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怎么用?《本草纲目》 地榆
Posted 《本草纲目》
篇首语: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地榆怎么用?《本草纲目》 地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地榆怎么用?《本草纲目》 地榆
「释名」玉豉、酸赭。「气味」(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
1、吐血。用地榆三两,加米醋一升,煮沸十多次,去渣汁,饭前热服一合。
2、妇女漏下,赤白不止,人极黄瘦。治方如上。
3、血痢不止。用地榆晒干,研细。每服二钱,掺在羊血上炙熟食下。又方:单用地榆煎汤,每服三合。
4、赤白下痢。用地榆一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半,去渣,熬成膏。每服三合,空腹服。一天服两次。
5、大便下血,长期不愈。用地榆、鼠尾草各二两,加水二升,煮成一升,一次服完。
6、小儿疳痢。用地榆煮汁。熬如饴糖。服之有效。
7、毒蛇螫人。用新地榆根捣汁饮下,并以搽伤口。
8、虎犬咬伤。用地榆煮汁饮下,再以地榆末敷伤口。单用白开水冲服地榆末亦可。
9、小儿湿疮。用地榆煎成浓汁,一天洗疮两次。
10、小儿面疮,红肿烧痛。用地榆八两,加水一斗,煎成五升,温洗患处。
相关参考
(山草)清下焦血热血崩地榆(专入肝肠胃)。苦酸微寒。性沉而涩。诸书皆言因其苦寒。则能入于下焦血分除热。俾热悉从下解。又言性沉而涩。凡人症患吐衄崩中。肠风血痢等症。(肠风下血。清而色鲜。四射如溅。乃风性
涩,止血苦酸微寒。性沉而涩(本草未尝言涩,然能收汗止血,皆酸敛之功也),入下焦,除血热。治吐衄崩中(血虚禁用),肠风(血鲜者为肠风,随感而见也;血瘀者为脏毒,积久而发也。粪前为近血,出肠、胃;粪后为远
涩,止血苦酸微寒。性沉而涩(本草未尝言涩,然能收汗止血,皆酸敛之功也),入下焦,除血热。治吐衄崩中(血虚禁用),肠风(血鲜者为肠风,随感而见也;血瘀者为脏毒,积久而发也。粪前为近血,出肠、胃;粪后为远
气微寒,味甘、酸。苦而酸,气味俱浓,阴也。《本草》云∶主妇人乳产,七伤,带下,月水不止,血崩之疾。除恶血,止疼痛,肠风泄血。《象》云∶治小儿疳痢。性沉寒,入下焦,治热血痢。去芦。《心》云∶去下焦之血。
味苦微寒。主妇人乳痓痛,七伤带下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金创(《御览》引云:主消酒,又云明目,《大观本草》,消酒作黑字,而无明目)。生山谷。《名医》曰:生桐柏及冤句,二月八月,采根,暴干。案《广雅》
味苦、甘、酸,微寒,无毒。主治妇人乳痛,七伤,带下十二病,止痛,除恶肉,止汗,治金疮。止脓血,诸恶疮,热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生桐柏及宛朐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得发良
味苦、甘、酸,微寒,无毒。主妇人乳痛,七伤,带下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金热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生桐柏及宛朐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得发良,恶麦门冬。今近道处处有,叶
〔害〕性寒而下行,凡脾胃虚寒作泄,法并禁用。白痢久而胃弱,胎产虚寒,泄泻血崩,脾虚作泄等症,亦在禁例。〔利〕味苦寒,入肝、大肠二经。止血痢肠风,除带下五漏,善主下焦血症,兼去湿热。〔修治〕二八月采,似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b]地榆[/b]或[b]长叶地榆[/b]的干燥根。『产地』湖北、湖南及广东等地。『采收季节』秋季采挖。『炮制方法』将原药洗去灰泥,冬春季用温水浸泡1~2天,夏秋季用冷水浸泡1
味甘、酸,无毒.止脓血,诸,恶疮,热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作金疮膏.生桐柏及腕朐.二月、八月采根,曝干.(得发良,恶麦门冬.)《本经》原文∶地榆,味苦,微寒.主妇人乳痛七伤,带下病,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