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逆怎么用?《证治准绳·幼科》 厥逆

Posted 《证治准绳·幼科》

篇首语: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厥逆怎么用?《证治准绳·幼科》 厥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厥逆怎么用?《证治准绳·幼科》 厥逆

逆者,四肢逆而不温也,厥者,冷也,又甚于逆。四肢者,诸阳之本,常宜和暖,如指头微寒者,阳气衰也(阳气起于十指之端),足心冷者,阴气胜也(阴脉集于足下而趣于足心)。
如疮本焦黑,烦渴顿闷,喘促而厥逆者,此阳毒内陷,热气逆伏,手足为之冷,所谓热深厥亦深,火极似水者。
如疮本灰白,泄利而厥逆者,此元气虚惫,阴阳不相顺接,而手足为之冷也。疮疹之候,头常欲凉,足常欲温,故头温足冷者不治。厥逆乃疮家恶证也。
如因热深而厥者,大便不通,三乙承气汤(便闷)主之。疮黑者,百祥丸、牛李膏主之(俱见黑陷)。如因泄利气虚而厥者,陈氏木香散(泻)、异功散(出不快)主之。但十指头微寒者,四君子汤(不能食)理中汤(吐利)并加桂主之。痘疮发热,手足却宜和暖,虽云足属肾,要凉,凉非冷也,只与常人同,遍身皆热,而此同常人,故称凉,亦和暖之意,非真冷也。若手足冷,由其人曾多吐泻,脾脏虚怯,脾主四肢,所以冷,冷为恶候,不可单用发表,反损脾胃,宜和中、发表兼用。痘出以脾胃为主,又宜急与术作汤以饮之,不可因循空谈废事也,先以黄 建中汤(腹痛)加防风、羌活,或四君子汤加黄 、桂枝、防风以发之,发后以四君子汤加黄 、白芍药、当归、桂心以补脾胃,养气血,而助痘疮之成就也。
如疮始出,手足便冷者,其人先有吐利,四肢者皆禀气于胃,脾胃气弱,不得至经,理中汤加桂主之。
[b]参附汤[/b] 治痘疹阳气虚寒,切牙寒战,手足并冷,或吐泻不食,饮沸汤不知热,用独参汤加好真附,炮如法者,每剂先加一钱,未应多加之,更不应,加至四五钱,或等分亦无妨,但用之以运其阳气,如已脱者,不治。
[b]二神散[/b] 治伤冷体寒,肢冷腹痛,口气冷,难发难壮,暂用。
丁香(九粒) 干姜(一钱,煨)
上为末。每服五分,白汤送下。盖被片时,令脾胃温暖,阴反阳回,则痘变顺矣,量儿大小轻重用之。

相关参考

《中医词典》c~d 疮疡四肢厥逆

病证名。《证治准绳·外科》卷三。指疮疡患者出现四肢厥逆证候。临床又有寒厥与热厥之分。如肾阳虚衰,不能温煦四肢者,可导致寒厥。证见四肢逆冷过于肘膝,严重者指甲青紫,脉沉微细,疮亦灰白下陷。治宜温阳补虚解

阴痉怎么用?《中医词典》x~y 阴痉

病名。一作阴痓。①指柔痓,即柔痉。《丹溪心法·痓》:“阴痓曰柔,有汗。”参见柔痉条。②痉病见四肢厥冷者。《证治准绳·杂病》:“痉既以有汗无汗辨刚柔,又以厥逆不厥逆辨阴阳。……其厥逆者皆阴也。”治宜温阳

中食怎么用?《证治准绳·杂病》 中食

中食之证,忽然厥逆昏迷,口不能言,肢不能举,状似中风。皆因饮食过伤醉饱之后,或感风寒,或着气恼,以致填塞胸中,胃气有所不行,阴阳痞隔,升降不通,此内伤之至重者。人多不识,若误作中风、中气,而以祛风行气

香港脚怎么用?《证治准绳·杂病》 香港脚

香港脚之名,起自后代,其顽麻肿痛者,则经所谓痹厥也。痿软不收者,则经所谓痿厥也。其冲心者,则经所谓厥逆也。东垣云∶香港脚之疾,实水湿之所为也。盖湿之害人皮肉筋脉而属于下,然亦有二焉。一则自外而感,一则

阳痉怎么用?《中医词典》x~y 阳痉

病名。一作阳痓。①指刚痓,即刚痉。《丹溪心法·痓》:“阳痓曰刚,无汗。”参见刚痉条。②指痉病无四肢厥冷者。《证治准绳·杂病》:“痉既以有汗无汗辨刚柔,又以厥逆不厥逆辨阴阳。仲景虽曰痉皆身热足寒,然阳痉

阳痉怎么用?《中医词典》x~y 阳痉

病名。一作阳痓。①指刚痓,即刚痉。《丹溪心法·痓》:“阳痓曰刚,无汗。”参见刚痉条。②指痉病无四肢厥冷者。《证治准绳·杂病》:“痉既以有汗无汗辨刚柔,又以厥逆不厥逆辨阴阳。仲景虽曰痉皆身热足寒,然阳痉

耳疮怎么用?《证治准绳·幼科》 耳疮

证治见心部疮疡条

厥逆怎么用?《医述》 厥逆

《论》言四逆与厥非一,或曰四逆,或曰厥,或曰厥逆、厥冷、厥寒,或曰手足逆冷、手足厥逆、手足厥冷,俱是言寒冷耳。故厥、逆二字,每每互言。然四肢与手足却有所分,以四字加逆字之上者,是通指手、足、臂、胫言也

厥逆怎么用?《止园医话》 厥逆

厥逆中医讲四肢厥逆,是指手足而言,凡热病多有此现象,率在病势进行时期,热度愈高,手足渐渐转凉,脉亦不数,而变成沉细之状,再重则六脉皆闭,厥逆更深,渐渐至于通体皆凉,所谓热深厥亦深,真名言也。病势至此;

《证治准绳·幼科》 疳后天柱倒

详肾部天柱倒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