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限怎么用?《黄帝内经太素》 寿限

Posted 《黄帝内经太素》

篇首语: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寿限怎么用?《黄帝内经太素》 寿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寿限怎么用?《黄帝内经太素》 寿限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故中年而寿尽矣”,见《灵枢》卷八第五十四《天年篇》。自“黄帝曰:其气盛衰”至末,见《甲乙经》卷六第十二。自“黄帝问于岐伯曰:人年老而无子者”至末,见《素问》卷一第一《上古天真论》。

[b]黄帝曰:人之夭寿各不同,或夭,或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b]
问有四意:夭、寿、卒死、病久。
平按:《灵枢》“人之夭寿”作“人之寿夭”;“或夭、或寿”作“夭寿”。

[b]岐伯曰:[/b]
答中答其得寿,余三略之。得寿有九:

[b]五脏坚固,[/b]
谓五脏形,坚而不虚,固而不变,得寿一也。

[b]血脉和调,[/b]
谓血常和,脉常调,得寿二也。

[b]肌肉解利,[/b]
谓外肌肉肉,各有分利,得寿三。
平按:注上“肉”字,恐是“内”字之误。

[b]皮肤緻密,[/b]
緻,大利反。谓皮腠闭密,肌肤緻实,得寿四。

[b]营卫之行,不失其常,[/b]
谓营卫气,一日一夜,各循其道,行五十周,营卫其身,而无错失,得寿五。

[b]呼吸微徐,[/b]
谓吐纳气,微微不粗,徐徐不疾,得寿六。

[b]气以度行,[/b]
呼吸定息,气行六寸,以循度数,日夜百刻,得寿七。

[b]六腑化谷,[/b]
胃受五谷,小肠盛受,大肠传导,胆为中精决,三焦司决渎,膀胱主津液,共化五谷,以奉生身,得寿八。

[b]津液布扬,[/b]
所谓泣、汗、涎、涕、唾等,布扬诸窍,得寿九也。
平按:注“涎”,袁刻作“液”。

[b]各如其常,故能久长。[/b]
上之九种营身之事,各各无失,守常不已,故得寿命长生久视也。
平按:“久长”《灵枢》作“长久”。

[b]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者,何以致之?[/b]
问其得寿所由。

[b]岐伯曰:使道隧以长,[/b]
谓有四事得寿命长:使道,谓是鼻空使气之道;隧以长,出气不壅。为寿一也。

[b]其墙高以方,[/b]
鼻之明堂,墙基高大方正,为寿二也。

[b]通调营卫,三部三里,[/b]
三部,谓三焦部也。三里,谓是膝下三里,胃脉者也。三焦三里,皆得通调,为寿三。

[b]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也。[/b]
起骨,谓是明堂之骨。明堂之骨,高大肉满,则骨肉坚实,为寿四也。由是四事,遂得百岁终也。

[b]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b]
问其夭死。
平按:《灵枢》自“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至“故中年而寿尽矣”一段,叙次在“形骸独居而终矣”之后。

[b]岐伯曰:其五脏皆不坚,[/b]
夭者亦四:五脏皆虚,易受邪伤,为夭一也。

[b]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b]
使道短促,鼻空又大,泄气复多,为夭二也。
平按:“不长”,袁刻作“不通”,依原钞更正,《灵枢》亦作“不长”。

[b]又卑基墙,[/b]
鼻之明堂,基墙卑下,为夭三也。

[b]薄脉少血,其肉不实,数中风,血气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b]
脉小血少,皮肉皆虚,多中外邪,血气壅塞,真邪相攻,引乱真气,为夭四。
平按:《灵枢》“不实”作“不石”;“中风”作“中风寒”。

[b]故中年而寿尽矣。黄帝曰:善。[/b]
黄帝闻夭寿之所由,故赞述之也。
平按:“故中年而寿尽矣”,《灵枢》作“故中寿而尽也”。

[b]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b]
消息盈虚,物化之常,故人气衰,时时改变,以至于死地,各不同形,故请陈之也。

[b]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鬓颁白,平盛不摇,故好坐。[/b]
血,营血也。气,卫气也。大盛,内盛也。始疏,外衰。
平按:《甲乙经》“人生”作“人年”;“始疏”作“始开”;“颓落”作“剥落”;“发鬓”作“鬓发”。《灵枢》“鬓”作“颇”;“颁”作“斑”。又按:原钞“平盛不摇”,“平”字傍有“丕,彼悲反,大也”六字,疑“平盛”应作“丕盛”,别本作“丕”。

[b]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喜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魄离故言喜误。九十岁,肾气焦,脏枯,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b]
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此为五行相生次第,故先肝衰,次第至肾也。至于百岁,五脏虚坏,五神皆去,枯骸独居,称为死也。
平按:“始减”,《灵枢》作“始灭”。“喜忧悲”,《灵枢》作“苦忧悲”,《甲乙经》作“乃善忧悲”。又《甲乙经》“惰”作“堕”;“皮肤枯”作“皮肤始枯,故四肢不举”。“魄离”二字,《灵枢》不重,《甲乙经》作“魂离魄散”。“喜误”,《灵枢》、《甲乙经》均作“善误”。“脏枯”,《甲乙经》作“脏萎枯”。《灵枢》“脏”上有“四”字,下无“枯”字。又《甲乙经》“百岁”上有“至”字;“终”下有“尽”字。

[b]黄帝问于岐伯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b]
材力,摄养之力也。天数,天命之数也。
平按:《甲乙经》无此一段及下“岐伯曰”三字。

[b]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更齿发长。[/b]
肾主骨发,故肾气盛,更齿发长。
平按:“更齿”《素问》、《甲乙经》均作“齿更”。

[b]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伏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b]
天癸,精气也。任冲脉起于胞中下极者也,今天癸至,故任脉通也,伏冲之脉起于气街,又天癸至,故冲脉盛也。二脉并营子胞,故月事来以有子也。
平按:“天癸”《甲乙经》作“天水”,下同。“伏冲”《素问》作“太冲”,新校正云:“《太素》作伏冲,下同。”与此正合。

[b]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b]
真牙,后牙也。长极,身长也。

[b]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b]
身之筋、骨、体、发,无不盛极。

[b]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惰。[/b]
阳明脉起于面,行于头,故阳明衰,面与发始焦落。
平按:“始焦”《甲乙经》作“皆焦”;“惰”作“白”,《素问》作堕。

[b]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白。[/b]
三阳,太阳、少阳、阳明也。三阳脉俱在头,故三阳衰,面焦发白。
平按:“发白”《素问》作“发始白”,《甲乙经》无此一段。

[b]七七,任脉虚,伏冲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b]
任、冲二脉气血俱少,精气尽,子门闭,子宫坏,故无子。
平按:“伏冲衰少”《素问》、《甲乙经》作“太冲脉衰少”。

[b]丈夫年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五八,肾气衰,发惰齿藁。六八,阳气衰于上,面焦,鬓发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b]
齿藁者,骨先衰,肉不附,故令齿枯也。
平按:“写”《甲乙经》作“泻”,下同。“肌肉满”,《素问》、《甲乙经》均作“肌肉满壮”。“阳气衰于上”《素问》作“阳气衰竭于上”。“肾脏衰”《甲乙经》作“肾气衰”。

[b]肾则生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写。今五脏皆衰,[/b][平按:《素问》、《甲乙经》“生水”均作“主水”;“乃写”均作“乃能泻”。以下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及《甲乙经·形气盛衰大论》补入。][b]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b]

相关参考

[附篇]怎么用?《黄帝内经太素》 [附篇]

《黄帝内经太素》 《黄帝内经太素》遗文

平按:①从王注《素问》林亿等新校正及林亿等校正《甲乙经》、《脉经》与日本《医心方》所引考补,当在今本所缺七卷中。其各书所引,仍逐条附注于下,以便稽考。①“平按”二字为编者所加。[b]饮食有常节,起居有

天忌怎么用?《黄帝内经太素》 天忌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八第二十六《八正神明论篇》。新校正云:“《八正神明论》又与《太素·知官能篇》大意同,文势小异。”检本书十九卷《知官能篇》,与本篇《天忌》及下篇《本神论》文意多同,亦可

《黄帝内经太素》 《校正内经太素杨注》后序

《内经太素》杨上善注三十卷,两《唐志》皆着录,北宋以还,渐多散佚,《宋志》仅存三卷,元以来遂鲜称及之者,盖亡失久矣。光绪中叶,吾乡杨惺吾先生始从日本获唐写卷子本影钞以归,存二十三卷。桐庐袁忠节公得其书

前言怎么用?《黄帝内经太素》 前言

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黄帝内经》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中医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思想均发端于这部两千多年前的伟大经典,因此,对《黄帝内经》(《灵枢》、《素问》)的研究,历代不乏其人。从文献学的角度,用音韵、

重身病怎么用?《黄帝内经太素》 重身病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七《奇病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十三第十。[b]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重身,九月而瘖,此为何[平按:从《太素》残卷补入。]病?岐伯曰:胞之络脉绝。问曰:何以言

痈疽怎么用?《黄帝内经太素》 痈疽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此其候也。黄帝曰:善”,见《灵枢》卷十二第八十一《痈疽篇》。又自篇首至“脏伤故死矣”,见《甲乙经》卷十一第九上篇。又自“黄帝曰:愿尽闻痈疽之形”至“此其候也。黄帝曰:善”,见《甲乙

耳聋怎么用?《黄帝内经太素》 耳聋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后取足”,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四《厥病篇》,又见《甲乙》卷十二第五。自“聋而不痛”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六《杂病篇》,《甲乙》同上。[b]耳聋无闻,取耳中;[/b]耳中,听宫、

冲脉怎么用?《黄帝内经太素》 冲脉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孰能导之”,见《灵枢》卷六第三十八《逆顺肥瘦篇》,又见《甲乙经》卷二第二。自“黄帝曰:愿闻人之五脏”至末,见《素问》卷二十一第三十九《举痛论篇》。[b]黄帝曰:脉行之逆顺奈何?[/

六腑生病怎么用?《黄帝内经太素》 六腑生病

平按:此篇见《素问》、《甲乙》同上篇。[b]五脏不平,六腑闭塞之所生。[/b]六腑受谷气,传五脏,故六腑闭塞,脏不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