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湖茶说

Posted 脾胃

篇首语:你对时间的态度,就是你对仅有一次生命的态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濒湖茶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释名

苦[木荼]: [木荼]途二音,唐本。

槚: 《尔雅》。

蔎:音设。

荈:音舛。

集解

颂曰:郭璞云:早采为茶,晚采为茗,一名荈,蜀人谓之苦荼。陆羽云:其名有五:一荼,二槚,三蔎,四茗,五荈。时珍曰:杨慎《丹铅録》云:茶即古荼字,音途。《诗》云: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是也。颜师古云:汉时荼陵始转途音为宅加切,或言六经无茶字,未深考耳。

《神农食经》云:荼茗,生益州及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干。恭曰:茗生山南泽中山谷。

《尔雅》云:槚,苦荼。郭璞注云:树小似卮子,冬生叶,可煮作羮饮。

颂曰:今闽、浙、蜀、江、湖、淮南山中皆有之,通谓之荼。春中始生嫩叶,蒸焙去苦水,末之乃可饮,与古所食殊不同也。

陆羽《茶经》云:茶者,南方嘉木,自一尺二尺,至数十尺,其巴川峡山,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木如瓜芦,叶如卮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棕榈,蕊如丁香,根如胡桃。其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壌,下者生黄土。艺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阳岸阴林,紫者上,緑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者上,舒者次。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生于烂石之间,长四五寸,若蕨之始抽,凌露采之。茶之芽,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于枝颠采之。采得蒸焙封干,有千类万状也。畧而言之,如胡人靴者蹙缩然,如犎牛臆者廉沾然,出山者轮囷然,拂水者涵澹然,皆茶之精好者也。如竹箨,如霜荷,皆茶之瘠老者也。其别者,有名南芽、枸杞芽、枇杷叶,皆治风疾。又有皂荚芽、槐芽、柳芽,乃上春摘其芽,和茶作之,故今南人输官茶,往往杂以众叶。惟茅、芦、竹笋之类不可入,自余山中草木芽叶,皆可和合,椿、柿尤奇。

真茶性冷,惟雅州蒙山出者,温而主疾。毛文锡《茶谱》云:蒙山有五顶,上有茶园,其中顶曰上清峯,昔有僧人病冷且久,遇一老父谓曰:蒙之中顶茶,当以春分之先后,多聚人力,俟雷发声,并手采择,三日而止。若获一两,以本处水煎服,即能祛宿疾;二两,当眼前无疾;三两,能固肌骨;四两,即为地仙矣。其僧如说,获一两余,服之未尽而疾瘳。其四顶茶园,采摘不废,惟中峯草木繁密,云雾蔽亏,鸷兽时出,故人迹不到矣。近岁稍贵此品,制作亦精于他处。

陈承曰:近世蔡襄述闽茶极备,惟建州北苑数处产者,性味与诸方畧不同,今亦独名蜡茶,上供御用。碾治作饼,日晒得火愈良。其它者或为芽,或为末收贮,若微见火便硬,不可久收,色味俱败。惟鼎州一种芽茶,性味畧类建茶,今汴中及河北京西等处磨为末,亦冒蜡茶者是也。

宗奭曰:苦茶即今茶也。陆羽有《茶经》,丁谓有《北苑茶録》,毛文锡有《茶谱》蔡宗颜有《荼对》,皆甚详。然古人谓茶为雀舌、麦颗,言其至嫩也。又有新芽一发便长寸余,其粗如针,最为上品。其根干水土,力皆有余故也。雀舌、麦颗又在下品,前人未知耳。

时珍曰:茶有野生、种生。种者用子,其子大如指顶,正圆黑色,其仁入口初甘后苦,最戟人喉,而闽人以榨油食用,二月下种,一坎须百颗,乃生一株,盖空殻者多故也。畏水与日,最宜坡地荫处。清明前采者上,谷雨前者次之,此后皆老茗尔。采蒸揉焙,修造皆有法,详见《茶谱》。茶之税始于唐德宗,盛于宋元,及于我朝,乃与西番互市易马。夫茶一木尔,下为民生日用之资,上为朝廷赋税之助,其利博哉。昔贤所称,大约谓唐人尚茶,茶品益众,有雅州之蒙顶、石花、露芽、谷芽为第一,建宁之北苑、龙凤团为上供,蜀之茶则有东川之神泉、兽目,硖州之碧涧、明月,夔州之真香,卭州之火井,思安、黔阳之都濡,嘉定之峨眉,泸州之纳溪,玉垒之沙坪;楚之茶,则有荆州之仙人掌,湖南之白露,长沙之铁色,蕲州蕲门之团面,寿州霍山之黄芽,庐州之六安,英山、武昌之樊山,岳州之巴陵,辰州之溆浦,湖南之宝庆、茶陵;吴越之茶,则有湖州顾渚之紫笋,福州方山之生芽,洪州之白露,双井之白毛,庐山之云雾,常州之阳羡,池州之九华,丫山之阳坡,袁州之界桥,睦州之鸠坑,宣州之阳坑,金华之举岩,会稽之日铸,皆产茶有名者,其它犹多,而猥杂更甚。按陶隐居注苦茶云:酉阳、武昌、庐江、晋陵,皆有好茗,饮之宜人。凡所饮物,有茗及木叶、天门冬苗、菝葜叶,皆益人,余物并冷利。又巴东县有真茶,火煏作卷结,为饮亦令人不眠。俗中多煮檀叶及大皂李叶作茶饮,并冷利。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也。今人采槠栎、山矾、南烛、乌药诸叶,皆可为饮,以乱茶云。

茶叶

【气味】

苦甘微寒,无毒。藏器曰:苦寒,久食令人痩,去人脂,使人不睡,饮之宜热,冷则聚痰。胡洽曰:与榧同食,令人身重。李廷飞曰:大渴及酒后,饮茶水入肾经,令人腰脚膀胱冷痛,兼患水肿挛痹诸疾。大抵饮茶宜热宜少,不饮尤佳,空腹最忌。时珍曰:服威灵仙、土茯苓者,忌饮茶。

【主治】

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止渴,令人少睡,有力悦志(《神农食经》)。下气消食,作饮加茱萸、葱、姜良(苏恭)。破热气,除瘴气,利大小肠(藏器)。清头目,治中风昏愦,多睡不醒(好古)。治伤暑,合醋治泄痢甚效(陈承)。炒煎饮,治热毒赤白痢;同芎藭、葱白煎饮,止头痛(吴瑞)。浓煎,吐风热痰涎(时珍)。

【发明】

好古曰:茗茶气寒味苦,入手足厥阴经,治阴证汤药内入此,去格拒之寒,及治伏阳,大意相似。经云:苦以泄之。其体下行,所以能清头目。机曰:头目不清,热熏上也,以苦泄其热,则上清矣。且茶体轻浮,采摘之时,芽蘗初萌,正得春升之气,味虽苦而气则薄,乃阴中之阳,可升可降,利头目盖本诸此。

汪颕曰:一人好烧鹅炙煿,日常不缺,人咸防其生痈疽,后卒不病,访知其人毎夜必啜凉茶一椀,乃知茶能解炙煿之毒也。

杨士瀛曰:姜茶治痢,姜助阳,茶助阴,并能消暑解酒食毒,且一寒一热,调平阴阳,不问赤白冷热,用之皆良。生姜细切,与真茶等分,新水浓煎服之。苏东坡以此治文潞公,有效。

时珍曰: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 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闇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若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土不制水,精血潜虚,成痰饮,成痞胀,成痿痹,成黄痩,成呕逆,成洞泻,成腹痛,成疝瘕,种种内伤,此茶之害也。民生日用蹈其弊者,往往皆是,而妇妪受害更多,习俗移人自不觉耳。况真茶既少,杂茶更多,其为患也,又可胜言哉。人有嗜茶成癖者,时时咀啜不止,久而伤营伤精血,不华颜色,黄瘁痿弱,抱病不悔,尤可叹惋。晋·干宝《捜神记》载武官周时病后啜茗一斛二升乃止,才减升合,便为不足,有客令更进五升,忽吐一物,状如牛脾而有口,浇之以茗,尽一斛二升,再浇五升则溢出矣。人遂谓之斛茗瘕,嗜茶者观此可以戒矣。陶隐居《杂録》言 丹丘子、黄山君,服茶轻身换骨,《壶公食忌》言苦茶久食羽化者,皆方士谬言误世者也。按唐补阙毋炅《茶序》云:释滞消壅,一日之利暂佳;瘠气侵精,终身之累斯大。获益则功归茶力,贻患则不谓茶灾,岂非福近易知,祸远难见乎?又宋学士苏轼《茶说》云:除烦去腻,世故不可无茶;然暗中损人不少,空心饮茶入盐,直入肾经,且冷脾胃,乃引贼入室也。惟饮食后浓茶漱口,既去烦腻,而脾胃不知,且苦能坚齿消蠧。深得饮茶之妙。古人呼茗为酪奴,亦贱之也。时珍早年盛气。毎饮新茗。必至数椀。轻汗发而肌骨清。颇觉痛快;中年胃气稍损,饮之即觉为害,不痞闷呕恶即腹冷洞泄,故备述诸说,以警同好焉。又浓茶能令人吐,乃酸苦涌泄为阴之义,非其性能升也。

【附方】旧六,新十三。

气虚头痛:用上春茶末调成膏,置瓦盏内覆转,以巴豆四十粒,作二次烧烟熏之,晒干,乳细。毎服一字,别入好茶末,食后煎服,立效。(《医方大成》)

热毒下痢:孟诜曰:赤白下痢,以好茶一斤,炙捣末,浓煎一二盏服,久患痢者亦宜服之。《直指》用腊茶,赤痢以蜜水煎服,白痢以连皮自然姜汁同水煎服,二三服即愈。《经验良方》用腊茶二钱,汤点七分,入麻油一蚬殻和服,须臾腹痛,大下即止,一少年用之有效。一方蜡茶末,以白梅肉和丸,赤痢甘草汤下,白痢乌梅汤,下各百丸。一方建茶合醋煎热服,即止。大便下血:荣卫气虚,或受风邪,或食生冷,或啖炙煿,或饮食过度,积热肠间,使脾胃受伤,糟粕不聚,大便下利清血,脐腹作痛,里急后重,及酒毒,一切下血,并皆治之。用细茶半斤,碾末,川百药煎五个,烧存性。毎服二钱,米饮下,日二服。(《普济方》)

产后秘塞:以葱涎调蜡茶末,丸百丸,茶服自通,不可用大黄利药,利者百无一生。(郭稽中《妇人方》)

久年心痛:十年五年者,煎湖茶,以头醋和匀服之良。(《兵部手集》)

腰痛难转:煎茶五合,投醋二合,顿服。(孟诜《食疗》)

嗜茶成癖:一人病此,一方士令以新鞋盛茶令满,任意食尽,再盛一鞋,如此三度,自不吃也。男用女鞋,女用男鞋,用之果愈也。(《集简方》)

解诸中毒:芽茶、白矾,等分研末,冷水调下。(《简便方》)痘疮作痒:房中宜烧茶烟,恒熏之。

阴嚢生疮:用蜡面茶为末,先以甘草汤洗,后贴之妙。(《经验方》)脚桠湿烂:茶叶嚼烂,傅之有效。(《摄生方》)蠼螋尿疮:初如糁粟,渐大如豆,更大如火烙浆炮,疼痛至甚者,速以草茶并蜡茶俱可,以生油调傅,药至痛乃止。(《胜金方》)

风痰颠疾:茶芽、卮子各一两,煎浓汁一椀服,良久探吐。

(《摘玄方》)

霍乱烦闷:茶末一钱煎水,调干姜末一钱,服之即安。(《圣济总録》)

月水不通:茶清一瓶,入沙糖少许,露一夜服,虽三个月胎亦通,不可轻视。(鲍氏)

痰喘欬嗽:不能睡卧,好末茶一两,白僵蚕一两,为末,放碗内盖定,倾沸汤一小盏,临卧再添汤点服。(《瑞竹堂方》)

茶 子

【气味】

苦寒有毒。

【主治】

喘急咳嗽,去痰垢。捣仁洗衣,除油腻。(时珍)

【附方】新三。

上气喘急:时有咳嗽,茶子、百合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毎服七丸,新汲水下。(《圣惠方》)喘嗽齁[鼻合]:不拘大人小儿,用糯米泔少许磨茶子,滴入鼻中,令吸入口服之,口咬竹筒,少顷涎出如线,不过二三次絶根,屡验。(《经验良方》)

头脑鸣响:状如虫蛀,名大白蚁,以茶子为末,吹入鼻中,取效。(杨拱《医方摘要》)

相关参考

降火膏

降火膏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味。降火膏的基本资料降火膏(《本草纲目》卷三十二引《濒湖集简方》)处方吴茱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口疮口疳。用法用量醋调涂脚心。降火膏相关中药材1、吴茱萸别名食茱萸吴萸,

白果功肉粥

白果功肉粥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2味。白果功肉粥的基本资料白果功肉粥(《濒湖集简方》)处方白果6克莲肉15克江米50克乌骨鸡1只去内脏制法先将白果、莲肉研末,纳入鸡膛内;再入米、水,慢火煮熟。功能主治

公元1518年出生的名人大全

百问中文整理了李时珍、丁托列托等5位公元1518年出生的名人及相关资料。1、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李东璧、药圣,被后世誉为药圣,编写《本草纲目》,代表作品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本草纲目》等)

李时珍为何要撰《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共52卷,明代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撰,为巨型综合性本草书籍专著。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县)人。其父李言闻是当地一位著名的医生,他的祖父是位草医。在当时,医

什么是促脉,代表什么样的心律失常

促脉为中医脉象之一。《伤寒论·平脉法》认为:“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濒湖脉学》认为:“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如蹶之趣,徐疾不常。”传统中医认为,促脉为脉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也就

什么是代脉,代脉代表什么样的心律失常

代脉为中医脉象之一。《脉诀刊误》认为:“代脉之止,其止有常数而不忒。”《活人书·卷之二》认为:“往来缓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也。”《濒湖脉学》谓其象为:“代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

什么是促脉,代表什么样的心律失常

促脉为中医脉象之一。《伤寒论·平脉法》认为:“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濒湖脉学》认为:“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如蹶之趣,徐疾不常。”传统中医认为,促脉为脉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也就

什么是代脉,代脉代表什么样的心律失常

代脉为中医脉象之一。《脉诀刊误》认为:“代脉之止,其止有常数而不忒。”《活人书·卷之二》认为:“往来缓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也。”《濒湖脉学》谓其象为:“代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