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 初诞法(二)

Posted 《景岳全书》

篇首语: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景岳全书》 初诞法(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景岳全书》 初诞法(二)

小儿初生,饮食未开,胃气未动,是诚清虚之腑,此时开口调变,极须得宜。保婴诸书皆云分娩之时,口含血块,啼声一出,随即咽下,而毒伏于命门,因致他日发为惊风、发热、痘疹等证。
此说固似有理,然婴儿通体无非血气所结,而此亦血气之余,何以毒遽如是?即使咽之,亦必从便而出,何以独留为害?无足凭也。惟是形体初成,固当为之清除。其法于未啼时,用软帛裹指,挖去口中之血,乃用后法,并拭去口中秽恶,以清脏腑。此亦初诞之要法,不可无也。
开口法∶凡小儿初诞,宜以甘草细切少许,用沸汤泡汁,以淡为妙,不宜太甜,乃用软帛蘸汁,遍拭口中,去其秽浊。随用胡桃肉去皮嚼极烂,以稀绢或薄纱包如小枣,内儿口中,使吮其汁,非独和中,且能养脏,最佳法也。若母气素寒,小儿清弱者,只以淡姜汤拭口,最能去胃寒,通神明,并可免吐泻之患。此法最妙,人所未知也。拭后仍用核桃法如前。一法以牛黄半分,同朱砂研匀,蜜调如前,与吮为佳,极能辟痰邪,去秽恶,除热安神。然必母气多热,小儿肥盛者可用,清弱者不宜用。一、古法拭口多有用黄连者,不知黄连大寒大苦,而小儿以胃气为主,安得初生即可以苦劣之气相犯,致损胃气,则他日变呕变泻,由此而起矣,大非所宜。一、古法多用朱砂开口者,按陈文中曰∶小儿初生,便服朱砂、轻粉、白蜜、黄连,本欲下胎毒,不知此皆伤脾败阳之药,轻粉下痰损心,朱砂下涎损神,儿实者服之软弱,弱者服之易伤,反致变生诸病,是固不可不察也。

相关参考

《景岳全书》 儿初生(初诞法详小儿门,四十)

凡婴儿初生,当随手包裹,切不可为风寒所侵。盖儿在腹中,遮护最密,及其初脱胞胎,肌肤脆嫩,极易感邪。若在夏令,自所无虑,但觉稍寒,即须慎之。尝见儿生未久,多有惊风发热抽搐等病者,率由乎此。小儿初生,天气

初诞法怎么用?《丹台玉案》 初诞法

小儿在胎.禀阴阳五行之气.以生脏腑百骸.藉胎液以滋养.受气既足.自然生育.出世之时.口含血块.啼声一出.随即咽下.而毒伏于命门.遇天行时气.或饮食停滞.或外感风寒.惊风发热等因.发为疮疹.须急于未啼时

初诞法怎么用?《保婴撮要》 初诞法

小儿在胎,禀阴阳五行之气,以生脏腑百骸,借胎液以滋养,受气既足,自然生育。分娩之时,口含血块,啼声一出,随即咽下,而毒伏于命门,遇天行时气久热,或饮食停滞,或外感风寒,惊风发热等因发为疮疹。须急于未啼

《景岳全书》 脉候(二)

浮数之脉,应发热,其不发热而反恶寒者,若有痛处,痈疽之谓也。洪大之脉,其主血实,积热疮肿。凡洪大者,痈疽之病进也。脓未成者,宜下之。脓溃之后,脉见洪大,则难治。若兼自利,尤有凶候。数脉主热,浮而数者,

《景岳全书》 阴阳篇(二)

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以证而言,则表为阳,里为阴;热为阳,寒为阴;上为阳,下为阴;气为阳

《景岳全书》 论难易(二)

谚云∶宁治十男子,莫治一妇人。此谓妇人之病不易治也。何也?不知妇人之病,本与男子同,而妇人之情,则与男子异。盖以妇人幽居多郁,常无所伸,阴性偏拗,每不可解,加之慈恋爱憎,嫉妒忧恚,罔知义命,每多怨尤,

《景岳全书》 神气死证(二)

《五常政大论》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移精变气论》帝曰∶余欲临病患,观死生,决嫌疑,欲知其要。如日月光,可得闻乎?岐伯曰∶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

《景岳全书》 阴阳气(二)

《至真要大论》帝曰∶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帝曰∶阳明,何谓也?曰∶两阳合明也。帝曰∶厥阴何也?曰∶两阴交尽也,气之相守司也,如权衡之不得相失也。夫阴阳之气,清静则生化治,动则

《景岳全书》 初辩痘证(二)

痘疹发热,大抵初时与伤寒相似。然伤寒之邪从表入里,故见各经之证,痘疹之毒则从里出表,故见五脏之证。如呵欠闷顿,肝证也;乍凉乍热,手足稍冷,多睡,脾证也;面燥腮赤,咳嗽喷嚏,肺证也;惊悸,心证也;凉耳冷

《景岳全书》 卷之五十二图集·古方八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