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反射区疗法:让颈椎告别疼痛
Posted 脚趾
篇首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足反射区疗法:让颈椎告别疼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2年初,我因遭受风寒,患上了颈椎病。病发时感到右肘关节酸疼得厉害,后来逐渐发展成右臂、右手麻木,右腋窝也很疼。后经医院诊断为:颈椎骨质增生,椎管变形,神经根型颈椎病。
同年3月,医生开始为我做颈椎牵引治疗,连续治疗十几天后,初期效果还挺好,但时隔不久,病情便开始反复,右臂又麻木起来。我知道这种病很顽固,就找了许多医书来读,以求寻觅治病良方,其中受益最深的莫过于日本学者石塚忠雄所著《脚底健康法》。
2002年4月,我便坚持按书中的足反射区疗法为自己治病,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鉴于颈椎病是中老年的多发病,现将自己在治疗时的体会介绍给广大读者,以供参考。
活动大脚趾关节坐姿,首先用食指和大拇指抓住同侧的大脚趾(所谓同侧,就是您右臂麻,则颈项足反射区就在右大脚趾根部),开始先上下扳动大脚趾,大约200次,至脚趾根部发酸为止;接着,再抓住大脚趾往一个方向轻轻地转动,开始幅度宜小些,逐渐地加大转圈幅度,做100~200次;然后按同样方法换一个方向再转。两种脚趾活动结束后,单脚脚趾并拢,脚趾往脚背方向弯,同时伸直脚底。每日做1~2次(多做不限)。在刚开始的半个月,在扳动、转动大脚趾时,颈项反射区会感觉疼痛难忍(此时要注意坚持),半个月后随病情的好转,大脚趾根部的疼痛反应会逐渐减轻。
艾灸“颈项反射区”点燃艾条,采用雀啄式手法,将艾条火头儿对准颈项反射区施灸,此时,大脚趾应向脚背方向弯,打开脚趾根部褶皱、露出颈项反射区。所谓雀啄式手法,是火头儿离反射区最近处约1~1.5厘米,一旦灼痛则立即移远。如此反复15~20次。再沿涌泉穴前后移动,艾条离涌泉穴2~3厘米,施灸5分钟。每天做1~2次。
枕圆柱形枕头使用圆枕符合颈椎的自然生理曲线,睡眠时可使头部保持后仰姿势,既可缓解后颈肌群和韧带的劳损,又可起到颈托(一种能充气治疗颈椎病的医疗器械)和轻变牵引的作用,能减轻骨质增生对神经的压迫,对颈椎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我特地让老伴做一个宽12厘米、长40厘米的荞麦芯的圆柱形枕头,睡觉时枕在颈部,让头部伸出。
在运用以上方法治疗的同时,还需配合服用壮骨关节丸。坚持一个月后,颈椎病将会得以康复。
相关参考
1.颈型:主要表现为颈椎局部不适,活动受限,头、肩部反射性疼痛等颈椎病早期症状; 2.神经根型:系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引起,出现根性神经痛,可放射到肩、臂、前臂、手指及前胸; 3.脊髓型:以锥体束
1.颈型:主要表现为颈椎局部不适,活动受限,头、肩部反射性疼痛等颈椎病早期症状; 2.神经根型:系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引起,出现根性神经痛,可放射到肩、臂、前臂、手指及前胸; 3.脊髓型:以锥体束
头皮针疗法又叫头针疗法、颅针疗法,是以针刺头皮上的特定区、线,来治疗病症的一种疗法。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头为诸阳之会,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少阳三焦经及督脉等都循行至头皮部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说,站立行走容易给颈椎造成负担,加上脑力劳动者长期伏案工作,颈部和肩部的肌肉牵拉紧张而得不到缓解,逐渐形成慢性痉挛,所以,很多人都有颈椎病。怎样治疗呢?在这里介绍几则运动疗法。第一种方
足部按摩也称足反射区按摩法,是通过在足的一定部位施以按摩手法,以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这一疗法历史悠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按跷”可治痹病的记载。近代,国内外许多医家对足部按摩产生了兴趣并加以研究,
皮肤针为丛针浅刺法,古称“半刺”、“浮刺”、“毛刺”,运用皮肤针叩刺皮部,可以激发、疏通经气,祛邪通络。用于治疗面瘫,应采用轻叩的腕力,以面部皮肤略潮红,病人无疼痛为度。 叩刺部位:①按面部足阳明胃
皮肤针为丛针浅刺法,古称“半刺”、“浮刺”、“毛刺”,运用皮肤针叩刺皮部,可以激发、疏通经气,祛邪通络。用于治疗面瘫,应采用轻叩的腕力,以面部皮肤略潮红,病人无疼痛为度。 叩刺部位:①按面部足阳明胃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在门诊中,中老年人的颈椎病占了很大一块。往往以颈部疼痛、麻木、僵硬,肩颈不适、疼痛,手足麻木以及眩晕而来诊。X线摄片常显示有明显的骨质增生,如椎体边缘的唇样增生、钩锥关节前缘
急性骨萎缩(Sudeck'satrophy),即损伤导致关节附近痛性骨质疏松,亦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骨营养不良。好发于手、足骨折后,典型症状是疼痛和血管舒缩紊乱。疼痛与损伤程度不一致,随邻近关节活动而加
拍手疗法最近风靡了台湾地区,但在内陆却鲜为人知。它与甩手疗法不同,现将其具体方法推荐给广大读者朋友。健身原理拍手疗法又名声纳气功,其作用类似中医针灸、推拿、足疗,作用在于刺激双手掌的经络穴位和手反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