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 竹叶黄耆汤

Posted 《医宗金鉴》

篇首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宗金鉴》 竹叶黄耆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宗金鉴》 竹叶黄耆汤

治消渴,气血虚,胃火盛而作渴。
淡竹叶 生地黄各二钱 黄耆 麦冬 当归 川芎 黄芩 甘草 芍药 人参 半夏 石膏 各一钱,右水煎服。
【集注】柯琴曰:气血皆虚,胃火独盛,善治者补泻兼施;寒之而不至损阳,温之而不至助火,扶正而邪却矣。四君子气药也,加黄耆而去芩,术者,恐火就燥也。四物汤血药也,倍地黄而用生者,正取其寒也。人参,黄耆,甘草治烦热之圣药,是补中有泻矣。且地黄之甘寒,泻心肾之火,竹叶助芍药清肝胆之火,石膏佐芍药清脾胃之火,麦冬同黄芩清肺肠之火,则胃火不得独盛,而气血之得补可知。惟半夏一味温中辛散,用之大寒剂中,欲其通阴阳之路也。岐伯治阴虚而目不瞑者,饮以半夏汤,覆杯则卧,今人以为燥而渴者禁用,是不明阴阳之理耳。
【按】是方即竹叶石膏汤加生地,当归,白芍,川芎,黄耆,黄芩也。彼则治伤寒解后,烦渴少气,气逆欲吐。此则治消渴,气血虚,胃火盛。因其气虚,故加黄耆佐人参,甘草以补气;因其血虚,故加归,芎,芍,地以补血;因其胃火盛,故加黄芩佐石膏以清胃火。其烦渴则一,故余药皆同也。于此二方推之,用半夏之意,自可知矣。
故脾者为胃行其津液也,脾湿胃燥,津液不行,得火则化痰,得寒则成饮。胃火清,脾湿燥,其痰饮自除矣。半夏消痰破饮,使未化痰之津液回清,而已成痰之浊液自化,非他药所可比伦也,故二方于胃火盛燥渴中同用之。

相关参考

《医宗金鉴》 防己黄耆汤方

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白术七钱半黄耆(去芦)一两一分右锉麻豆大,每炒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

《医宗金鉴》 防己黄耆汤方

(见湿病中)□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身肿而冷,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

《医宗金鉴》 防己黄耆汤方

(见湿病中)□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身肿而冷,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

《医宗金鉴》 桂枝加黄耆汤方

桂枝芍药各二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黄耆二两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取微汗,若不汗更服。□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搏,名曰沉。趺阳

作渴怎么用?《医宗金鉴》 作渴

伤损作渴:●若因亡血过多者,用四物汤加人参、白术,如不应,用人参、黄耆以补气,当归、熟地以补血,或用八珍汤。●若因胃热伤津液者,用竹叶黄耆汤。●如胃虚津液不足,用补中益气汤。●如胃火炽盛,用竹叶石膏汤

《医宗金鉴》 激经胎漏尿血证治

阿胶汤 黄耆汤 银苎酒 加味四物汤19。激经无病不须治,子大能食经自停,胎漏下血多因热,四物阿胶栀侧芩。或下黄汁豆汁样,黄耆糯米苎根银,若是尿血膀胱热,四物血余共茅根。【注】激经无他证相兼者,不须用药

《医宗金鉴》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去节汤泡)半两甘草(炙)一两薏苡仁半两杏仁(去皮、尖,炒)十枚右锉麻豆大,每服四钱,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耆汤主之。【注】脉浮,风也,身

发渴证治怎么用?《医宗金鉴》 发渴证治

参麦饮 加味四物汤 竹叶归耆汤4。气虚津短参麦饮,血虚四物粉麦煎,渴甚竹叶归耆效,参术归耆竹叶甘。【注】产后气虚津液不足而渴者,宜参麦饮,即人参,麦冬,五味子也。血虚而渴者,宜四物汤加花粉,麦冬;若渴

药用价值 防风黄耆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国古代很早已使用单味药物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又学会将几种药物配合起来,经过煎煮制成汤液,即是我们所说的方剂。今天为大家介绍防风黄耆汤这种方剂。【处方】防风、黄耆等分。【功能主治】中风不能言

《医宗金鉴》 黄耆建中汤

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夜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诸不足诸证。黄耆 胶饴 白芍 甘草 桂枝 生姜 大枣,右七味,水煎服。【集注】喻昌曰:虚劳而至于亡血,失精,津液枯稿,难为力矣!『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