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噪声性聋

Posted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篇首语:不要为成功而努力,要为作一个有价值的人而努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噪声性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噪声性聋

凡不需要或不愿听到的声音即为噪声,它由多种频率与不同强度紊乱组成。噪声强度有害水平我国规定为85~90dB。在噪声环境中长期遭受其刺激,出现缓慢进行性听觉损害者称为噪声性聋,属职业性聋的一种,其发生率为77.6~100%。听力损伤的临界暴露年限与噪声强度有关,一般出现在接触噪声后3~4个月,但个体差异很大。病变主要在耳蜗底转。
【诊断】
1.有噪声接触史。主观感觉听力减退症状迟于听力曲线损害。排除其他原因的耳聋及老年因素,听力检查符合下列标准,诊断即可成立。
2.典型的早期听力曲线为4KHz或6KHz的“V”形或
“U”形切迹性损害,少数呈“W”形。渐向两侧扩展,偶见低频受累,全聋者极少。多伴有耳鸣,常发生在听力损害之前。初期听力损害在脱离噪声后可恢复(暂时性阈移),以后则不能恢复(永久性阈移)。单纯高频听阈升高>20dB者为噪声性听力损伤,当合并言语频段0.5,1,2KHz平均听阈≥25dB时为噪声性聋,25~40dB为微聋,41~55dB为轻聋,56~70dB为中度聋,71~90dB为重度聋,>90dB为全聋。
3.少数病人有平衡失调,甚至听强声诱发眩晕。前庭功能检查部分病例受损,主要为功能减退。
4.可有失眠,易疲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血压升高等神经及心血管系症状。
5.鼓膜无特征性变化。
【治疗】
1.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及时脱离噪声环境,促使其自然恢复。
2.药物治疗与其他感音神经性聋相同,包括A及B族维生素及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的应用,对症处理耳鸣及眩晕。
3.预防措施
(1)劳动环境的防声,隔音及防震措施。
(2)个人防护:配戴防声器,如隔音耳塞、耳罩或耳帽。
(3)定期听力检查,早期发现听力损伤者并及时处理。
(4)对噪声耐受性差者,不宜在噪声环境中工作。

相关参考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氨基甙类抗生素药物性聋

氨基甙类抗生素所致耳中毒为药物性聋的一种,其代表药物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及新霉素。新霉素由于其严重耳毒性,临床已基本停止使用。它们的耳毒性作用点是与内耳感觉细胞的磷脂结合,并引起毛细胞表面多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氨基甙类抗生素药物性聋

氨基甙类抗生素所致耳中毒为药物性聋的一种,其代表药物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及新霉素。新霉素由于其严重耳毒性,临床已基本停止使用。它们的耳毒性作用点是与内耳感觉细胞的磷脂结合,并引起毛细胞表面多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后鼻孔闭锁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第三节 耳外伤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第五章 耳部疾病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第一章 鼻部疾病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第二章 咽部疾病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第二章 咽部疾病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第六节 慢性鼻炎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第三章 喉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