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 断脐护脐
Posted 《中医儿科学》
篇首语: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医儿科学》 断脐护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医儿科学》 断脐护脐
胎儿在腹,脐带是母体与胎儿气血经络相通的纽带。婴儿降生,啼声一发,口鼻气通,百脉流畅,小儿开始独立生存。婴儿出生后随即需要断脐。我国古代已认识到,新生儿断脐护脐不可不慎,若处理不洁会因感受邪风而患脐风。新生儿娩出1-2分钟,就要结扎脐带后剪断,处理时必须无菌操作,脐带残端要用干法无菌处理,然后用无菌敷料覆盖。若在特殊情况下未能保证无菌处理,则应在24小时内重新消毒、处理脐带残端,以防止感染及脐风。断脐后还需护脐。脐部要保持清洁、干燥,让脐带断端在数天后自然脱落。在此期间,要注意勿让脐部为污水、尿液及其他脏物所侵,洗澡时勿浸湿脐部,避免脐部污染,预防脐风、脐湿、脐疮等疾病。
相关参考
[b]一、脐风之原因[/b]婴儿生下,断脐之时,必须谨慎,若水湿寒气,因断脐不慎而由脐侵入,或手术不洁,当时附有微生物 类,混入血中,或断脐之后,包扎不慎,以致受邪,或脐带脱落过早受伤,其结果皆 足以
脐部疾患是指小儿出生后断脐结扎护理不善,或先天性异常而发生的脐部病证。其中脐部湿润不干者称为脐湿;脐部红肿热痛,流出脓水者称为脐疮,血从脐中溢出者称为脐血,脐部突起者称为脐突。古代医籍对脐部疾患记载甚
从男女生殖之精相合而受孕,直至分娩断脐,属于胎儿期。胎龄从孕妇末次月经第1天算起为40周,280天,以4周为一个妊娠月,即“怀胎十月”。胎儿在孕育期间,寄生于母体之内,与其母借胎盘、脐带相连,依靠母体
又名脱脐法、剪脐法。即小儿初生剪断脐带之法。一般先洗浴,后断脐,以免水湿侵入。《医宗金鉴》:“先用剪刀向火烘热,煎断脐带,次用火器绕脐带烙之。”自普及新法接生以来,均改用快速断脐法。本法已不有。
凡退出所留脐带,大约六寸,长则伤肌。又断脐不可用刀割,盖铁器寒冷,恐伤生气。只须隔单衣咬断后,将暖气呵七口,庶无内吊之疾。(《千金方》)断脐若用剪刀,须先置于怀中令暖。(《宝鉴》)
小儿多因断脐失护,风冷乘入,传于大肠,遂成寒泻之证,其候粪色青白,腹痛肠鸣,古法主先用和气饮温散之(如苍术、紫苏、防风、赤苓、豆豉、藿香、陈皮、浓朴、炙甘草,引用生姜、灯芯)。再以调中汤温补之(如人参
儿生下浴后,方可断脐,口咬最好,或以火燎而断之,或以剪放火烧热剪之。断后,艾炷从断处烧三壮,令暖气入腹,可免脐风之疾。断脐后用蔪艾杵烂和绵絮包护其脐,勿令犯脱。使寒湿之气入之,则成脐风、内瘹腹痛,误儿
断脐,必以绵裹咬断为妙。如遇天寒,或因难产,母子劳倦,宜以大麻油纸燃,徐徐烧断,以助元气,虽儿已死,令暖气入脐,多得生,切勿以刀断之。◎滑胎散:临月常服数剂以便易生当归(三、五钱) 川芎(五、七
《千金》论曰∶凡断脐,切不可刀割,咬断后缠结。所留脐带,令致儿足跌上,短则中寒,令儿肚中不调,或成内钓。若先断脐,然后浴者,水入脐中,则令腹痛。其脐断讫,连脐带中多有虫者,宜急剔拨去,不然则入腹成疾。
《千金》论曰∶凡断脐,切不可刀割,咬断后缠结。所留脐带,令致儿足跌上,短则中寒,令儿肚中不调,或成内钓。若先断脐,然后浴者,水入脐中,则令腹痛。其脐断讫,连脐带中多有虫者,宜急剔拨去,不然则入腹成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