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怎么用?《中医基础理论》 痰饮

Posted 《中医基础理论》

篇首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痰饮怎么用?《中医基础理论》 痰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痰饮怎么用?《中医基础理论》 痰饮

(一)痰饮的基本概念
1.痰饮的病因学含义: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就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故痰饮是继发性病因之一。痰饮是致病因子和病理结果的统一体。一般说来,痰得阳气煎熬而成,炼液为痰,浓度较大,其质稠粘;饮得阴气凝聚而成,聚水为饮,浓度较小,其质清稀。故有“积水为饮,饮凝为痰”,“饮为痰之渐,痰为饮之化”,“痰热而饮寒”之说。在传统上,痰饮有有形和无形、狭义和广义之分。
(1)有形的痰饮:有形的痰饮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的实质性的痰浊和水饮而言。如咳咯而出的痰液,呕泄而出之水饮痰浊等。
(2)无形的痰饮:无形的痰饮是指由痰饮引起的特殊症状和体征,只见其症,不见其形,看不到实质性的痰饮,因无形可征,故称无形之痰饮。其作用于人体,可表现出头晕目眩、心悸气短、恶心呕吐、神昏谵狂等,多以苔腻、脉滑为重要临床特征。
(3)狭义的痰饮:狭义的痰饮是指肺部渗出物和呼吸道的分泌物,或咳吐而出,或呕恶而出,易于被人们察觉和理解,又称之为外痰。
(4)广义的痰饮:广义的痰饮泛指由水液代谢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及其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不易被人察觉和理解,又称之为内痰。
总之,痰饮不仅指从呼吸道咳出来的痰液,更重要的是指痰饮作用于机体后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这两方面,前者易于领会而后者却难以理解,但后者比前者更加重要。痰、饮、水、湿同源而异流,都是由于人体津液的运行、输布、传化失调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动因。四者皆为阴邪,具有阴邪的一般性质。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其中痰、饮、水三者的区别是: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
2.痰饮的病证学含义: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其广义者为痰饮病证的总称;其狭义者为饮证之一,系饮邪停于胃肠所致者。
(二)痰饮的形成
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所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因肺、脾、肾及三焦与水液代谢关系密切,肺主宣降,敷布津液,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湿;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运行之道路。故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湿而生痰饮。痰饮形成后,饮多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痰则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泛滥横溢,无处不到。既可因病生痰,又可因痰生病,互为因果,为害甚广,从而形成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
(三)痰饮的致病特点
1.阻碍经脉气血运行:痰饮随气流行,机体内外无所不至。若痰饮流注经络,易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等。若结聚于局部,则形成瘰疠、痰核,或形成阴疽、流注等。“瘰疠”是指发生于颈部、下颌部的淋巴结结核。小者为瘰,大者为疠,以其形状累累如珠故名。“痰核”是指发生在颈项、下颌及四肢等部位的结块,不红不肿,不硬不痛,常以单个出现皮下,以其肿硬如核大,故名痰核。“疽”为发于肌肉筋骨间之疮肿。其漫肿平塌,皮色不变,不热少痛者为“阴疽”。“流注”指毒邪流走不定而发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种化脓性疾病。
2.阻滞气机升降出入:痰饮为水湿所聚,停滞于中,易于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例如,肺以清肃下降为顺,痰饮停肺,使肺失宣肃,可出现胸闷、咳嗽、喘促等。胃气宜降则和,痰饮停留于胃,使胃失和降,则出现恶心呕吐等。
3.影响水液代谢:痰饮本为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其一旦形成之后,便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反过来作用于机体,进一步影响肺、脾、肾的水液代谢功能。如寒饮阻肺,可致宣降失常,水道不通;痰湿困脾,可致水湿不运;饮停于下,影响肾阳的功能,可致蒸化无力。从而影响人体水液的输布和排泄,使水液进一步停聚于体内,导致水液代谢障碍更为严重。
4.易于蒙蔽神明:痰浊上扰,蒙蔽清阳,则会出现头昏目眩、精神不振、痰迷心窍,或痰火扰心、心神被蒙,则可导致胸闷心悸、神昏谵妄,或引起癫狂痈等疾病。
5.症状复杂,变幻多端:从发病部位言,饮多见于胸腹四肢,与脾胃关系较为密切。痰之为病,则全身各处均可出现,无处不到,与五脏之病均有关系,其临床表现也十分复杂。一般说来,痰之为病,多表现为胸部痞闷、咳嗽、痰多、恶心、呕吐腹泻、心悸、眩晕、癫狂、皮肤麻木、关节疼痛或肿胀、皮下肿块,或溃破流脓,久而不愈。饮之为害,多表现为咳喘、水肿、疼痛、泄泻等。总之,痰饮在不同的部位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可归纳为咳、喘、悸、眩、呕、满、肿、痛八大症。

相关参考

痰饮眩晕怎么用?《中医词典》t~w 痰饮眩晕

病证名。指痰饮病以眩晕为主证者。又有“醉头风”之异名。《金匮要略》论痰饮,有“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等记述。临床有风痰眩晕、痰火眩晕、湿痰眩晕、停饮眩晕、实痰

痰饮眩晕怎么用?《中医词典》t~w 痰饮眩晕

病证名。指痰饮病以眩晕为主证者。又有“醉头风”之异名。《金匮要略》论痰饮,有“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等记述。临床有风痰眩晕、痰火眩晕、湿痰眩晕、停饮眩晕、实痰

妊娠痰饮怎么用?《圣济总录》 妊娠痰饮

论曰痰饮者,由气道涩滞,水饮停积,结聚而不散,令人膈脘痞闷,呕逆恶心,体重多唾,不思食饮,妊娠痰饮,不可专以破痰逐饮之剂。故昔人论诸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妊娠痰饮,呕逆恶心。利膈丸方半夏(三两汤洗

虚劳痰饮怎么用?《圣济总录》 虚劳痰饮

论曰虚劳之人,阳气不足,水饮下咽,入于胃腑,不能流传,致多痰饮,其候胸膈痞闷,倚息短气,怠惰嗜卧,心下悸动,咳嗽痰水,不欲饮食是也,治法宜调顺三焦,升降阴阳,使气道通流,即痰饮自消。治虚劳不足,四肢羸

肝气痰饮怎么用?《凌临灵方》 肝气痰饮

王(八月)脾肺气虚,中焦留伏痰饮,加以操劳动肝,肝气横逆,挟痰饮上犯于肺,气逆脘闷,咳嗽痰稠,脉左弦右滑,治宜降气豁痰。粉沙参新会皮紫石英赤苓炒苏子宋半夏炒白蒺八月扎杏仁旋复花玫瑰花姜汁炒竹茹

《茶饮保健》 552.旋天茶

原料:旋复花5g、天麻2g、菊花3g、绿茶3g。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祛风痰,利头目。用途:风湿痰饮上攻、头目眩胀晕旋。来源:《本草汇言》。

黄吉赓 阴虚痰饮证的病脉证治

先生认为痰饮病早期多为“阳虚阴盛”,但由于长期咳嗽,大量痰液排除出,日久津液耗损;或由于痰饮郁而化热,耗伤津液;或由于反复感受风热或燥热之邪,损耗津液;或由于经常使用激素或平喘药物,而产生阴虚火旺之象

黄吉赓 阴虚痰饮证的病脉证治

先生认为痰饮病早期多为“阳虚阴盛”,但由于长期咳嗽,大量痰液排除出,日久津液耗损;或由于痰饮郁而化热,耗伤津液;或由于反复感受风热或燥热之邪,损耗津液;或由于经常使用激素或平喘药物,而产生阴虚火旺之象

《诸病源候论》 虚劳痰饮候

劳伤之人,脾胃虚弱,不能克消水浆,故为痰饮也。痰者,涎液结聚在于胸膈;饮者,水浆停积在膀胱也。

《中医疾病预测》 第二节 痰信号的临床意义

痰致病极广泛,大凡人体脏腑体表上下内外皆可发生,其表现变幻万端,然总不外有形痰饮及无形痰饮之分。[b]一、无形痰病信号[/b]无形痰特点为痰作祟而形不可见,用治痰之法却可治愈,如痰迷于心可见神昏癫狂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