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宝鉴》 四时用药例
Posted 《卫生宝鉴》
篇首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变将来,从现在开始。改变现在,就是改变未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卫生宝鉴》 四时用药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卫生宝鉴》 四时用药例
溲而便脓血者.小肠泄也.脉若五至以上洪大者.宜以七宣丸.脉平和者.立秋至春分宜香连丸.春分至立秋宜芍药柏皮丸.四时皆宜加减平胃散.如有七宣丸证候者.亦宜服此药.去其余邪.兼平胃气.[b]【芍药柏皮丸】[/b]
芍药 黄柏(各等分)
上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温米饮送下.食前.
[b]【加减平胃散】[/b]经云.四时皆以胃气为本.久下血则脾胃虚损.而血不流于四肢.却入于胃中而为血痢.宜服此滋养脾胃.
木香 槟椰(各三钱) 白术 浓朴(制)陈皮(各一两) 甘草(七钱) 人参 黄连白茯苓 阿胶(炒) 桃仁(各半两)
上十一味为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三片.枣子一个.煎至一盏.去渣.温服无时.
加减法
○血多加桃仁.
○气不下后重.加槟榔、木香.脓多加阿胶.
○腹痛加官桂、芍药、甘草.
○湿多加白术.
○脉洪大加大黄.
○热泄加黄连.
○小便涩加茯苓、泽泻.
[b]【黄连阿胶丸】[/b]治痢.
阿胶(碎炒.一两) 黄连(三两) 茯苓(二两)
上各为末.以水调阿胶末.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下.食前服.
[b]【诃黎勒丸】[/b]治休息痢日夜无度.腥臭不可近.脐腹撮痛.诸药不效者.
诃子(去核半两) 母丁香(三十个) 椿根白皮(一两)
上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陈米饮送下.空心食前.
[b]【鞠 丸】[/b]治中风或中风湿.脏腑滑泻.
附子 芎 白术 神曲(各等分)
上四味为末.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米饮送下.此药亦治飧泄甚妙.素问云.春伤于风.夏必飧泄.米谷不化.盖春木旺.肝生风邪.淫于脾经.夏饮冷当风.故多飧泄也.
[b]【陈曲丸】[/b]磨积止泻痢.治腹中冷疼.
陈曲(一两半) 官桂 人参 干姜白术 当归 甘草(炙) 浓朴(各半两)
上八味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酒或淡醋汤任下.食前.日二服.
[b]【曲术丸】[/b]治时暑暴泻.壮脾温胃.及治饮食所伤.胸膈痞闷.
神曲(炒) 苍术(泔浸一宿.炒.各等分)
上为细末.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米饮下.不拘时.
[b]【胃风汤】[/b]治风冷虚气.入客肠胃.水谷不化.泄泻注下.腹痛虚满.肠鸣疼痛.及肠胃湿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
白术 川芎 白芍药 人参当归 官桂 茯苓(各等分)
上七味锉.每服二钱.水一盏.粟米百粒.同煎至七分.热服.室心食前.量小儿加减服之.
[b]【当归和血散】[/b]治肠癖下血.及湿毒下血.
升麻 当归身(各一钱) 槐花 青皮熟地黄 白术(各六分) 川芎 荆芥(各四钱)
上八味为末.每服二钱.清米饮调下.空心食前.
相关参考
肝胆(味)辛补酸泻.(气)温补凉泻.(肝胆之经.前后寒热不同.逆顺互换.入求责法)心小肠.(味)咸补甘泻.(气)热补寒泻.(三焦命门补泻同)脾胃.(味)甘补苦泻.(气)温凉寒热补泻.(各从其宜.逆从互
北京按察书吏李仲宽.年逾五旬.至元己巳春.患风证.半身不遂.四肢麻痹.言语謇涩.精神昏愦.一友处一法.用大黄半斤.黑豆三升.水一斗.同煮豆熟.去大黄.新汲水淘净黑豆.每日服二三合.则风热自去.服之过半
综合性医书。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元·罗天益撰,撰年不详。罗氏为李东垣门人,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李氏的学术经验,但又旁采诸家,参以个人心得编成。卷一-三为药误永鉴,结合病案,阐析一些误治病例以为鉴戒;
综合性医书。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元·罗天益撰,撰年不详。罗氏为李东垣门人,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李氏的学术经验,但又旁采诸家,参以个人心得编成。卷一-三为药误永鉴,结合病案,阐析一些误治病例以为鉴戒;
综合性医书。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元·罗天益撰,撰年不详。罗氏为李东垣门人,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李氏的学术经验,但又旁采诸家,参以个人心得编成。卷一-三为药误永鉴,结合病案,阐析一些误治病例以为鉴戒;
头疼发热.或鼻塞声重.四时俱用芎术香苏散治之.(即局方香苏散加芎术)川芎香附紫苏(各四两)甘草(一两.炙)苍术陈皮(各二两)上锉.每服三五钱.水煎.去渣.热服.不拘时候.日三服.伤风伤冷.鼻塞声重.头
古人用药治病.择净口咀嚼.水煮服.谓之咀.后人用铡刀细锉.桶内锉过.以竹筛齐之.药有气味浓薄.升降浮沉补泻.各各不同.今详录之.及拣择制度修合之法.具列于后.风升生(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
《内经》曰∶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又曰∶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迎之。凡用药须看时令,如常用调理药,春加川芎,夏加黄芩,秋加茯苓,冬加干姜。如解肌发表,春温月用辛凉药,川芎、防风、荆芥、柴胡、紫苏
《内经》曰∶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又曰∶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迎之。凡用药须看时令,如常用调理药,春加川芎,夏加黄芩,秋加茯苓,冬加干姜。如解肌发表,春温月用辛凉药,川芎、防风、荆芥、柴胡、紫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