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药王孙思邈的养生观

Posted 食物

篇首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百岁药王孙思邈的养生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代百岁药王孙思邈,生于今陕西耀县,.9幼体弱多病,甚至危及生命。他的父亲患夜盲症,母亲得了大脖子病。12岁时,他敬爱的老师得病不治身亡,使他非常难过,便暗下决心,长大了要当医生,治病救人。从此,他对中医药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并跟随本地和铜川县著名中医学习求教,钻研医术,到20岁时就能自行采集药物医治病人了。他继承了唐代以前名医的养生观点,结合自己行医实践和切身体验,提出自己的创见:既主张静养又主张运动;既主张食补,又主张药治;既主张保精,又反对禁欲。并编著了《千金药方》、《千金翼方》传于后人。其中养生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修身养性。重视道德修养,“仁者寿”,讲道德,重仁义,有利于神智安定,气机和调,血气生发。人体正气旺盛,能防止邪气入侵,疾病则无由发生,自然可健康长寿。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人要健康长寿,就要修身养性,尽量减少精神刺激,经常保持精神舒畅,情绪稳定,使五脏安和,气血和顺。孙老说:“于名于利,若存若亡;于非名非利,亦若存若亡。”意即要想防病长寿,就要做到生活知足,精神乐观;不为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而动心;凡事不要苛求太高,以免愿望和现实差距过大,心理上不能承受。心灵上的打击若超过限度,就能引发疾病或产生不良后果。

天有六气(风、热、暑、湿、燥、寒),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气过激,伤及形体,七情失宜,损及阴阳,故若调养失宜,百病乃生。人寿之长短,在于人的情志、饮食及行为等方面的调节,调养适可,必能延年益寿。恣情纵欲,则其寿命犹如朝露之顷刻即消,必不长久。

(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强所不能堪耳。”这是孙老既反对“静”又反对过度的“动”的观点。他十分推崇古代的引导和按摩,后发展成太极拳、八段锦等。

他主张“鸡鸣时起,卧床导引”,以补其虚,结合调气,还可辅助治疗五脏诸病。清晨提耳梳发,热掌摩面,按摩肌肤,活动关节,导引行气,可以起到防病治病的双重作用。他每天坚持两遍自编的健身操,也不管阴雪雨天,经常上山采药,跑几十里路为人治病。食后,以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缓缓行。食后摩腹能除百病。食后按摩腹部,既可促进胃肠蠕动和腹腔内血液循环,有益于增强胃肠功能,又可作为一种良性刺激,通过神经传人大脑,有益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和发挥。

孙老指出锻炼要因人而异,掌握适当,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勤行勿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长了,就能收到功效。

(三)“安身之本,以资于食。”即是人们无病之时,应注意饮食摄养,对食物性味要有所了解。“不知食者,不足以存生。”他主张食治也就是食物治疗。他说:“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尽量避免或减少药源性疾病对人的危害。他还说:“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他在《千金方》中收载了154种适于老人的食物,按谷物、蔬菜、果实、鸟兽四大类,为后世食补食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之当食,须去烦恼。”因胃肠消化功能是靠大脑调节的,故宜在食时心平气和,精神愉快。他要求老人饮食宜清、淡、温、软、简,忌腻、厚、生、冷、杂,应根据五脏病症、饮食五味之宜忌和按四时节气来指导食疗食治。他主张多食蔬菜豆类,少食荤食。因菜蔬中含矿物质、维生素、胡萝卜素、纤维素等,有利于脂肪、蛋白质的吸收和酸碱平衡等。豆类和麦稻等能令人益气多力,消渴除热,养心安神。荤食能添髓强筋,补中填骨,但应适量。宜细嚼慢咽,勿暴饮暴食,吃七八分饱。古人讲:“欲求无病肠中清,欲得长生腹中清。”食后当漱口数次,保持牙齿不损,注重卫生,百病不生。

(四)生活有序。他说:“养摄生者,起居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节筋骨有俯仰之方,祛病避邪有吐纳之术。”若不违背这些规律,须寒热得到平和,即可少生疾病。也应根据节气转换,寒暖冷热,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爱好。他早起先在床上做活动肢体锻炼,导引按摩;饭后摩腹,以掌心着腹,以脐心为中心,慢而轻柔地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各20圈。徐徐于庭院散步;稍后,阅读前辈养生经典,结合自己切身体验,阐明养生要素。闲暇时浇灌花卉,赏心悦目。饮食是早饭清淡一碗粥,夜饭少吃莫教足,多则难消化,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莫强食,莫强饮。”每餐吃七八成足矣。暴饮暴食,易得急性胃扩张、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为了减轻胃的负担,他要求“美食须热嚼,生食不粗吞。”勿食霉变生冷食物,防止食物中毒。他说:春日乍暖还寒,勿让腿脚受寒,冬寒要保阳气,不可妄加出汗,秋天不要捂得太暖,也就是俗话说的“春捂秋冻。”随着年龄增长,生理变化,睡眠相对减少,但要强调睡眠质量,早起早睡,中午最好休息片刻。睡眠以屈侧卧为好,能益人气力,勿蒙头,莫张口。勤洗澡,勤换衣,饥饱时不宜沐浴,以防晕澡,浴后可少进点食物,以补体能上的消耗。居处不得绮靡华丽,以无风雨暑湿为佳,衣服用具勿过分奢侈,厨膳勿使哺肉丰盈,常令俭约为佳。走路要作鹅王步,语作含钟声,眠作狮子状。这样衣、食、住、行的人必然清心明志,身心悦泽,面色光辉,耳目聪明,气力壮健,百病不生,自然健康长寿。

孙老这些养生论述和观点,是产生在一千三百多年前。他自己身体力行,活到百岁,实在可以说是难能可贵。就是在今天还有它一定的思想魅力和影响,尤其对老年人来说,如能按照孙老养生观,结合本人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定能健康长寿,活到百岁,甚至可能超过孙老的高龄。

相关参考

百岁老人养生经

长命百岁,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也是养生的理想目标。那么,如何寿至期颐?芽听听百岁寿星的养生经,无疑是条“捷径”。百岁寿星本身就是一本养生有方的活教材,他们的衣食住行,都渗透着养生之道。在查访了数十位百岁

古今百岁寿星的养生异同探秘

养生之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百岁寿星的养生经,更是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今天,随着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小康社会的到来,人们追求生活质量,重视养生之道

走入辉煌的隋唐养生时代

隋唐二代,养生文化进一步沿着秦汉魏晋以来形成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方向发展,出现了孙思邈和司马承祯等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养生学家。孙思邈的养生思想主要收在《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书中。孙思邈既主张

百岁母亲的三乐养生法

百岁母亲的三乐养生法邱峰我的母亲谢成秀生于770,年,她一辈子没有看过医生,没有住过医院,是一位健康的老寿星,许多同志要我谈谈她的健身之遭。下面作个简单的回顾:苦难练成强者母亲出生在江西省兴国县崇贤乡

宝鸡出生的名人大全

百问中文整理了梁丽、梅二月等27位宝鸡出生的名人明星及相关资料。1、强和亭(将药王孙思邈的《海上方》刻在石碑上):出生于陕西宝鸡城区西南城巷。强和亭(1901~1972)字惠。陕西宝鸡城区西南城巷(今

张群养生观

在国民党元老中,张群是比较少见的长寿者。晚年退出政界以后,著书立说,谈养生、论喝酒、品茶功、谈爱情,1991年12月14日在台北去世,享年102岁。张群主张,养生首先要“起居有时、饮食有节”,养成良好

传统养生中的和平观

养生就是为保养身体、延长生命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传统养生方法丰富多彩,历经数千年实践而不衰,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具有鲜明的东方文化背景。纵观琳琅满目的古代养生术,不管是从精神摄养

《易经》卦爻辞之养生观(上)

在大量的医学、易学两者相关的论著中,对医疗保健及其养生问题各有阐发,给人教益;尤其是修德养性的论述,屡见不鲜。但除了颐卦卦辞与艮卦的卦辞、爻辞偶有人涉及或引用外,其他卦的卦辞与爻辞同养生观挂钩似不太多

《道德经》中的养生观

《道德经》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经书,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丰富的政治思想和军事思想,同样也包含了丰富的修身养性的养生理论,这些理论被后来的道家发扬光大,被称为道家养生论的鼻祖。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

《易经》卦爻辞之养生观(下)

三、动、静及节与科学养生先民重视养生,易经颐卦、艮卦、具体为我们提供了健身的方式与要求。颐卦卦辞云“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颐:指颊,腮,下巴;引伸牙床骨。这段卦辞的大意是:为颐养之道问卜,得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