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苏生 柴胡牡蛎配伍之功用
Posted 陈苏生
篇首语: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陈苏生 柴胡牡蛎配伍之功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苏生 柴胡牡蛎配伍之功用
柴胡和牡蛎均为先生所赏用之药物。在先生赏用的药对当中,最常用而最具新意的便是柴胡与牡蛎同用。先生认为两药配伍,总的来说,既具双向性之调节作用,又具同向性的协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人咸知柴胡辛散,有煽动肝阳上升之弊。加入牡蛎咸寒沉降之品,善于潜阳平肝,则一升一降,一散一收,自有调节之妙。以此调节功能性高血压有良效。
(2)柴胡散邪,散而不收,牡蛎敛而不散,两药合用,可互相牵制。以此解诸高热,便无汗出阳越之虞。《神农本草经》谓柴胡善治往来寒热。《本草别录》谓牡蛎能除骨节营卫之留热,故两药相伍,外感内伤之热皆可用之。
(3)柴胡擅治胁下满,王好古《汤液本草》谓以牡蛎佐之有软坚泄结之功,善治结核瘰疠。今人体外实验,两药同用有疏通淋巴、推陈致新之功。故凡是淋巴系统病变,无论病在内外上下均可引以为主药,贵在可以久服,无不良副作用。
(4)柴胡有消炎抗病毒作用,恰恰牡蛎的体外实验,亦有抗某种病毒的作用如小儿脊髓灰质炎病毒等。两者配伍,可谓两美并臻。 柴胡有加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牡蛎亦有促使免疫功能增强的作用,这种同向性的协同作用,增强了机体抗感染能力,又调节了免疫功能。比之单纯用激素而不能排除副作用,有其安全稳妥的长处。所以先生于一切免疫性失调所致的疾病,无论其为肝炎、肾炎、风湿热、红斑狼疮、过敏性哮喘皆用之。有时加用“土忍翘薇”药组(后文另有介绍)以佐之,更为应手。
(5)柴胡有抑制疟原虫的发育并消灭之的作用,恰恰牡蛎之传统经验亦善治温疟洒洒寒热往来,故两药合用,其效不在常山草果之下,而稳妥则过之。
(6)柴胡善能调经解郁,牡蛎善治惊恚怒气妇人带下,除老血症瘕。两药同用,对女子经带不调、情志忧郁所引起之神经衰弱诸症,有宣畅气血推陈致新之功。能宣阳气之不达、阴气之不舒,故适用范围极广。举凡一切脾胃气痛、胃溃疡(胃酸过多)、胃下垂、食不甘、寐不安、周身失调之症,服之均宜。所以然者,气血调和则百病自安也。
(7)柴胡为肝胆病必用,可治黄疸肝炎、脾大胁痛等。牡蛎化痰软坚理脾消积。两药合用,有舒肝利胆化痰去癖、理脾消肿行水泄浊之功,故肝胆脾胃之病证皆适用之。徐洄溪说:“柴胡《本经》谓其功专肠胃”,牡蛎则为为制酸和中良药,故胃溃疡胃脘痛皆赏用。
相关参考
综上所述,柴胡牡蛎两药相伍,既宣阳气之不达,又展阴气之不舒,能潜浮阳、敛真阴,舒肝郁、软坚癖,自成协同、双向调节之妙。先生益以此药对与某些药物相伍,组成药组,互补增效,更好地发挥功效特长。其作用又可归
柴胡牡蛎相伍,虽如上所述可用于内伤外感之热。奈人之发热,天时、地理、禀赋、受邪性质均有不同,则发热之兼夹症状自亦有别。通过药组的作用,就有了分别不同的适应征。[b]配伍举例[/b](1)柴牡----防
柴胡牡蛎相伍,虽如上所述可用于内伤外感之热。奈人之发热,天时、地理、禀赋、受邪性质均有不同,则发热之兼夹症状自亦有别。通过药组的作用,就有了分别不同的适应征。[b]配伍举例[/b](1)柴牡----防
先生积60余年之临床经验,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药对及药组,加减损益皆有法度。柴胡、牡蛎两药为先生临床极为赏用之药,故其药对及在柴牡药对基础上组成的药组,另成一节所述如前。本节兹就除柴牡以外之先生常用的
先生积60余年之临床经验,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药对及药组,加减损益皆有法度。柴胡、牡蛎两药为先生临床极为赏用之药,故其药对及在柴牡药对基础上组成的药组,另成一节所述如前。本节兹就除柴牡以外之先生常用的
[b]治疗作用:[/b]舒肝和络[b]适应范围:[/b]气机不畅、血行不利、消化障碍、湿热郁滞。[b]方药组成:[/b]柴胡9~12g生牡蛎(先煎)30~40g香附、乌药、白芍、当归、郁金、苍术、丝瓜
柴胡牡蛎相伍,功能宣畅气血前已述及。所谓宣畅气血,实偏重于调畅气机的升降出入,以气机的流畅来推动血行的畅利,亦即指调整功能紊乱性的疾患。然功能之紊乱,如忧郁惊恚、肝阳上亢、奔豚冲逆、痞气撑胀、肠胃积滞
柴胡牡蛎相伍,功能宣畅气血前已述及。所谓宣畅气血,实偏重于调畅气机的升降出入,以气机的流畅来推动血行的畅利,亦即指调整功能紊乱性的疾患。然功能之紊乱,如忧郁惊恚、肝阳上亢、奔豚冲逆、痞气撑胀、肠胃积滞
舒肝和络饮由柴胡、牡蛎、香附、乌药、郁金、菖蒲、苍术、厚朴、夜交藤、合欢皮十味药组成。此方贯穿了先生“病多参郁,调气为要”的指导思想,临床适应面广,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神经精神系统、心血管系统、妇科月经
中医的复方组成是发挥中药疗效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的优越性在于通过药物的有机配合,达到提高药物的疗效,并削弱其不良副作用的目的。它包含了中药配伍上所说的相须、相畏、相反等作用,亦即现代药物学上所说的协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