相关参考

传统养生中的通达观

祖国医学的整体理论认为人不仅自身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人体的脏腑、筋骨、肌肉、经络等组织器官及其功能活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体,而且人还与外界息息相关,人生存于天地之间,生活在社

张群养生观

在国民党元老中,张群是比较少见的长寿者。晚年退出政界以后,著书立说,谈养生、论喝酒、品茶功、谈爱情,1991年12月14日在台北去世,享年102岁。张群主张,养生首先要“起居有时、饮食有节”,养成良好

《易经》卦爻辞之养生观(上)

在大量的医学、易学两者相关的论著中,对医疗保健及其养生问题各有阐发,给人教益;尤其是修德养性的论述,屡见不鲜。但除了颐卦卦辞与艮卦的卦辞、爻辞偶有人涉及或引用外,其他卦的卦辞与爻辞同养生观挂钩似不太多

《易经》卦爻辞之养生观(下)

三、动、静及节与科学养生先民重视养生,易经颐卦、艮卦、具体为我们提供了健身的方式与要求。颐卦卦辞云“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颐:指颊,腮,下巴;引伸牙床骨。这段卦辞的大意是:为颐养之道问卜,得吉

古人的节欲保精养生观

重视房事保健是我国古代养生学的一大特色。正常的性生活既符合人的生理需求,也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古代养生家更强调,戒房劳(避免房事过度)对人身心健康及益寿延年的重要性。为此提出了不少节制房欲的方法,至今仍

毛泽东的养生观(连载三)

1、毛泽东的运动养生张揆一4.喜欢跳舞跳舞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活动。早在20世纪50年代,主席常常在星期六晚上去春藕斋参加舞会。有时到各地视察工作,周六晚上当地也为主席组织舞会。武汉市50年代的许多大学生

欧阳山尊的养生观

在庆祝“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的日子里,我专程拜访了北京人艺建院时期的副院长,今年93岁的欧阳山尊先生—蜚声中国剧坛的老艺术家。欧阳山尊1914年5月生于湖南浏阳,自幼过继给伯父、我国话剧艺术创始人欧

曾国藩的养生观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不平常又颇有争议的人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使其备受微词,但他一生无论读书、理家、治军、行政,均有建树,也是不容否定的事实。作为一个文弱书生,为胜重任,曾氏也非常注重身体锻炼和身

曾国藩的体育养生观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不平常又颇有争议的人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是其最大的罪案,始终难逃干系,但他一生无论读书、理家、治军、行政,均有建树,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是不容否定的事实。作为一个文弱书

百岁药王孙思邈的养生观

唐代百岁药王孙思邈,生于今陕西耀县,.9幼体弱多病,甚至危及生命。他的父亲患夜盲症,母亲得了大脖子病。12岁时,他敬爱的老师得病不治身亡,使他非常难过,便暗下决心,长大了要当医生,治病救人。从此,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