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传心录》 伤寒症传变六经必须熟认
Posted 《医学传心录》
篇首语: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传心录》 伤寒症传变六经必须熟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传心录》 伤寒症传变六经必须熟认
霜降以后春分前,伤寒即病六经②传,传过六经当自愈③,请观素问④不虚言。若然两感伤寒症,一日两经表里病,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之间当殒命。是故伤寒不服药,待过七日无差错;七日之中一剂差,变成坏症终耽搁。阳盛格阴①须细察,阴盛格阳②必须研。表里阴阳明的确,汗、温、吐、下用无偏。[i]①丹溪:朱震亨、字彦修。元、义鸟人,学者尊之曰丹溪翁。发明相火的根源,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着有《宋论》、《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伤寒论辩》、《外科精要发挥》《本草衍义补遗》、《金匮钩玄》、《脉诀指掌病式图说》、《活法机要》、《脉因证治》等书。门人又集其绪论,为《丹溪心法》、《丹溪医要》、《丹溪治法》、《丹溪治法心要》等书。
②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
③传过六经当自愈,指传过六经,险期已过。可不药而愈也。“是故伤寒不服药,待过七日无差错”之意亦同。
④《素问》:是我国古老的一部医书,与《灵枢》合称《黄帝内经》。作者姓名不详,据后人考证,认为是战国时候的作品。[/i]
相关参考
夫百病之生也,各有其因,因有所感,则显其症。症者病之标;因者病之本。故《内经》有曰:“知标本者,万举万当。未知标本,是谓妄行”。盖百病皆生于六气,诸症莫逃乎四因。伤寒症传变六经,必须熟认。瘟疫病感冒四
伤寒六经传变,自表入里,三阳为表,三阴为里,自浅而深,六经传尽,必无出而再传之理。成氏以六日厥阴传经已尽,七日当愈;七日不愈,再自太阳传出,复至厥阴;十三日不愈,谓之过经坏病。此等注释,谬戾殊甚。马元
头疼必须用川芎,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羌活少柴胡,阳明白芷还须着,太阴苍术少细辛,厥阴吴茱用无错。巅顶之痛人不同,藁本须用去川芎。肢节之疼用羌活,去风去湿亦其功。小腹痛用青皮治。心(下)痞黄连枳实从。腹
发热之病,今人谓之四时伤寒,绝不知其出入之理。夫冬时伤寒,乃寒邪自外而入,故用麻黄、桂枝发汗之重剂。春夏发热之症,其由冬时感寒,偶不及发,寒毒藏于肌肤之间,至春变为湿病,至夏变为热病,其邪自内而出,故
发热之病,今人谓之四时伤寒,绝不知其出入之理。夫冬时伤寒,乃寒邪自外而入,故用麻黄、桂枝发汗之重剂。春夏发热之症,其由冬时感寒,偶不及发,寒毒藏于肌肤之间,至春变为湿病,至夏变为热病,其邪自内而出,故
发热之病,今人谓之四时伤寒,绝不知其出入之理。夫冬时伤寒,乃寒邪自外而入,故用麻黄、桂枝发汗之重剂。春夏发热之症,其由冬时感寒,偶不及发,寒毒藏于肌肤之间,至春变为湿病,至夏变为热病,其邪自内而出,故
发热之病,今人谓之四时伤寒,绝不知其出入之理。夫冬时伤寒,乃寒邪自外而入,故用麻黄、桂枝发汗之重剂。春夏发热之症,其由冬时感寒,偶不及发,寒毒藏于肌肤之间,至春变为湿病,至夏变为热病,其邪自内而出,故
太阳经证恶寒先,身热头疼脊痛连。有汗伤风脉浮缓③,无汗伤寒脉紧弦。无汗麻黄汤可汗,汗多宜以桂枝④煎,时药香苏(饮)加减用,对经中病即时痊。初病原来是太阳,即宜发表便安康,若然误用阳明药,引入肌中热不凉
太阳经证恶寒先,身热头疼脊痛连。有汗伤风脉浮缓③,无汗伤寒脉紧弦。无汗麻黄汤可汗,汗多宜以桂枝④煎,时药香苏(饮)加减用,对经中病即时痊。初病原来是太阳,即宜发表便安康,若然误用阳明药,引入肌中热不凉
呃逆①者,俗谓之发呃也。声短者,出于中焦,水谷之病也;声长者,出于下焦,虚邪相搏也。脉浮缓者吉,弦急者凶。伤寒失下,便闭而呃者用承气汤。吐泄后胃寒而呃者用丁香柿蒂汤。吐利后胃热而呃者用橘皮竹茹汤。气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