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廪米怎么用?《证类本草》 陈廪米
Posted 《证类本草》
篇首语: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陈廪米怎么用?《证类本草》 陈廪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廪米怎么用?《证类本草》 陈廪米
味咸、酸,温,无毒。主下气,除烦渴,调胃,止泄。陶隐居云∶此今久入仓陈赤者,汤中多用之。人以作醋,胜于新粳米也。臣禹锡等谨按陈士良云∶陈仓米,平胃口,止泄泻,暖脾,去惫气,宜作汤食。日华子云∶陈仓米,补五脏,陈藏器云∶和马肉食之,发痼疾。凡热食即热,冷食即冷,假以火气也,体自温平。吴人以粟为良,汉地以粳为善,亦犹吴 郑缟,盖贵远贱近之义焉。确论其功,粟居前也。食疗∶益气,坚筋骨,通血脉,起阳道。又,毒肿恶疮,久陈者,蒸作饭,心痛,研取汁服之。北人炊之,于瓮中水浸令酸,食之暖五脏六腑之气。食医心镜∶除烦热,下气,调胃,止泄痢,作饭食之。
衍义曰 陈廪米,今《经》与诸家注说,皆不言是粳米,为复是粟米、然粳、粟二米,陈者性皆冷,频食之令人自利,与《经》所说稍戾。煎煮亦无膏腻。入药者,今人多用新粟米。至如舂杵头细糠,又复不言新、陈、粳、粟,然皆不及新稻、粟,二糠陈,则是气味已腐败。
相关参考
味咸、酸,温,无毒。主下气,除烦渴,调胃,止泄。此今久入仓陈赤者,汤中多用之。人以作酢酒,胜于新粳米。
味咸酸,温,无毒。主下气,除烦,调胃止泻。
主卒噎。陶隐居云∶食卒噎不下,刮取含之即去,亦是舂捣义尔。天下事理,多有相影响如此也。今移自圣惠方∶治膈气,咽喉噎塞,饮食不下。用碓觜上细糠,蜜丸如弹子大,非时含一丸咽津不衍义文已附陈廪米条下。
味甘、苦,平,无毒。主益气,止烦,止泄。此即今常所食米,但有白、赤、小、大异族四、五种,犹同一类也。前陈廪米,亦是此种,以廪军人,故曰廪耳。〔谨案〕传称食廪为禄。廪,仓也。前陈仓米曰廪,字误作KT,即
[b]治产后三日内下诸杂五色痢方[/b]。阿胶黄柏(各一两)蜡(如博棋三枚)当归(一两半)黄连(二两)陈廪米(一升)上六味咀,以水八升煮米,蟹目沸,去米,纳药,煮取二升,去滓,纳胶蜡,令烊,分四服,一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宋·唐慎微撰。其初稿完成于1082年,最后定稿时间约在1098年。《证类本草》是在掌禹锡《嘉佑本草》和苏颂《本草图经》基础上,收集民间验方,各家医药名著以及经史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宋·唐慎微撰。其初稿完成于1082年,最后定稿时间约在1098年。《证类本草》是在掌禹锡《嘉佑本草》和苏颂《本草图经》基础上,收集民间验方,各家医药名著以及经史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宋·唐慎微撰。其初稿完成于1082年,最后定稿时间约在1098年。《证类本草》是在掌禹锡《嘉佑本草》和苏颂《本草图经》基础上,收集民间验方,各家医药名著以及经史
[b]通直郎添差充收买药材所辨验药材寇宗编撰[/b]
昔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以救万民之疾苦,后世师祖,由是本草之学兴焉。汉魏以来,名医相继,传其书者,则有吴普、李当之药录,陶隐居、苏恭等注解。国初两诏近(臣),总领上医,兼集诸家之说,则有《开宝复位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