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预备式不可忽视
Posted 小指
篇首语: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太极拳预备式不可忽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笔者根据多年的观察以及同行的交流,发现很多人在练太极拳预备式时很随便,思想不集中,身体不放松,导致心神不定,气机逆行而上,不能回归丹田。要知道预备式虽然简单,但却是练好太极拳的第一步,是为练好后面各式而作准备的,不可轻忽。现将陈照奎老师传授的陈氏太极拳预备式作一简单介绍。
立身正中,头颈正直,虚领顶劲,目视前方,口唇自然闭合,下颔微微向里收,舌尖轻抵上腭。舌尖为任脉之端,上腭为督脉之首,舌尖轻抵上腭可使任督二脉接通,内气不致中断,而且气行数遍,两者间就会产生津液,可以润喉。
两肩微向里合,放松下沉,两大臂有外之意,小臂微向里,两手贴在两腿外侧,大指与小指内合,掌心空。下身松胯开裆,两膝微屈,有合意,大腿内侧有向外后之意。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脚尖微微外摆,稍呈外八字,十趾抓地,脚后跟踏实,涌泉穴轻提,使脚部虚中有实,用听息法入静后,按太极拳套路用意识引导动作。以上有四对开合,即脚开膝合,大腿开臂合,背开胸合,大臂开小臂合。其中腿膝这开合,即两膝微微弯屈,能有利于会阴上提,保证内气畅通,又能使腿部在练拳时具有良好弹性。
以吴式太极拳为例,在“单鞭”、“搂膝拗步”、“抱虎归山”、“倒撵猴”、“右左分脚”、“云手”、“如封似闭”、“闪通臂”、“玉女穿梭”、“迎面掌”等式子中,凡是立掌前推时,必须以小指领劲,把全神贯注在小指的引领上。例如,做“单鞭”时,当右掌成勾手(拳)前,在面前推掌时,小指领引,先坐腕再成勾手。再如“搂膝拗步”,当右(左)掌(姆指在上)从耳边向对方脸或胸部按去时,在动作的过程中,除了转腕、坐腕、伸指突掌外,要把小指领先放在首位,待到达终点成立掌时,才把其他四指加入,做到五指齐发,但最大的注意力仍是放在小指上。
呼吸要用意念,使意气共行,不宜用力,速度要慢,应深长匀柔,顺其自然。呼时气,百合、会阴、肛门下沉,使气沉丹田,命门小腹有向下向外膨胀之意,但不能憋气。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推动内气的聚散,并沿经络运行,从而使浊气外泄,精气增长。
相关参考
太极拳套路由几十个拳式组成,每个拳式又由若干个过渡动作连接而构成。为了演练好太极拳套路,首先要把套路的拳式名称和顺序背熟,牢记在心。在公园晨练时,有的拳友“照猫画虎”,在太极拳的演练队伍里跟着别人比划
太极拳运动,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传统体育运动之一。笔者体会,在练习当中,若能与腹式呼吸相配合,则健身效果会更加理想。所谓腹式呼吸,就是通过腹肌的起伏进行呼吸的。腹式呼吸又分两种:如果吸气时腹部向外鼓起
崔仲三先生简介崔仲三先生是中国杨式太极拳第五代正宗传人,中国武术七段,大学学历。出生在北京的太极拳世家。幼年起就跟随祖父习练传统杨式太极拳。祖父崔毅士先生是中国杨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之入门弟子,是杨式太
中国的拳术流派众多,多以快速刚猛的节奏演练套路的拳式动作。而太极拳则与众不同,它是以柔和的节奏去演练套路的拳式动作。那么,打太极拳时,为什么要放松身体呢?放松在太极拳中,又是一种怎样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呢
“练拳之事,首在认识,认识对路,惟练而已”,尤其是中老年人。欲学好太极拳,首先要认识太极拳。欲认识太极拳,则不可不读《太极拳论》,并辅之以相关知识,先要搞清楚太极拳是什么。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是中国武
太极拳,诞生数百年以来,不但逐渐完善了其踢、打、摔、拿的拳式技法,而且还逐渐丰富了其阴阳、动静、虚实、刚柔的理论体系。太极拳,已由生死拼杀攻防格斗的技击术,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太极养生文化。它既有外在的人
笔者研习太极拳多年,也曾经走过很多弯路,不得其要领,而致不得法,太极拳打起来没有流畅感。以我的个人体会,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守中的认识。杨式太极拳讲究守中。太极拳是那种说清楚本不易,要做好便更难的功夫
太极拳是内家拳,在习练中应注意拳功结合才能发挥拳效。笔者习练太极拳己有三十余年,重点学习王宗岳的太极十三势,从内功站桩入手,习拳中运用逆腹式呼吸法,深感太极拳的养生功效不错,今浅谈三点心得,和同道共同
以前,我一直对太极拳的推手敬而远之,认为,现在一些所谓的推手既不能和泰拳、拳击、武术散打争高低,也不能取得很好的健身效果。但是,当我遇到了中国杨式太极拳杨健侯一脉的继承者魏树人老师的时候,我彻底改变了
第一、主要功法 (1)蟾泳功 预备式:取立式,具体要求采取自然站桩。 起势:紧接预备式后,将两脚并齐,脚跟相靠,两膝内侧紧贴,两腿并齐;然后两手五指并拢,掌心向下,由两侧屈臂向身前提起;同时,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