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保险的发展
Posted 保险市场
篇首语: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航天保险的发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航天保险的发展航天保险是随着航天工业的发展需要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1965年,美国“国际通讯卫星IA”号向英国劳合社投保350万美元的卫星发射保险,迈开了航天工程保险的第一步,从此,航天工业便与保险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到20世纪70年代,航天保险已经是国际保险市场上的一项独立、高级的保险业务,并逐步成为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等航天产品购买者为确保自己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的前提条件。国际上普遍形成的航天活动必须以航天保险为条件的惯例,表明了是航天工业的发展和商业化创造了航天保险市场,但如果没有航天保险,亦不会有人在商品市场上购买航天产品。因此,航天保险在一定的程度上是航天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我国,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较早涉足航天保险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该公司曾多次接受过外国卫星发射保险的分保业务。1987年初,我国航天保险随着本国的航天产品(长征三号火箭)进入国际市场而步人国际航天保险市场,为“长征三号火箭”的使用者提供“一揽子”保险,并于1990年4月首次承保了用“长征三号火箭”发射的“亚洲一号”通讯卫星。此后,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等虽然也介人了航天保险市场,但依然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枝独秀。
直到1997年8月,鉴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保的国际708通讯卫星和中星7号发射失败,中国承保人在国际航天保险市场上的分保面临困境,为了支持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牵头,全国经营财产保险业务?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3/308789.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木偶也撇O展疽勒绽婀蚕怼⒎缦展驳5脑蜃槌闪撕教毂O樟咸濉4撕螅夜械奈佬欠⑸浔O找滴窬闪咸迦宄稍惫餐斜!K孀盼夜教旃ひ档姆⒄梗ぜ苹嵊性嚼丛蕉嗟谋O展窘胝庖桓呒侗O帐谐 ?/p>
从1990年到1999年,中国承保人共承保了27颗由长征系列火箭发射的国内外卫星,承保范围覆盖了从火箭和卫星的运输、发射直到商业运营的全过程,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风险保障。然而,从中国航天保险经营实践来看,该项保险业务的经营风险也很大,虽然多数保险业务以卫星发射的成功而告终,保险人赚取了一定的利润,但也碰到过不止五次发射失败,保险人为此付出了约2亿美元赔款的经济代价。例如,1995年1月26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亚太二号”卫星发生星箭爆炸事故,造成的后果是星箭全损,保险人为此付出的经济赔款高达1.62亿美元;1996年8月18日中星7号卫星发射失败,当时的中保财险有限公司(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前身)亦向卫星的所有人中国通讯广播卫星公司支付了2590万美元的赔款。因此,如果不是采取联合体的方式共同承保航天保险业务,一般的财产保险承保人不会直接进入航天保险市场,只有实力雄厚的保险人才直接承保该种科技工程保险业务。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