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历程 纺织业——世界工业的摇篮

Posted

篇首语: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科技发展历程 纺织业——世界工业的摇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8世纪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无论是社会经济条件还是科学技术方面都已做好了工业革命的准备,只要有星星之火便可以燃起工业革命的熊熊烈火。这最初的火花是从纺织业迸发出来的。对于人类,除了必需的饮食以外,穿着是人类最重要的基本经济需要。象英国这样一个国家,从18世纪初叶以来对外贸易十分兴旺,为出口提供了很多的机会。如果它能提供廉价的纺织品,那么在世界各地将有一个几乎无限的市场。所以纺织业就成为过渡到大规模生产的第一个经济行业。

  几世纪以来,英国一直以其毛织品闻名于世。英伦三岛的气候及其高产的种羊为羊毛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除了棉麻加工外,羊毛纺织品的生产长期以来一直非常繁荣。加工企业都位于河流两旁。羊毛和毛绒的洗涤以及原料的进一步处理,都依赖水轮的驱动。

  当时人们还不能把短棉花纤维纺织成不断的棉条,因此把它搀入亚麻,加工成粗斜纹布。纯棉纺织品那时只有印度人知道如何生产。

  印度的纯棉织品由商业公司收购后,运到英国。英国的羊毛制造商把这种海外的竞争看做是对其生存的威胁。并设法于1700年禁止印度棉织品输入英国。次年,一名英国佚名作者在其《东印度贸易观感》一文中写道:“当东印度贸易向我们提供比我们更为便宜的货物时,它将迫使我们去发明加工工序和机器,使我们有可能以较少的劳力和成本进行生产,从而把我们制成品的价格降下来。”只要纺织生产还以手工进行,英国人就无法与手艺精巧、工资又低的印度人竞争。因此英国人把发明适当的加工机器作为目标,并为此而坚持奋斗,直到目标达到为止。

  纺纱织布几千年来已为人们所熟悉,但近几世纪以来在技术上几乎没什么改进。脚踏纱车以及手织布机,这些中古以来所熟知的形式,仍是生产纺织品的传统工具

  1733年,当时还不到30岁的钟表匠约翰·凯首次发明了提高手工织布生产能力的方法。他发明了所谓“飞梭”。自此以后,用手抛掷的织梭可以自动来回工作。这一新装置使织布速度提高了一倍,织出的布匹门幅长于织工伸开的手臂。在飞梭发明以前,织工得用一只手投掷织梭,用另一只手把它接住。

  发明获得了专利。织工最初并不对此感到欢欣鼓舞,因为担心因此有一半的织工会失业挨饿。不断增长的需要不久就证明,他们的顾虑是没有根据的。几十年后,约翰·凯的儿子罗伯特·凯发明了不同颜色的纬线的自动换线箱,用以生产带颜色的布。

  飞梭发明以后,一个织工所需的纱,需有十几个纺工全力工作才能供应得上。这样就引起了纺纱工的生产能力与织工对纱日益增长的需要之间的矛盾。这只有通过改进纺纱工序才能解决。于是进行了很多种试验以提高纺纱工生产能力。

  1751年,伦敦皇家学会悬赏50英镑给予“发明一部最好的,能同时纺六根棉线、亚麻线或黄麻线,只需一人照管的机器”。直到13年以后,即1764年,才有了第一个应征者:詹姆斯·哈格里沃斯出示一种机器,它甚至有八个锭子。哈格里沃斯是一个文盲,夏天当木工、冬天当织工。他为其发明起了个名字,称为“詹尼纺纱机”。詹尼是他女儿的名字(也有说是他妻子的名字)。这样他设计了第一台可用的纺纱机。机器固然还得用手工操作,只能纺纱,生产一种易绕的纬线。尽管如此,毕竟意味着这一问题的解决又迈进了一大步。

  不久理查德·阿克赖特于1769年制造了一种新的纺纱机“机架”,用水轮驱动,经过初步试验阶段后于1771年投产,并成批制造。阿克赖特和哈格里沃斯一样,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他以前是个理发师,挨家兜售一种染发剂,是一位具有扎实的经商本领和企业家素质的“好动脑筋的人”。这种机器通过一根纱轴和滚筒,把纱精纺,从而大大改进了绕线工作。由于纱线有较强的拉力,故适合织成线带。英国从此也能生产纯棉织物了。1774年撤销了在这之前一直实施的生产纯棉织物的禁令。

  阿克赖特的企业是用贷款在诺丁汉附近的克罗姆福特创业的,它当时已被认为是一家工厂了。纺纱由手工操作转向机纺就随着这家企业的创建而开始了。其粗细均匀的纱线以“水线”之名而闻名遐迩。1771年,阿克赖特制成第一台机器。之后就即刻从事机器的批量制造,1775年继续有所改进。后来,他把专利使用权转让给别的企业家,成为棉纺织业工业化的先驱者。

  三年后,技术员塞缨尔·克伦普敦又有新的革新,改进了哈格里沃斯和阿克赖特的纺机。他把20到50枚纺锤安排在一部进出移动的车上,把两种结构成功地结合在一起。他把它称为“骡子”,形象地指出它是混种交配的产物。

  这样,到18世纪80年代初,纺机的结构已达到成熟的阶段。其基本原理成为好几代人的准则。改进的只是驱动的形式。不久,在一些企业中蒸汽机替代了水轮机。对此我们将另加阐述。在这方面,阿克赖特也是创始人。1785年和1790年在他的纺纱厂内安装了两台蒸汽机。同年有八家纺织企业跟着做了。1800年,在棉纺厂已有84台蒸汽机,那是半个世纪以后的事。每次都有万只锭子改装转动。阿克赖特是第一个大工厂主。他的工厂发展成为纺纱厂中的领导企业。他本人也被封为贵族,成为富翁,死于1792年。

  一台精纺机当时就比一台脚踏纺车的产量高出30倍以上。手纺女工当时即使竭尽最大努力,也不可能与这些占优势的新纺机进行竞争。没有几年功夫,手工作坊也都使用了这些新机器,变成了工厂。不管是诸如捣毁机器的这种恐怖行动,还是火烧厂房,对发明者进行威胁,都无法挽救家庭纺纱业的命运。机纺棉纱的产量不断上升。棉纱不是交给家庭织工,就是出口。在国内市场,在居民的各个阶层中,棉纺织品迅速与毛麻织品并驾齐驱。但国外市场对厂主则具有更大的意义。1792年在欧洲大陆的展览会上价廉的英国机织棉纱首次占有重要的地位。英国控制了许多海外国家的棉织品市场,而且没有竞争敌手,这些国家构成了英国棉织品出口的市场。

  过去是棉纱太少,不能满足由于发明飞梭而增长的对棉花的需要。现在正好相反。由于棉纱的供应量增大,织工的步子常常跟不上来。1783年又有了棉花印花机。印花棉布、薄的印花布、斜纹细布、白坯棉布都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这样,1790年以后,手工织布在几十年内还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兴旺时期。

相关参考

科技发展历程 纺织机器的革命

  牛顿时代科学的发达又给英国人增加了精神上的优越感。一次悄悄的但却是影响深远的技术革命随之发生了。这场革命是从英国最发达的、为海外贸易而生产产品的纺织部门开始的。 &n

科技发展历程 现代数学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技术和工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数学向应用方向的发展。运筹学的诞生是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它包括以下4个主要分支。  &nbs

科技发展历程 与化学有关的工业

   1735年,亚伯拉罕?达比发明了焦炭(在抽去空气的炭窑中烘烤煤,产物为焦炭、煤气、煤焦油)。从此,煤成了炼铁的燃料。瓦特的蒸汽机出现后,煤成为工业动力机的燃料。炼焦

科技发展历程 新兴的大工业之命脉——石油工业

  19世纪中叶以来,铁路修建以及各行各业生产的日益机械化,引起了对机器和车辆润滑油脂的需要的日益增长。除此之外,由于工作时间普遍延长,工厂和车间对照明的方式也有了更加强烈的要求。当时灯用燃料是动物油

科技发展历程 现代工业的诞生

  经过18世纪的产业变革,人类社会焕发出极大的生产力,产品一下子丰富了起来。欧洲的每个角落都响着蒸汽机的吼声,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他们不仅要从世代耕耘的土

科技发展历程 工业革命前的准备

  在16世纪和17世纪上半叶,几乎所有的学科都发生了重大变革,特别是天文学和力学的伟大成就为新的自然科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所有这一切科学上的突破,很快就和技术发明融合在一起,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曲

科技发展历程 力量的飞跃——第一次工业革命

  转变前的准备  英国于1688~1689年“光荣革命”后成为一个君主立宪国。由于行会的条文束缚了手工业的发展,革命以后,17世纪末这种限制大部分已被废除。同时,由于国家方面

科技发展历程 美、苏、日的工业化

  美国于1776~1783年独立时,人口不满300万,只有13个州,其面积只占北美大陆的一小部分:从东部大西洋沿岸到西部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的一条狭长地带。后来领土渐渐越过山脉向西部扩张。19世纪后半

科技发展历程 电气化时代

  蒸汽机把农业与工业划开了,而把近代工业与现代工业划开的则是电。电的应用使工业和社会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879年,即发电机发明后的十年,维尔纳·西门子在柏林工商博览会上展出了一

科技发展历程 工业化的新动力——蒸汽机

  法国人德尼·帕潘1680年后曾在伦敦随物理学家罗伯特·义耳从事科学工作。在其研究蒸汽压力时,首次设计制造了一台简单的蒸汽机。他的想法由其他实践家进一步探讨。十年后,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