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技术 避雷针的发明

Posted

篇首语:我允许别人比我强,但我不允许我没有别人努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现代科学技术 避雷针的发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避雷针是建筑物防遭雷击的重要装置。避雷针的起源有两种说法:①源于我国。据《谷梁传》、《左传》、《淮南子》等著作记载,南北朝时代的建筑物已有“避雷室”的设置。宋朝以来的建筑物也有不同形式的“雷公柱”。广西真武阁四柱不落地,德庆县文庙四柱不顶天,都是古代建筑师为使厅堂有人的地方避开雷击,消除了电学上称为“跨步电压”的危险。1688年,法国人马卡连在游历我国后,所著《中国新事》一书记载“……屋顶的四角都被雕饰成龙头的形状,仰着头,张着嘴。在这些怪物的舌头上有一根金属蕊子,这金属蕊子的末端一直通到地里,如果有雷打在房屋上,它就会顺着舌头跑到地里,不会产生任何危险。”这时的避雷针已和现代避雷针原理相同。②源于美国。1752年7月的一个雷雨天,美国学者(英国移民)本杰明?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做了一个震动全球的吸取天电的试验。他把一个大风筝放到高空,使挂在风筝线上的金属片发出电的火花,从而证明了他提出的“闪电是和物体磨擦时所生成的电相同”的观点。并发现把雷电导入地下可防止建筑物免遭雷击的原理,从而发明了避雷针。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