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 大惊卒恐(十六)

Posted 《景岳全书》

篇首语:少年意气强不羁,虎胁插翼白日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景岳全书》 大惊卒恐(十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景岳全书》 大惊卒恐(十六)

小儿忽被大惊,最伤心胆之气。口问篇曰∶大惊卒恐则气血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经脉空虚,血气不次,乃失其常,此《内经》概言受惊之病有如此。矧小儿血气尢非大人之比,若受大惊,则其神气失散,溃乱不堪,尚何实邪之有。斯时也,收复止气犹恐不暇,顾可复为清散耶?即如朱砂、琥珀之类,不过取其镇重之意,亦作救本之法。今幼科诸书皆以大惊之证,例作急惊论治,误亦甚矣。不知急惊、慢惊,一以风热,一以脾肾之虚,皆不必由惊而得。而此以惊恐致困者,本心胆受伤,神气陡离之病,所因不同,所病亦异,胡可以同日语也。
治大惊气散之病,当以收复神气为主,宜《秘旨》安神丸、七福饮、茯神汤、团参散、独参汤之类,加金银等物煎服之。

相关参考

大惊卒恐怎么用?《中医词典》c~d 大惊卒恐

病因名。见《景岳全书·小儿则》。小儿气血未充,神气脆弱,卒遇大惊恐吓,每易损及心、胆之气,恐则气下或气乱,使气血失调,而出现面赤,大便青,多烦,多哭,睡卧惊惕易醒,振动不宁。治宜安神定志,用秘旨安神丸

《景岳全书》 惊啼(十七)

小儿惊啼,证本与惊风不同,亦与大惊卒恐者有异。盖小儿肝气未充,胆气最怯,凡耳闻骤声,目视骤色,虽非大惊卒恐,亦能怖其神魂。醒时受怖,寐则惊惕,或振动不宁,或忽尔啼叫,皆神怯不安之证。总宜安神养气为主,

《景岳全书》 惊啼(十七)

小儿惊啼,证本与惊风不同,亦与大惊卒恐者有异。盖小儿肝气未充,胆气最怯,凡耳闻骤声,目视骤色,虽非大惊卒恐,亦能怖其神魂。醒时受怖,寐则惊惕,或振动不宁,或忽尔啼叫,皆神怯不安之证。总宜安神养气为主,

大惊卒恐怎么用?《幼幼集成》 大惊卒恐

(幼科以此为急惊,故详辨明之)张景岳曰,小儿忽被大惊,最伤心胆之气。《内经·口问篇》曰∶大惊卒恐,则气血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经脉空虚,血气不调,乃失其常。此《内经》概言受惊之

惊啼怎么用?《竹林女科证治》 惊啼

婴儿肝气未充,胆气最怯。凡耳闻骤声,目视骤色,虽非大惊卒恐,亦能怖其神魂。醒时受怖,寐则惊啼,或震动不宁,或忽尔啼叫,皆神怯不安之证。治宜安神养气为主,宜独参汤,团参散。若微烦热者,生脉散;热甚者,导

《景岳全书》 卷之十六理集·杂证谟

《景岳全书》 论下(十六)

《论》曰∶三阴皆受病,已入于府者,可下而已。此详义见前六经证。曰∶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按∶此以心下硬而热在脏,即脉虽浮大者,病亦属里,故不宜发汗,而当攻内也。曰∶伤寒不大便

《景岳全书》 腐肉(十六)

齐德之曰∶夫疮疡生于外,皆由积热蕴于内。《内经》谓血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留于节腠,必将为败。盖疮疽脓溃之时,头小未破,疮口未开,或毒瓦斯未出,疼痛难忍,所以立追蚀腐溃之法,使毒瓦斯外泄而不内攻

《景岳全书》 臀痈(五十六)

马益卿曰∶臀痈证,臀居小腹之下,此阴中之阴也,道远位僻,虽曰多血,然气运不到,血亦罕来,中年之后,尤虑患此。才有肿痛,参之脉证,但见虚弱,便与滋补。气血无亏,可保终吉。立斋曰∶凡治此者,毋伤脾胃,勿损

《景岳全书》 卷之二十六必集·杂证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