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词词典》 治病必求于本

Posted 《中医名词词典》

篇首语: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医名词词典》 治病必求于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医名词词典》 治病必求于本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疗疾病时必须追究疾病的根本原因,也就是探求其阴阳的偏盛偏衰。例如:病人头部昏晕而痛,肢麻,肉跳,虚烦,夜寐不安,面部烘热,口干,舌质红,脉弦而细,这是肝阴不足,肝阳上亢,须滋阴潜阳,养血柔肝,用生地、白芍、当归、何首乌、菊花、牡蛎、真珠母等药。又如食物不化,呕吐清水,大便水泻,舌淡苔白,脉沉细,这是脾胃阳虚,当温脾胃之阳,用“温中散寒”法。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治病为何必求于本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堪称中医思维的高度概括,那就是《素问·阴阳应像大论》中的「治病必求于本」。但是具体而言,「本」谓何也?本,此指阴阳。因为阴阳是「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

治病怎么用?《中医词典》z~其他 治病

即治疗疾病。包括治已病和治未病。采用各种医疗措施消除疾病,使病人恢复并保持心身健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素问·移精变气论》:“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

施杞 “治病求本”诠:

“治病求本”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根本原则。施氏根据中医伤科的特点,从气、血、痰三方面予以精辟的诠释。他的“气分脾肾,血有瘀滞,痰阻三焦经络“的论断,是中医临床,尤其是骨伤学科中”治病必求于本“原则的高度体

施杞 “治病求本”诠:

“治病求本”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根本原则。施氏根据中医伤科的特点,从气、血、痰三方面予以精辟的诠释。他的“气分脾肾,血有瘀滞,痰阻三焦经络“的论断,是中医临床,尤其是骨伤学科中”治病必求于本“原则的高度体

《中医词典》c~d 疮疡内消法

疮疡内治法中“消、托、补”三大法则之一。《外科精义》卷上:“《内经》谓治病必求于本,盖疮疽本乎中热之郁结不通也,其风邪寒气所聚也,治之宜温热之剂和血令内消也”,“夫痈疽丹肿,结核瘰疬,初觉有之,即用内

阴阳怎么用?《医学纲目》 阴阳

□〔《素》〕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阴阳应象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

足脉怎么用?《医述》 足脉

手脉难明,须察足脉。《经》曰∶治病必求于本。本之为言,根也,源也。先天之本在肾,太溪一穴,在足内踝后五分,跟骨上动脉陷中,此足少阴所注,为俞之地也。后天之本在脾,冲阳一穴,在足趺上五寸,高骨间动脉,去

医学百科 从中医学角度看根治银屑病

  根治,从患者角度理解为治愈且不再复发;从医者角度理解为「治病必求于本」。与西医学对于银屑病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相对应,西医学对于本病的治疗只有对症、试探性治疗,于是根治无从谈起。而与中医

《素问悬解》 阴阳应象论五

旧名大论。按:大论俱在五运六气,此无其例。[b]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治病必求于本。[/b]阴阳,天地之大

《脉诀汇辨》 冲阳太二脉论

夫身之内,不过阴阳为之根蒂。医者惟明此二字,病之吉凶,莫不判然矣。故凡伤寒危迫,手脉难明,须察足脉,不知者竞相哗笑,更有内室,宁死不愿,以为羞耻,是又大可哀矣。予请陈其说焉。经曰∶“治病必求于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