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四气怎么用?《育婴家秘》 感冒四气

Posted 《育婴家秘》

篇首语: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感冒四气怎么用?《育婴家秘》 感冒四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感冒四气怎么用?《育婴家秘》 感冒四气

感冒天时四气中,小儿亦与大人同,
必先岁气无轻犯,寒热温凉有逆从。
天地之气行乎四时者,有四气焉。[b]四气者[/b],风寒暑湿②之气也。人在气中,体之虚也,感则病矣。故[b]春伤风[/b],[b]夏伤暑[/b],[b]秋伤湿[/b]③,[b]冬伤寒[/b]。此四时之正气病也。小儿失其调理,尤易感之,嫩弱故也,治法与大人同,但剂小耳。又小儿病则发热,则发搐,此与大人异也。四时调理之法不同,春宜食凉不可犯温,更宜食寒不可犯热,秋宜食温不可犯凉,冬宜食热不可犯寒。然发表者。必宜用辛甘温之剂,如有可汗之症,必犯其禁而用之,经云:发表不远热者是也。但于汗药中少加凉药以制之,勿使热甚而发搐也。小儿四时感冒病,幼科未备。今特表而出之。
②风寒暑湿:原作“风寒暑热”,据忠信堂本改。
③湿:原作“温”,据忠信堂本改。

[b]小儿伤风寒者[/b],口不能言,脉无可诊,但以虎口之指之色验之也。钱氏云:男体重面黄,女面赤喘息恶寒,口中气热,阿欠顿闷,项急者是也。然病有表里阴阳之症,治有汗解温下之法,临病之时,当详察之,不可误也。如恶风寒者,必偎藏其身于母怀内,引衣密隐,是为表症,可微汗之,人参败毒散主之。如恶热,出头田面,扬手掷足,渴烦躁粪,掀衣气粗,是为里症,略与疏通之,小柴胡加大黄汤主之,方见惊风。中病即止。如失额冷,手足凉,口中冷气,面色暗淡,大便泄青,此为阴病里虚,当以温药救其里,以及中汤加附子主之。方见脾脏。如不恶风,大热大渴,此表里俱热,半表半里也,宜和解,柴胡白虎汤主之。又有夹食夹惊者,不可与上症同治也。夹惊伤寒者,或因惊之时,又感寒邪,以发散为主,宜脱甲散主之。或因伤寒发热,以致惊风者,宜退惊为主,以薄荷散主之。夹食伤寒者,如先伤寒,后伤食者,此食伤证也,枳实大黄丸主之。如先伤食后伤寒,无吐下者,先解其表:香葛散;后去其宿食:枳实大黄丸主之。如有吐泻者。以藿香正气散主之。
[b]人参败毒散:[/b]治四时感冒及时行瘟疫并痘疹,初发热宜服。
羌活,独活,前胡,柴胡,川穹,枳实,桔梗,茯苓,人参,甘草,各等分。
[口父]咀,水煎服。
斑疹,加防风、荆芥,名荆防败毒散。
痢疾时行,加陈仓米,名仓廪汤。
[b]柴胡白虎汤:[/b]治伤寒半表半里,大热大渴,自汗不止。
柴胡,人参,黄芩,知母,甘草,石膏。
[口父]咀,淡竹叶水煎服。
[b]脱甲散:[/b]治夹惊伤寒,烦渴。
柴胡(软),当归(酒),胆草,炙甘草,知母,各三钱。白茯苓,人参,川芎,各二钱半。麻黄(去根、节)一钱。
用连根葱白水煎服。
热甚加升麻、干葛。
[b]薄荷散:[/b]治伤寒发惊,痰涎壅甚。
薄荷叶,半两。羌活,全蝎(去毒),麻黄,甘草(炒),僵蚕(炒),天竺黄,白附子,薄荷汤调下一匙,略煎数沸,入竹沥少许,服。
[b]枳朴大黄丸:[/b]治伤食腹满烦热及伤寒后食复症①。
①伤寒后食复症:原作“伤寒后食服”,据忠信堂本改。
枳实,厚朴,大黄(酒煨),等分。
炼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用大栀子一个,劈破,淡豆豉三粒,水煎浓汁化下。
[b]香葛散:[/b]治夹食伤寒,不吐利者。
香附子,紫苏叶,等分。葛根,陈皮,青皮,各减半。炙甘草,又减半。
此香附散加减也。[口父]咀,生姜、葱白引,要温服,以汗微出为度。
伤食轻者,本方去葛根、姜、葱,加小枳实一枚,重者一分。
[b]三黄枳术丸:[/b]治伤食,乃下剂之轻者。有热者可服。
黄芩(酒炒),黄连(炒),大黄(酒煨),枳实(炒),白术各等分。
神曲糊丸,黍米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汤下。
[b]藿香正气散:[/b]治夹食伤寒,有吐利者。
藿香,白术(如发汗用苍术),厚朴,陈皮,半夏,白茯苓,白芷,桔梗,大腹皮,苏叶,甘草。
[口父]咀,人生姜片煎,徐徐服之。
心小儿风寒外感,用推摩掐捏法亦妙。

[b]中暑[/b],夏月有之,其症面垢,遍身大热。自汗。烦躁不安而渴,儿不能言,但吮乳不止,是渴也。治有二法。
富贵家小儿,居高厚深凉之处,其有病也,乃静而得之,谓之[b]中暑[/b]也。恶寒发热者,以人参白虎汤加城主之;不恶寒而发热者,人参白术汤,皆可服。热退,服调元生脉散。如有吐泄者,加味五苓散主之。乳母服清暑汤。
寻常家小儿,常在烈日之中,坐于热地之上,治于寒涧之内,其有病者,乃动而得之,为中热也。或有寒热者,或吐泻者,并以薷苓饮加减主之。
如上暑热二症,有发惊搐者,如先病热,后作搐者,辰砂五苓散和益元散主之。或先惊搐,又中暑者,以薷苓汤加减主之。
[b]人参白虎汤:[/b]方见肺脏。
有中暑不恶寒者,只恶热而渴,加麦冬、淡竹叶,水煎,调天水散。用滑石(水飞)六钱,甘草一钱,和匀。
无汗恶寒者,加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有汗恶寒者,加枝枝、白芍药。
[b]调元汤:[/b]见脾脏。加麦冬、五味子,乃生脉散二方合也。
[b]清暑汤:[/b]小儿一岁内中暑,以此方调其乳母。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地、麦冬、黄连、黄芩,等分。
[口父]咀,煎,食后服。
[b]五苓散:[/b]此治暑之要药也。方见肾脏。加朱砂。
吐泻加藿香、木瓜、砂仁。炼蜜丸,芡实大,陈皮汤化下。
有寒热,加香藿,厚朴(姜汁炒),白扁豆(炒)甘草(炒)。名薷苓汤。
有吐泄,再加藿香,木瓜。
有惊搐者,五苓散末二两,加辰砂三钱,黄芩(末)、甘草(末)各五钱,和匀,炼蜜丸,芡实大,麦冬汤下,名却暑丹。如先惊后中暑者,合香薷饮加人参、黄连、麦冬。

相关参考

《医学传心录》 瘟疫病感冒四气务要先明

丹溪曰: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皆相似者,名曰瘟疫病也。其病初憎寒壮热、头疼身痛、口渴、不恶风寒,治以人参败毒散表之、小柴胡汤和

《医学传心录》 瘟疫病感冒四气务要先明

丹溪曰: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皆相似者,名曰瘟疫病也。其病初憎寒壮热、头疼身痛、口渴、不恶风寒,治以人参败毒散表之、小柴胡汤和

《目经大成》 人参败毒散六

人参羌活独活柴胡前胡芎枳壳桔梗茯苓(各一两)甘草(五钱)虚者倍参除羌活、前胡;风湿甚加金银花、连翘、荆、防。感冒时气,目赤头痛,壮热憎寒,此方主之。风寒暑湿四气,人感其一,便有前症。倘四气互传,则为疫

四气怎么用?《本草蒙筌》 四气

凡称气者,是香臭之气。其寒热温凉,是药之性。且如鹅条中云∶白鹅脂性冷,不可言其气冷也。况自有药性,论其四气,则是香臭腥臊,故不可以寒热温凉配之。如蒜、阿魏、鲍鱼、汗袜,则其气臭;鸡、鱼、鸭、蛇,则其气

四气论怎么用?《古今医彻》 四气论

风寒暑湿.四气为病.加燥火而六焉.则不得概以伤寒混治也.盖寒伤经络.足太阳经主之.风伤皮毛.手太阴经主之.而寒亦有伤肺风亦能犯太阳.总之以辛温者治寒.辛凉者治风.其大较也.然麻黄虽热.体轻反能入肺.故

四气怎么用?《医学读书记》 四气

春气,少阳初升之气,阳方升而被抑,生气不达,则脏气内败,犹木郁则腐也。故曰∶逆春气,则少气不生,肝气内变。夏为盛长之气,心为太阳之脏。夏气不长,则心气不充,不充则内空若洞也。故曰∶逆夏气,则太阳不长,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四气兼中治法

孟仲法 对食性四气五味的认识

食物是维持生命和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食物的功能作用是按其所含的营养素和某些其他成份来决定的。其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即性味)也就是“食性”。食性的理论来源是以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为依据。同时又与中医中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四气兼中证论

风寒暑湿,本乎一气,性中相同,用中相背,风寒既能中五脏,暑湿其可不论。方论有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未苦时,但欲饮热;脾着,四肢浮肿,身重如石,不能自反身;肾着,身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

《育婴家秘》 幼科发微赋

*《育婴家秘》[明]万密。姚昌绶校注。医道至博,幼科最难。如草之芽兮,贵手调养;似蚕之苗兮,慎予保全。血气充兮,脉无可诊;神识未开兮,口不能言。城求于心,评察乎面,苟得其要也,握造化于妙手,未达其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