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五果为助”今解
Posted 黄帝内经
篇首语:如果不能改变结果,那就完善过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黄帝内经》“五果为助”今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早在2000年多前,我国最早的医典《黄帝内经·素问》中就已明确指出,合理的膳食结构应该是“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中益气。”五果者,古时指桃、李、杏、梨、枣,实际上是水果的总称。我国膳食以谷类为主食,蔬菜为副。主副食不足由水果补之,所以称为五果为助。这种古老的理念、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仍不失为理想的、科学的饮食结构。果品,在饮食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于增进健康,预防疾病,调节体内代谢,确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水果的成分与功效水果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其中糖、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果胶尤为突出。
水果中含有糖的种类很多,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前两种可直接为人体吸收利用,蔗糖在转化酶的作用下,进一步水解后也可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不同的果品含糖种类各异,葡萄、草莓等浆果含葡萄糖较多,苹果、梨等果糖的含量最丰富。糖是人体热能的来源,人体每天所消耗的热能都是通过糖的代谢完成的。
水果中维生素的含量极为丰富,尤以维生素C的含量更是得天独厚,比其他食品高出许多倍。在鲜枣中每百克含维生素C高达540毫克,居鲜果之首。山楂占第二位,每百克多达80毫克。果苑新星猕猴桃的含量也很高,高达300~420毫克。此外,柑橘、沙田柚、柿子、草莓等维生素C的含量都很丰富。维生素C也叫抗坏血酸,可预防和治疗坏血病。它参与人体糖的代谢及氧化还原过程,能影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具有凝血作用。维生素C还可以治疗多种出血症,促使血脂下降,增强人体免疫力。近年来发现维生素C还可以阻止致癌物质对人体细胞的侵害,构成人体的防癌防线。果品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B族维生素。这些物质对于生长发育、预防疾病、参与人体代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矿物质是人体生理活动中所必需的另一种要素,它对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和生长发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枣和山楂含钙最多,钙与人体骨骼、神经、肌肉都密切相关,对儿童和孕妇尤为重要。钙的不足可引起骨骼发育不全,或造成佝偻病与皮肤病,血钙低时还会引起手足抽搐等病理现象。在各种果脯中铁的含量最多,以杏干、葡萄干、柿饼最为丰富,鲜枣、沙果中含铁也很多。
水果中所含果酸,在其他食品中是没有的。果酸不仅能够促进食欲,帮助消化,而且有些果酸还可阻止糖转化成脂肪,对于减肥和健美具有一定意义。水果中的果胶,可以帮助机体排除多余的胆固醇,对预防心血管病,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丽果也是良药“医食同源”、“药食同用”是祖国医学的光辉成就之一。几乎所有的果品都具有医疗保健价值,而且在中药学里占有重要地位。
早在周代,在医学分工中就出现了“食医”,相当现代医学中的营养医师。战国时,《吕氏春秋》中有《本味篇》,姜、桂之类的调味品已用为发汗解表药治疗疾病。汉代《神农本草经》,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所列药物又多为食物。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设有《食治篇》。对果品、蔬菜、谷物和肉类各有专述,形成了完整的食疗体系,并提出“凡欲治疗,先以食疗。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其后,出现了孟诜的《食疗本草》,陈士良的《食性本草》,以及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列了瓜果等药物达127种之多。李时珍对果品做了高度概括,他说:“木实为果,草实为宝。熟则可食,干则可脯。丰俭可以济时,疾苦可以备药。辅助粒食,以养民生。”果品,在人类保健事业中确具有重要地位。
杏仁、桃仁入药已为人们所了解,除了果仁入药外,各种鲜果也具有重要医疗价值。龙眼可以安神,治疗失眠健忘,古代医家认为龙眼可以强魄聪明,轻身不老,补虚长智。甘美多汁的荔枝,有通神益智之功,吃剩下的荔枝核还能治疗疝气、睾丸肿痛。艳丽的杨梅,善治酒吐。山楂则善化肉食,中医把山楂视为一仙,消导化食的“焦三仙”就是炒山楂、炒麦芽和炒神曲的统称。柑橘可以润肺,止渴而开胃。橘子通身都是宝,全部可入药。红枣除了具有补益作用外,还是治疗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的要药。秋梨止咳,已经成为民间治疗咳嗽的重要验方,到处流传。
近代医学对果品的保健和药用功能做了大量的研究,对许多果品的功效有了新的认识。如柿叶有降压作用,可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病。山楂有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菠萝的提取物——菠萝酶,具有抗水肿、抗炎作用,与抗菌素、化疗药物同用,可以促进药物对病灶的渗透和扩散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炎症、水肿的消失。
当然,果品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而不是对所有疾病都能包治。在使用食疗的同时还应进行其他药物治疗,以求早日康复。
果品的色、香、味植物色素是大自然的丹青妙手,水果所以艳丽多彩完全是色素在大显神通。未成熟的果子不管长得多大也是青绿色的,这是因为未成熟的果子含有大量叶绿素,随着水果逐渐成熟,叶绿素日渐减少或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类胡萝卜素,把青绿的果子变得金黄或变成红色。类胡萝卜素是几种色黄素的总称,包括胡萝卜、番茄素、叶黄素等,它们像美容师一样把果子打扮得各俱佳颜。不同的果品所含的色素各不相同,柑橘中含有大量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故而呈现出橙色。菠萝的叶黄素含量最多,故而金黄。柿子熟透时红得可爱,因为它含有大量番茄素。樱桃鲜红如血,葡萄紫得发亮,这是花青素在起作用。水果的色泽不仅影响水果外观,而且也具有食用价值。评定水果质地的优劣,果品上色如何是个很重要的指标。水果颜色改变除与成熟程度、光照、温度有关外,与植物激素也有密切关系。有些激素可使水果的绿色久存,便于贮存,永葆果品的“青春”:有的激素则可加速绿色迅速退去,提前成熟,步入“黄金时代”。
水果的香气,是由水果内的挥发性物质散发出来的。不同果品有它独特的香气,有的浓郁,有的淡雅,有的经久不绝,有的飘逸而过。这与它们所含有的甘和脂类不同有关,甘是食品工业的重要香料和调味品。在水果的世界中,到底有多少种果香,现在还很?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72868.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阉党鋈非惺帧=銎还焕啵衷谝阎木陀胁煌闫?0多种,而不同品种的葡萄,也有60~70种香气。
水果的味道如何,是否甘甜爽口,醇香宜人,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水果的绵脆程度,另一则是酸甜味道。绵脆如何取决于水果的果胶,未成熟的果子,原果胶多坚硬不堪食用。随着水果不断成熟,原果胶经水解转化为果胶,果肉就变得松软了。过于坚硬或过于绵软、都会影响水果的风味鲜美。所以,选择水果时要注意它的成熟程度和存放时间。这在园艺家们的术语中,称作最佳可食期。任何果品都有自己的最佳可食期,桃、杏成熟后,果肉肥美多汁,随熟随吃最显鲜美。苹果采收后当时吃味道则欠佳,必须经过一段“成熟”过程,存放些时日,才会变得爽口,但贮存时间过长或不得法,就会过于绵软,糠乏无味。
我国林果资源极为丰富,不算新开发的野生果品,仅“正统”的入谱的果品就有40个科,300多种,每一种又分为若干品种。近年来,随着野生资源的开发和国外新品种的引进,果苑中又出现了许多新秀。诸色果品将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营养物质,为人类的健康长寿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参考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书,是中国医学现存最早的一部经典文献,它反映了当时祖国医学的光辉成就。《黄帝内经》这一书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汉书·艺文志》是东汉班固根据西汉末年刘歆所
正是在无数医学家的临床实践和不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在战国晚期出现了一部内容丰富的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它既非记述一时之言,又非出自一人之手,
关于《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的成书年代,是千百年来学者、医家争论不已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说法:黄帝时书;成书于战国及秦汉;汇编成书于西汉。 《内经》的成书年代,经考证,一般认为在西汉的中后
西汉中晚期,《内经》成编,当时并未分为《素问》、《灵枢》。统称为《黄帝内经》,共18卷。见于《七略》及《汉书·艺文志》。 东汉,《内经》一书存在,是否完整不详。据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内经》分为
战国时期出现的第一部医书是《黄帝内经》。_____答案:正确解析:战国末期,我国第一部医书《黄帝内经》问世,标志着中医理论基础的建立,它的整体观念、预防思想、脏腑经络理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一直指导着中医理
现存《内经》分为《素问》、《灵枢》两大部分,每部各81篇,合计162篇。
【原文】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①,其气九州②、九窍③、五脏、十二节④,皆通乎天气。其生五⑤,其气三⑥,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苍天之气⑦清净,则志意治⑧
南朝·全元起《内经素问训解》是《内经》最早的注本。注释《素问》当时已存的八卷。本书已亡佚,但其目录收录于《素问识》中,《新校正》中保留其部分篇目及全元起注解。 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该书将《内经
建构《内经》理论体系的方法很多,其中整体的方法、系统的方法、辩证的方法,可以认为是《内经》方法的最高层次。在这些哲学方法指导下,《内经》采用了司外揣内、援物比类、直觉领悟、揆度奇恒等独具特色的方法。所
医疗保健是医务人员的天职,古今中外皆然。《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最为经典的医籍,开篇首重养生,以指导人们获得长寿的法门。针对“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这一现象,《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做了充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