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 五邪第二十

Posted 《黄帝内经·灵枢》

篇首语: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黄帝内经·灵枢》 五邪第二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黄帝内经·灵枢》 五邪第二十

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欬动肩背。取之膺中外喻,背三节五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
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
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
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其输也。

相关参考

五邪刺怎么用?《黄帝内经太素》 五邪刺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十一第七十五《刺节真邪篇》。又自“黄帝曰:余闻刺有五邪”至“真气存”,见《甲乙经》卷五第二。自“请言解论”至“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见《甲乙经》卷七第三。自“大热遍身

五邪刺怎么用?《黄帝内经太素》 五邪刺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十一第七十五《刺节真邪篇》。又自“黄帝曰:余闻刺有五邪”至“真气存”,见《甲乙经》卷五第二。自“请言解论”至“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见《甲乙经》卷七第三。自“大热遍身

医学百科 《内经》五节刺法的临床应用

「五节刺法」出自《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本篇内容广泛,包括论述真气、正气、邪气的概念,又论述「五节刺法」、「五邪刺法」临床病证及其针法,是一篇重要的临床之作。今仅论述「五节刺」的临床及针法。所谓五

邪传怎么用?《黄帝内经太素》 邪传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是谓至治”,见《灵枢》卷十第六十六《百病始生篇》,又见《甲乙经》卷八第二。自“五邪入”至末,见《素问》卷七第二十三《宣明五气篇》。[b]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

五脏刺怎么用?《黄帝内经太素》 五脏刺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五邪篇》,又见《甲乙经》卷九第三至第八等篇。[b]邪在肺,则病皮肤寒热①、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b]肺病有五②。平按:“皮肤”下《灵枢》有“痛”字,

五脏刺怎么用?《黄帝内经太素》 五脏刺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五邪篇》,又见《甲乙经》卷九第三至第八等篇。[b]邪在肺,则病皮肤寒热①、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b]肺病有五②。平按:“皮肤”下《灵枢》有“痛”字,

《黄帝内经·灵枢》 师传第二十九

黄帝曰:余闻先师,有所心藏,弗着于方,余愿闻而藏之,则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优,传于后世,无有终时,可得闻乎?岐伯曰:远乎哉问也。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

《黄帝内经·灵枢》 厥病第二十四

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之足阳明太阴。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后调足厥阴。厥头痛,贞贞头重而痛,写头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阴,后取足少阴。厥头痛,意善忘,按之不得,取头

《黄帝内经·灵枢》 杂病第二十六

厥挟脊而痛者,至顶,头沉沉然,目(目巟)(目巟)然,腰脊强。取足太阳腘中血络。厥胸满面肿,唇漯漯然,暴言难,甚则不能言,取足阳明。厥气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阴。厥而腹向向然,多寒气,腹

《黄帝内经·灵枢》 口问第二十八

黄帝闲居,辟左右而问于岐伯曰:余已闻九针之经,论阴阳逆顺,六经已毕,愿得口问。岐伯避席再拜曰:善乎哉问也,此先师之所口传也。黄帝曰:愿闻口传。岐伯答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