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乃是长寿道

Posted 书法

篇首语: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书法乃是长寿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浩瀚博大的中国书法史册中,呈现出一种令人眼界大开的景象,那就是一些著名的书法家,大都与长寿相关联。于是,人们对于探讨书法与健康长寿的关系,就有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古今习书寿星多

史料记载,我国古代书法家长寿者甚多。汉朝的钟繇,晋朝的王羲之,南北朝的陶弘景,都是年逾古稀之人。在唐代,虞世南81岁,欧阳询83岁,柳公权88岁。元朝的杨维桢75岁、黄缙81岁、王恽87岁、王馨则享年92岁。而明清两代书法家长寿者更多。明代的董其昌、文嘉、沈周都享年83岁,文征明90岁。清代的朱耷82岁、刘墉86岁、梁同书93岁,而阮元103岁。要知道,那可是“人活70古来稀”的年代。到了现代,书法家中的高寿者仍是不胜枚举。赵朴初、董寿平、萧娴、于安澜都享年90岁以上。另据已故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冯亦吾先生在他的《书法养生论》中考证,历代帝王,活到80岁以上的只有四人,而这四人,都是书画爱好者。他们是梁武帝萧衍活了86岁,唐代的武则天82岁,宋高宗赵构81岁,清朝的乾隆皇帝活了89岁。这几位帝王不但喜欢和擅长书法,而且在书法理论方面颇有成就。当代伟人毛泽东不仅喜爱书法,而且自成一体,以其独特的风格,让书法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尽管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日理万机,操劳过度,但仍享年83岁。而革命老前辈董必武、朱德也十分喜爱书法,工作之余常习书写字,两人都活到90岁。在上世纪90年代末,北京曾组织了《当代书法十一家遗作展》,这11位书法家,百岁以上两位,90岁以上五位,80岁以上两位,78和71岁各一人,11人平均年龄为89岁多。当代书法大家启功、武中奇等人,也都年过90岁。

书法·意气·精神

习书者为什么会长寿?这是为许多人所关注和探讨的一个问题,笔者综合多家说法,主要有如下之秘诀。

“书气相通”。中国传统医学讲究气血,而书法也是贯通“气”“血”的。虽然书法与中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但于传统的“气”“血”上却是一脉贯通的。气是贯通于书法字里行间的书法艺术生命的本源,它是人体精气通过书法而融于笔墨的一种生命的灵光。而书法之“血”,则是以气促动而洒脱的水墨形态,基于此理,书法与气功相通。清代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说:“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静坐作楷书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时,又觉灵心焕发。”这和气功原理十分相近。气功讲究意念,意到则气到,把气运到身体各个部位,气脉畅通无阻,即可祛病强体。学习书法,同样有个意在笔先的问题,意到笔到,意不到则笔不到,这和气功以意使气一样。从这一点,可以说练字就在练气功。这是习书健体,促进健康长寿的秘诀之一。

“神情俱兴”。书法讲求精、气、神。写字首先要精神饱满,要有一种神情俱兴的气概。这样所习之字或作品,方能体现出神奇之气和情感意兴。正如稽康在《琴赋序》中所云“导养神气,宣和情态”,何乔在《心术篇》中所说“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气,散心中郁也。故书家每得以无疾而寿”。这就是说,习书时,作者思想常要高度集中,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创作,将心中的豪情壮志书于笔端,而将郁闷之情泄于笔外,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此刻,习法者即进入忘我境界,心情和思想都融入文字的意境美中,对眼前和身边发生的不愉快的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去掉妄念和烦恼,达到轻松安适的状态,得到美的享受。实际上,这就是书法静以修身,敛以养性之原理。此乃书法养生延寿秘诀之二也。

“平和美善”。习书者一般都要求不受外界任何干扰,眼手并用、或坐或立,在幽远的意境中,屏声静气,平和舒缓地操作。如孙过庭所说“志气平和,不激不厉”,如项穆所言“今于中和,斯为美善”。这是与中医学提倡的“从容养生”、“中和健体”养生理念完全相一致的。这种在书法艺术实践中,追求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和”之美,可以调节人的心理,净化人的心灵,有一种药物不可以替代的自然医疗作用。习法者在创作过程中,保持平和心态,不急不躁,从容自在。当作品在这种平和状态中诞生,作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美与善的艺术享受,随之就会进入胸怀坦荡、身心愉悦的境界,也就收到了健身益寿的效应。

书法·功利·目标

树立正确的习书观念,是一个首要的问题。习书对于有些人,是一种艺术追求,往往毕其一生精力,不懈奋进。而对于大多数人,特别是老年人,则主要是为了休闲、健身与养性。所以,对于老年习书者,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标,那就是应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增进健康,养生益寿为主,当然同时也提高书艺水平与修养。因此,习书者不能有太多的功利思想,不要为自己的作品能否采用和展出而计较,也不必为与别人比高低而烦恼,更不能与书友争名逐利,比较高低。只要自己用心研习,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就是一种成功。更重要的是,只要你在专心致志地习书,一定收到如毛主席所说的“休养脑筋,转移精力,增进健康”的效果。

掌握正确的习书方法,同样是习书者应注意的问题。练习书法不仅要展纸挥毫泼墨,还要用心用神用气。每日临池握笔,开卷书写,必然端坐凝神,专心致志。写字时头正、肩松、身直、臂开、足安;执笔时则指实、掌虚、掌竖、腕平、肘起。一身之力由腰部而渐次过渡到肩——肘——腕——掌,最后贯注到五指,运行于毫端。古人云:“力发乎腰”,“务使通身之力奔赴腕下”,就是指此而言。练字看上去只是手在动,其实全身的气血都在运行,书写者绝虚凝神,心正气和,身安意闲,血脉通畅,完全进入了“练功”境地。而且由于习书是融体力和脑力为一体的高尚的艺术劳动,集全身气力和思维于笔端,融动、静、乐为一体。习书时,不断运动着指、腕、肘、臂、肩、胸、腰、腚、腿、脚等部位,各部位使用的力量有先有后,有大有小,各不相同。一点一画,有刚有柔,有快有慢,神经系统的舒张,呼吸系统的配合,紧密地连为一体。这对于和气血平阴阳,通经络调内脏,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对防治和克服老年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大有裨益。因此,习书时一定要坚持“头正、笔直、手紧、身活”的规范书写方法,决不可随意、松软、疲塌,那样,不仅写不好字,也练不好身,徒费时间和精力而已。

重视书法的教育功能,是习书者应关注的又一问题。在当代,书法尽管不能避免其实用性与功利性,但同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特别是老年书法爱好者,更应借助教育功能,让自己修身养性,保持晚节。书法的教育功能,首先体现为人格塑造。我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向来重视“字若其人’,人品与书品互相体现。心正之人,书体端庄,高雅秀灵,字里行间体现出其高尚品德。要做一个好的书家,必先做一个堂正之人。书法学习中,不论是一笔一画的临摹,还是泼墨挥毫的创作,只要精神专注,一丝不苟,都有利于培养自身品质,让人的精神意识自然地融到点线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心理与生理的提升,调节人的情绪与耐性,并进而影响到人的品格与性情。在经年累月的书法练习中,到达一定境界时,还会促进人的创新精神。当人在艺术创作中,通过调情怡性,渐入佳境时,就会产生奇想妙思,迸发出灵感的火花。这样,不仅能产生出好的作品,人的精神也得到升华。此时,就会获得教育功能与健心健体的双倍功效。

相关参考

习书寻宝 营养心灵

习练书法,有益于健康长寿,这已为大多数人所认识。练书法为何能长寿?许多人的体会是练书法时,要心静、气足、神平,全身用力,专心致志,可以促进体内血脉畅通,起到类似气功修炼的作用,这是很有道理的。我从切身

书法创作有益健康

书法创作是学习书法的高级阶段,是体现书家功力、素养、人格高低的一项特殊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平凡活动是有区别的。自古书家多长寿。学习书法可以长寿养生,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了。其中进行书法艺术创作,是养生效

书法养生健身谈

近来,有媒体报道了几位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去世的消息,他们是99岁的武中奇、98岁的谢冰岩和92岁的将维菘,几位书法家的高寿,使我不由得想到了“书法养生健身”的话题。据医学专家考证,在二十种能使人长寿的

书画可健身 寿从笔端来

宋代诗人陆游说过:“一笑玩笔砚,病体为之轻。”这是说练习书法,笔下生力,墨里增神,有利于防治疾病,强体健身。在我国,历来就有“书画人长寿”的说法,史料记载中有许多书法家都是长寿者。如五代的杨凝式和近代

黄金分割与养生长寿

大家知道,“黄金分割律”是古希腊数学家发现的,后来经历代专家研究后断言:凡符合“黄金分割律”的形体才是最美的形体。事实证明,“黄金分割律”在建筑、书法、绘画、音乐等领域都得到了充分体现。近几年来,科学

从被动到主动

众多介绍长寿之乡和长寿老人的文章中所揭示的长寿之道虽然形形色色,但看过以后,不少人会觉得长寿并没有什么秘诀,多是些普普通通、众所周知的事理,便得出了一个结论,即长寿并没有什么神妙之处。虽然长寿并没有神

健康的三道防线

健康是长寿的基础,而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目前人们把人群分为三类:一类是健康者占有5%,一类是患者占有15%,而约80%的人群是亚健康人群,这样亚健康状态的人

关于我国的书法艺术,人们形容唐朝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风格是

关于我国的书法艺术,人们形容唐朝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风格是_____。A、颜劲柳风B、颜骨柳筋C、颜劲柳骨D、颜筋柳骨答案:D解析:唐代文学、艺术兴盛,书法家辈出。颜真卿与柳公权为当时书法家的杰

书法基础讲座(十一)

所谓“书法”,不同于一般的写字。字,读过书的人,人人会写,但未必能称作书法。不但能写,而且能符合书写法度,写出来的字生动、活泼、优美,才能称得上基本获得书法之要旨。书写法度,除了笔法以外,最主要的是与

虞世南与书法养生

在养生这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中,书法是一朵比较鲜艳的奇葩。在历代的书法大家中,最注重书法养生的要数虞世南了。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的传世名作《夫子庙堂碑》中看得出来。此碑是历代书法家、金石学家公认的虞书之妙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