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续论怎么用?《医学从众录》 痢疾续论

Posted 《医学从众录》

篇首语: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痢疾续论怎么用?《医学从众录》 痢疾续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痢疾续论怎么用?《医学从众录》 痢疾续论

次男元犀按∶近传治痢有三禁。一曰发汗。盖以下利一伤其津液,发汗再伤其津液,津液去则胃气空,而下出之浊气,随汗势而上入胃中,遂成胀满难治。二曰利水。盖以痢疾里急后重,滞痛难忍,若前阴过利,而后阴愈涩,而积滞之物欲下甚难。三曰温补。盖以痢为湿热所伤,得温则以火济火,恐致腐肠莫救。得补则截住邪气,多致流连难愈。此三者,时医传授之心法也。
然亦有不可泥者。《医学真传》曰∶凡痢疾初起,发热不休,非肌表有邪,即经络不和。温散而调营卫,外邪一解,其痢自松。若概以为热,开手即用寒凉,多有陷入变剧者不少。故喻嘉言所谓下痢必从汗,先解其外,后调其内。首用辛凉以解其表,次用苦寒以清其里,一二剂愈矣。(用治痢之方再加发表之药)失于表者,外邪但从里出,不死不休,故虽百日之远,仍用逆流挽舟之法,引其邪而出之于外,则死症可活,危症可安。人参败毒散主之。(服后逼其临时燥,热顷之邪从表出热自解矣。)此可见发汗是治痢之要法也。
又喻嘉言有急开支河一法。谓热邪之在里者,奔逼于大肠,必郁于膀胱。膀胱结热,则气不化而小便短赤。不可用逆挽,宜从其小便而顺导之。然而水出高源,尤宜用辛凉之药,清肺之化源。《金匮》有下利肺痈者,紫参汤主之。(通因通用)。气利,诃藜勒散主之。(通以下涎液,消宿食,破结气,涩以固肠脱,通塞互用之意也。)亦见利水非古人之所忌也。
至于温补法,详于《景岳全书》。如佐关抑扶二煎,非温剂乎?胃关煎非补剂乎?虽矫枉之说,不能无偏,亦堪为肆用芩连楂朴者之救弊也,谁曰治痢有三禁乎?
喻嘉言曰∶又有骤受暑湿之毒,水谷倾囊而出,一昼夜七八十行,大渴引水自救,百杯不止。此则肠胃为热所攻,顷刻腐烂。更用逆挽之法,迂矣!远矣!每从《内经》“通因通用”之法,大黄、黄连、甘草,一昼夜连进三五十杯,俟其利止渴缓,乃始乎调于内,更不必挽之于外。盖邪如决水转石,乘势出尽,勿可挽也。
又曰∶治疟之法,当从少阳而进退其间。进而从阳,则从少阳为表法固矣。乃痢疾之表亦当从于少阳。盖水谷之气,由胃入肠,疾趋而下,始焉少阳生发之气不伸,继焉少阳生发之气转陷。故泛而求之三阳,不若专而求之少阳。俾苍天清净之气,足以升举水土物产之味,自然变化精微,转输有度,而无下利奔迫之苦矣。况两阳明经所藏之津液,既已下泄,尤不可更发其汗,当从少阳用和法,全非发汗之意。津液未伤者,汗出无妨;津液既伤者,皮间微微得润,其下陷之气已举矣。
[b]小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b](方见《金匮》)
喻嘉言曰∶此方乃少阳经半表半里之的剂。原方用半夏之辛温,半兼乎表;今改用栝蒌之凉苦,半兼乎里。退而从阴,则可进而从阳,不胜其任矣。但不必更求他药,惟于柴胡增一二倍用之,尤为进之之法也。
[b]人参败毒散[/b](方见《时方》)
喻嘉言曰∶活人此方,全不因病痢而出。但余所为逆挽之法,推重此方,盖借人参之大力,而后能逆挽之耳。
[b]胃关煎[/b](见泄泻)
[b]佐关煎[/b](《景岳》)
治生冷伤脾,泻痢未久者,宜此汤。此胃关煎之佐也。
浓朴(炒) 陈皮(各一钱,炒) 山药 扁豆 猪苓 泽泻(各三钱) 干姜(二三钱,炒) 肉桂(一二钱)甘草(七分,炙)
水煎服。如腹痛者,加木香、吴萸之类;泄甚者,加故纸、肉蔻之类。
[b]抑扶煎[/b](《景岳》)
治暴伤生冷,致成泻痢。初起血气未衰者,此胃关煎表里药也。
浓朴 陈皮 乌药(各一钱五分) 猪苓 泽泻 炮干姜(各二钱) 吴茱萸(五七分) 甘草(一钱,炙)
水煎服。
[b]斗门秘传方[/b](方见《时方》)
治毒痢。脏腑撮痛,脓血赤白,或下血片,日夜不息,及噤口恶痢他药所不能治者,立见神效。
[b]附子丸[/b](《圣济总录》) 治洞泄寒中,注下水谷,或痢赤白,食已即出,食物不消。(春伤热风,邪气流连,至长夏发为洞泄。阴生于午,至未为甚,长夏之时脾土当旺,脾为阴中之至阴,故阴气盛。阴气既盛则生内寒而洞泄矣。)
附子 乌梅肉(各一两,炒) 川连(二两,炒) 干姜(一两半,炒)
蜜丸桐子大。米饮下二十丸。
[b]通圣散[/b](《圣济总录》)
治血痢腹痛,日夜无度。
大枣 乌梅(各三枚) 甘草(三钱) 干姜(一钱五分)
水煎服。
[b]和中散[/b](《圣济总录》)
治冷热痢,腹痛里急。
附子(一钱四分,赤痢减半) 川连(一钱四分,白痢减半) 乳香(一分五厘)
共为末,米饮汤下。未止,用青皮再下二服。
[b]黑豆汤[/b](《圣济》)
治赤白痢,服药不止。
黑豆(炒,去皮,四两) 甘草(二两)
用绵裹,入湖水煎二杯,分二服。

相关参考

虚痨续论怎么用?《医学从众录》 虚痨续论

(前论俯首从时不过于时,法中录其可以姑从者为浅病立法。余复续此论从《内经》“劳者温之、损者温之”两言,悟入左右逢源,取效捷如影响。至于痰饮、咳嗽、怔忡、不寐及妇人经水不调等病,皆虚痨中必有之症,已详各

续论怎么用?《医学实在易》 续论

凡大吐大泻,一阵紧一阵者,其人必汗出如雨,身冷如冰,目眶塌陷,声音低小,鼻唇指甲青黑,手足挛急,甚至一身肌肉为大汗大下消脱不留,或但吐而不泻,或但泻而不吐,六脉沉伏,或六脉全无者,救之之法,生死缓急,

咳嗽续论怎么用?《医门法律》 咳嗽续论

昌着咳嗽论,比类《内经》,未尽底里,窃不自安。再取《金匮》嚼蜡,终日不辍,始得恍然有会,始知《金匮》以咳嗽叙于痰饮之下,有深意焉。盖以咳嗽必因之痰饮,而五饮之中,独膈上支饮,最为咳嗽根底。外邪入而合之

消渴续论怎么用?《医门法律》 消渴续论

昌着消渴论,聊会《内经》大意,谓始于胃而极于肺肾,定为中上下之三消。其他膈消亦积食证,要亦中上之消耳,然未得《金匮》之实据,心恒不慊。越二岁,忽忆《内经》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胃

大腹痛怎么用?《中医词典》c~d 大腹痛

病证名。指脐以上腹部疼痛。《医学从众录·心痛续论》:“大腹痛者,乃太阴脾土之邪。”其病或受有形而痛,或受无形而痛。宜辨别病因与疼痛的性质。暴伤饮食,则胃脘先痛而后入腹;暴触怒气,则两胁先痛而后入腹;血

大腹痛怎么用?《中医词典》c~d 大腹痛

病证名。指脐以上腹部疼痛。《医学从众录·心痛续论》:“大腹痛者,乃太阴脾土之邪。”其病或受有形而痛,或受无形而痛。宜辨别病因与疼痛的性质。暴伤饮食,则胃脘先痛而后入腹;暴触怒气,则两胁先痛而后入腹;血

《景岳全书》 夏月伏阴续论(二十三)

夏月伏阴在内,此本天地间阴阳消长之正理。顾丹溪特为此论而反乖其义,因以致疑于人。其谓何也?观其所论曰∶人与天地同一橐,子月一阳生,阳初动也;寅月三阳生,阳初出于地也,此气之升也。巳月六阳生,阳尽出于上

痢疾怎么用?《临证实验录》 痢疾

《辨证录》 痢疾门(十二则)

人有夏秋之间,腹痛作泻,变为痢疾,宛如鱼冻,久则红白相间,此是肝克脾土也。盖夏秋之间,寒热必然相杂,肝遇凉风,则木气不舒,上不能宣,必至下克。而脾胃之中受三夏暑热,欺肝木凋零,乃与肝木相争。肝木激而成

痢疾怎么用?《医学传灯》 痢疾

脉诀云.痢疾脉沉细者生.洪大者死.此言久病也.初起之时.元气未虚.谷气尚强.其脉未有不滑而大者.惟久病之后.元气已虚.谷食又少.故脉宜沉细.不宜洪大也.夫痢疾之起.由于暑食伤脾.不能运化.并于血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