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为“左撇子”时怎么办?

Posted 半球

篇首语:讨厌自己明明不甘平凡,却又不好好努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发现孩子为“左撇子”时怎么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婴儿在呱呱坠地时是不分左利或右利的,在1~2岁时拿玩具也是用双手。随着语言的发展,才逐步建立起左利或右利。3岁以前,小儿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3岁以后,才逐渐看出眉目,到5~6岁时,才能真正确立是左利还是右利。所以发现孩子在2~3岁时总喜欢用左手拿东西,家长不要认为孩子就是“左撇子”,更不要强迫孩子使用右手。那么“左撇子”是不是需要纠正?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人的“最高司令部”即大脑,大脑可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大脑细胞通过神经纤维传递信息,指挥人体四肢肌肉灵活运动。因为神经通路是左右交叉行走的,所以右手归左半球管,而左手归右半球管。大约95%的人习惯于用右手,称为右利。“左撇子”则称为左利。在孩子出生后的初期,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是没有区别的,但随着语言、运动等功能的发育,逐步使大脑左右两个半球分出胜负。大部分人即用右手的人,其大脑左半球占优势,而从小善于用左手的人,其大脑右半球则占优势。可见从神经系统的结构来看,“左撇子”并没有什么异常之处。

  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们总是习惯于用右手。要是看见孩子用左手拿筷子,家长常常给予纠正,或者强迫“左撇子”改过来。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左撇子”的智力与一般儿童比起来并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还具有一定的优势。相反如果强迫“左撇子”改过来,可能会造成小儿生理功能不协调以至于混乱,对孩子的才能发挥是不利的。据国外有关人员观察,强迫孩子已建立起来的大脑半球优势从右侧转为左侧,可影响孩子语言、运动等功能的协调。所以发现孩子为“左撇子”时,不要介意,可顺其自然。

相关参考

奥地利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在每年11月、12月和1月出生的男孩,左撇子的比例相对较髙。研究人员调查了1.3万名奥地利和

奥地利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在每年11月、12月和1月出生的男孩,左撇子的比例相对较髙。研究人员调查了1.3万名奥地利和德国成年人后发现,“按每月平均,约8.2%的男性左撇子出生于2月到10月之间,而

知识大全 我去年毕业时办了人事代理,开了报到证,但是一直没去人才交流中心报道,不知道现在去报到还可以么

我去年毕业时办了人事代理,开了报到证,但是一直没去人才交流中心报道,不知道现在去报到还可以么?人事代理应该就是在人才交流中心办的既然已经办了代理,就无需报道了现在都是自主就业报不报道都没什么意义我08

左撇子聪明吗?

人的大脑左半球支配右半身的活动,具有处理语言、进行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数字运算及分析等功能;右半球支配在半身的活动,是处理总体形象、空间概念、鉴别几何图形、识别记忆音乐旋律和进行模仿的中枢。一般情况下

给孩子长见识,了解50个有趣的科学小常识

1.人类全身上下,最强韧有力的肌肉,是舌头。2.张开眼睛打喷嚏是不可能的。3.憋气自杀是不可能成功的。4.每次你舔一张邮票的背胶,就等于吸收1/10卡路里。5.右撇子平均比左撇子多活9年。6.鳄鱼无法

给孩子长见识,了解50个有趣的科学小常识

1.人类全身上下,最强韧有力的肌肉,是舌头。2.张开眼睛打喷嚏是不可能的。3.憋气自杀是不可能成功的。4.每次你舔一张邮票的背胶,就等于吸收1/10卡路里。5.右撇子平均比左撇子多活9年。6.鳄鱼无法

为预防孩子的龋病做些什么?

(1)定期检查、及时治疗:乳牙容易患龋,所以你要定期带孩子请医生检查牙齿。千万不要在孩子牙齿疼痛、牙根脓肿时才去就诊。定期检查,你可经常了解孩子的口腔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牙病,就可以请医生及时抓紧治疗,

怎样早期发现孩子营养不良?

儿童营养不良可引起发育不良、消瘦、肥胖、贫血、脚气病、消化道疾病等,孩子出现上述病症时再判断孩子营养不良是非常容易的。但此时营养不良已经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危害,不免为时过晚。所以应当抓住发病前的一

知识大全 发现孩子早恋了作为父母该怎样教育 心理

发现孩子早恋了作为父母该怎样教育心理一定不要粗鲁的闯入孩子的世界。首先你要肯定她早恋这种感情肯定是美好的,毕竟是你家孩子的初恋是不。再慢慢引导他,正确看待。如果不影响学习,生活,保持良好的交友关系我觉

孩子顽皮、好动就是多动症吗?

有的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特别顽皮、不听话,喜欢跑跳,整天在家里忙个不停,就认为自己的孩子有多动症。其实顽皮、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好动和多动症有着本质的区别。多动症的孩子除了表现为活动过多外,主要表现为注意

发现孩子把幼儿园的东西带回家怎么办?

幼儿园的小朋友,经常发生把幼儿园里的东西或者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带回家的事情,家长发现后要认真对待。同时对孩子的这种现象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2~3岁的孩子这时还没有“所有制”的概念,即使明白什么东西是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