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想了三日”
Posted 孔子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孔子想了三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少年时,一次同大人说笑玩乐,有位长者给我出了个谜语,谜面是:“一字九横九直,天下人都不知。有人去问孔子,孔子想了三日。”我搔着小脑袋,想呵想呵,怎么都想不出。是呵,连大学问家孔子都想了三日,可见这个谜语有多难猜。想了半天,我求长者告诉我谜底,他说,是个“晶”字。知道了谜底,才觉得这个谜底虽并不难猜,但编得很有趣味,便深深刻在脑海之中。此后,我经常用这个谜语难小朋友,能猜出来的人很少,我也由此添了不少乐趣。
时光荏苒,我一年年长大了,对这个谜语的印象却并不稍减。尤其是到了即将花甲之年时,对猜谜语的兴趣虽已大减,但“孑L子想了三日”一句却不时跳人我的脑际,我越咀嚼这句话,越感到有了一些同谜语无关,但对为人处事有所启示的新的理解。
这个谜语打出孔子的招牌,说“孔子想了三日”,既很奇妙又很贴切。你想想,孑L子是个大思想家,创建了儒家的思想理论体系。他的学说精辟深邃,宏富博大,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如今在全世界也受到广泛尊崇。他的理论都不是一时牛会儿就从脑子里蹦出来的,而是经过反复思索琢磨才总结出来的。孔子的一个最大特点可能就是“想”。他为了创立自己的理论,不但自己朝思夕计、冥思苦索、殚精竭虑,恐怕是吃饭不香,睡觉不甜,而且.还要拉上他的高足弟子,整日席地促膝,有问有答,切磋琢磨。一个新的理论观点的确立,是需要一有些时日的。
中国有句成语:“三思而后行”,就是从孔夫子那里提出来的。《论语、公冶长》中记载:“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后人把孔子的观点概括为“再思”。此后的韩愈也在《进学解》中提出过“行成于思”的观点。有些古人甚至觉得“三思”都不够了,而需要“九思”,就是想了又想,就像烙烧饼一样,翻来覆去地想。
有人说,他们都是古代的学问家,需要这样冥思苦索。我们这些普通人,又不创立什么光耀千古的思想和理论,还有必要这么“三思”、“九思”吗?
答案是肯定的。
我曾经采访过一位年已九秩的老寿星,他在“文革”中担任国务院一个部的副部长,同其他“同僚”一样,也受到了“造反派”的冲击。一段时间,他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没有思想准备,对造反派的行为有抵触,常常对那些不能容忍的言行火冒三丈,有时侯几乎就要一触即发。那样的话,他必定会遭受到更严重的迫害。他有个好习惯,就是“多想”,一时想不通时,就放下它过个一天两天再想,这个良好的习惯起了作用。他在那场人妖颠倒的暴风雨中,由于凡事都反复思考,所以总是处乱不惊,事事冷静应对,既很好地保护了自己,又做了许多工作,减少了革命事业的损失。
就是处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困难、矛盾、冲突、斗争,也要多想想,有时也不妨想他个三日五日,想想,放放,放放,再想想。这样做,一是情绪会处于平静的状态,想问题,做决定才不会偏激。人在情绪冲动时,认识必然会偏狭,思想走极端,往往不计后果,结果作出错误的决定,使自己遭受损失。想想,放放,几天过去,情绪便会平稳下来,想问题就客观了,不受情绪影响了。二是想得时间长一些,会考虑得更周全一些。以平静的心态,思前想后,对事情发生的缘由,发展后果,利弊得失,作全面的考虑,反复比较,就会趋利避害,取得皆大欢喜的结果,或者尽最大可能减少自己的损失。
老年人虽然早已过了血气方刚的年龄,但是由于性格和一生形成的习惯的缘故,有许多人遇到事后,仍然不善于“三思”和“多想”,由于一时冲动做了错事,甚至造成终生悔恨的事也不在少数。老年朋友,养成遇事“三思”和“多想”的习惯,会使你的晚年生活减少许多烦恼,增加无尽的乐趣。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