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词典》h~j 《经络之研究》
Posted 《中医词典》h~j
篇首语: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医词典》h~j 《经络之研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医词典》h~j 《经络之研究》
经络著作。日本·长滨善夫、丸山昌朗编,承淡安译。作者根据其在临床上发现的一位眼科病人,在针刺各经络的原穴时,所表现的感传现象基本上与十二经脉的走行一致,而得出了经络确实存在的结论。本书即其总结的考察报告,书中附有若干图表。1955年由千顷堂书局出版。相关参考
指冲脉和任脉。《灵枢·五音五味》:“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参见冲脉条、任脉条。
沿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的一些特殊感觉传导或循经出现各种皮肤反映。参见经络感传现象条。
沿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的一些特殊感觉传导或循经出现的各种皮肤反应。参见经络感传现象条。
病名。指外伤引起经络气血损伤的病证。见《圣济总录·伤折门》卷一百四十四。该病多因跌打、碰撞损伤伤及经络所致。伤后轻者多因肿胀使脉道不畅,气机不顺,血流受阻,局部可见轻度肿胀、青紫、疼痛;重者肿胀明显,
沿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的一些特殊感觉传导,或循经出现的各种皮肤反应。又称经络现象、经络敏感现象或针灸感应现象。这种现象在某些人身上可因针刺、艾灸、通电、按压等刺激穴位或在气功练功的过程中产生。经络感传的性
针灸经络著作。上海市中医学会编。编者在其举办的经络学说专题讲座的讲稿基础上,经过集体讨论、整理加工,编成这一部经络学专书。共三篇。上篇为经络学说总论,又分基本概念和经络功能和作用二章;中篇列述十二经脉
针灸学著作。四册,分为前后两编。前编系明·沈子禄撰于1566年;后编为明·徐师鲁撰于1576年。其后又经清·尤乘重辑,刊于1689年。前编名“分野”,记述全身体表部位的名称共88条,详考《内经》等书,
针灸著作。一卷。清·汪昂撰。刊于1694年。本书系将《灵枢·经脉》十二经循行与主病部分以及奇经八脉的循行与主病编成的七言歌诀,以便初学诵读。本书多与汪昂《汤头歌诀》合刊,现有清刻本等。
针灸仪器名。通过测定皮肤电阻观察脏腑经络功能变化和穴位位置的仪器。种类很多,但主要组成部分均由电源、电流针(微安表)、控制电量的可变电阻和接触人体的两个电极等组成。测定脏腑经络功能时,主要是通过原穴、
针灸歌赋名。始载于徐凤《针灸大全》,全名《梓岐风谷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序言谓此赋出自“梓岐风谷飞经走气补泻之法”,经撮要写成此篇。“首论头病取足,左病取右,男女早晚之气,手足经络顺逆之理;次论补泻下