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词典》r~s 《伤寒六经定法》

Posted 《中医词典》r~s

篇首语: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医词典》r~s 《伤寒六经定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医词典》r~s 《伤寒六经定法》


伤寒著作。即《舒氏伤寒六经定法》。一卷。清·舒诏撰。作者治《伤寒》数十年,颇见功力。因此分析伤寒六经的证候深有见地。并扼要介绍其治法,治法中汲取了后世的一些经验方。本书或附刊于《舒氏伤寒集注》一书。

相关参考

《中医词典》r~s 《伤寒六经辨证治法》

伤寒著作。八卷。清·沈明宗撰于1693年。沈氏深研仲景之学,历20余年着得此书。于《伤寒论》注家中,比较推崇方有执、喻嘉言,认为《伤寒论》中所谈六气外感,主要是“风伤卫、寒伤营”,“而括燥湿于寒伤营,

《中医词典》r~s 《伤寒论》

《伤寒论》全书10卷,22篇。六经病脉证并治是该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专门讨论急性外感热病——伤寒病的专着。张仲景吸取了《素问·热论》中的六经分证法,以六经为纲,将病者的病状、脉候,根据其虚实表里寒热来

《中医词典》r~s 《伤寒心法要诀》

伤寒著作。三卷(即《医宗金鉴》卷三十六-三十八)。清·吴谦等编撰。作者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伤寒论》原著,使能触类旁通,遂将总论内容、六经辨证,及伤寒常见病证,类伤寒、瘟疫、温病等,“撮其要旨,编为歌诀”

《中医词典》r~s 《伤寒心法要诀》

伤寒著作。三卷(即《医宗金鉴》卷三十六-三十八)。清·吴谦等编撰。作者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伤寒论》原著,使能触类旁通,遂将总论内容、六经辨证,及伤寒常见病证,类伤寒、瘟疫、温病等,“撮其要旨,编为歌诀”

《中医词典》r~s 《伤寒第一书》

伤寒著作。四卷,附余二卷。清·沈月光传,车宗辂、胡宪丰编订。书成于乾隆年间(1736-1795)。本书论述伤寒证治较简要,并试图以八卦图说、河图洛书等内容,注释伤寒六经病机。此虽开拓了视野,却未必尽合

《中医词典》r~s 《伤寒秘要》

伤寒著作。二卷。明·董玹纂定,胡正心参补。首载伤寒约论,次述六经病证,并分述伤寒诸症以及与伤寒有关的症候、病证66则,末附治疗方剂102首及备用效方19首。现有抄本和十竹斋刊《袖珍本医书》。

《中医词典》r~s 《伤寒溯源集》

伤寒著作。原名《重编张仲景伤寒论证治发明溯源集》。十卷,二十二篇。清·钱潢撰于1707年。钱氏认为世传的《伤寒论》刊本、注本的条文,前后舛错,六经混乱。遂重予编订,详加诠释,各经皆列纲领,每方均有方论

《中医词典》r~s 《伤寒论翼》

伤寒著作。二卷。清·柯琴撰于1674年。作者对前人编集、校注、整理《伤寒论》持有异议,对《伤寒论》的编次及证治、方药进行全面探讨。既不取叔和旧制,又反对三纲鼎立。主张以方名证,方从六经。认为“伤寒、杂

《中医词典》r~s 《伤寒论释义》

伤寒著作。①《中医临床参考图书》之一。成都中医学院主编。本书以提要、释义为主,结合词解,选注诠释《伤寒论》。论述简明,选择诸家学说亦较精炼。卷首概论部分能融汇经义,使读者对六经辨证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

《中医词典》r~s 《伤寒论释义》

伤寒著作。①《中医临床参考图书》之一。成都中医学院主编。本书以提要、释义为主,结合词解,选注诠释《伤寒论》。论述简明,选择诸家学说亦较精炼。卷首概论部分能融汇经义,使读者对六经辨证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